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5简易方程: 解方程(3)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5简易方程: 解方程(3)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26 17:0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时 解方程(3)
课题 解方程(3)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小学起就引入了等式的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这就较为彻底地避免了同一内容可以用两种思路,两种算理解释的现象,有利于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本课设计的宗旨。课堂上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重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小组讨论、同桌合作,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时间和空间。
2.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因为在上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形如x±a=b、ax=b的方程的解法,明白了依据等式去解方程的算理。所以,本节课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之间合作交流、讨论辨析,把稍复杂的方程化解成简单的方程,掌握此类方程的解法。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形如ax±b=c、a(x±b)=c的方程的解法。
2.理解把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看成一个整体求解的思路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养成认真审题、仔细解答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学会解形如ax±b=c、a(x±b)=c的方程。
学习难点 理解把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看成一个整体求解的思路和方法。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回顾旧知,引出课题。(5分钟) 解方程。
4x=52 x÷1.2=5
x+3.7=10 x-56=44
9x=180 63÷x=9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1.解方程,写出检验过程。
x+3.2=6.4 54-x=24
解:x=3.2 解:x=30
7x=49 126÷x=42
解:x=7 解:x=3
2.解下列方程。
4x-25=51
解:4x=76
x=19
(27-2x)÷3=7
解:27-2x=21
27=21+2x
6=2x
x=3
3.看图列算式解答。
(1)
3x+24=38.4 x=4.8
(2)
3x+36=108 x=24
二、探究新知。(25分钟) 1.例4。
(1)课件出示例4,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分析图意,找出等量关系。
(3)根据图意列方程。
(4)这个方程应该怎么解,组织学生讨论。
(5)明确解法。(老师边讲解边板书)
3x+4=40
解:3x+4-4=40-4
3x=36
x=12
(6)指导检验。
将x=12代入原方程,看方程的左边是否等于方程的右边。
2.例5。
(1)课件出示教材第69页例5,解方程2(x-16)=8。
(2)组织学生讨论解法。
(3)明确解法,学生完成解题过程。
(4)学生口述检验过程。 1.(1)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分析题意。
(2)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盒子里的铅笔数量+盒子外的铅笔数量=铅笔总数量。
(3)根据图意列出方程:
3x+4=40。
(4)尝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小组交流:可以先把3x看成一个整体,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4,得出3x=36,再解答。
(5)学生认真倾听、思考。
(6)学生口述检验过程。
检验:将x=12代入原方程,方程左边=3x+4=3×12+4=40=方程右边,所以x=12是这个方程的解。
2.(1)学生观察方程、思考。
(2)小组内讨论解法。
(3)学生解答后汇报解题过程。
2(x-16)=8
解:2(x-16)÷2=8÷2
x-16=4
x-16+16=4+16
x=20
也可以这样做:
2(x-16)=8
解:2x-32=8
2x-32+32=8+32
2x=40
x=20
(4)口述检验过程:
检验,把x=20代入原方程,方程左边=2×(20-16)=2×4=8=方程右边,所以x=20是这个方程的解。
三、巩固练习。(7分钟) 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3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为自主探索新知做准备。教学中我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把含有x的算式看成一个整体,让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讨论辨析,把稍复杂的方程转化成简单的方程,掌握此类方程的解法;然后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