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5平等四边形和梯形:画垂线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5平等四边形和梯形:画垂线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25 17:2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画垂线
课题 画垂线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这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平行与垂直两种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以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自主探究为主线,通过画一画、说一说、比一比等环节,让学生亲身经历研究垂线画法的过程。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以及团队合作的意识。
1.这节课的教学过程,秉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整个教学流程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构建和谐的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书中没有给出过多的文字描述,而是以三幅连续的图片形式出现的。在这里让学生小组讨论,自主学习课本的方法,探究垂线的画法,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学,独立思考,在同伴面前敢于发表意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习目标 1.掌握垂线的画法,能灵活运用绘图方法。
2.认识垂线的性质。
3.注重发散思维训练,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 掌握垂线的画法。
学习难点 垂线性质的理解及实际应用。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三角尺或刻度尺
学具准备:三角尺或刻度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7分钟) 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平行和垂直,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垂直?
2.看我们的数学书的封面,相邻的两条边都是怎样的?怎样用三角尺画垂线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垂线。(板书课题) 1.学生回忆垂直概念,举手发言。
2.交流自己的想法,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填空。
(1)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 )和( )两种位置关系。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 ),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 )。
答案:(1)平行 相交
平行线 互相平行
2.判断。
(1)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 )
(2)在同一平面内画一条直线的两条垂线,这两条垂线互相平行。( )
答:(1)×(2)√
3.选择。
(1)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这样的垂线可以画( )条。
A.1 B.2
C.3 D.无数
(2)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这样的垂线可以画( )条。
A.1 B.2 C.3 D.无数
答案:(1)A (2)A
4.画图。
(1)过已知点向对边画垂线。
(2)三角形内有一点O,你能分别过点O画出三条边的垂线吗?
提示:按画垂线的方法进行画图。
二 互动探究,教学新知。
(20分钟) 1.教学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1)课件出示教材第58页例2第1小题。
自读,你是怎样理解题目的意思的?你会选用什么工具去画垂线呢?
(2)小组合作尝试画垂线,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3)学生讨论垂线的画法。明确:
第一步: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第二步:沿着直线平移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
第三步:从直角的顶点起,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一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直角顶点就是垂足,最后标上垂直符号。
(4)课件演示标准画法。
2.教学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1)出示例2第2小题,与上题的要求有什么不同?你能利用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来完成这个任务吗?
(2)学生试画,教师指导。画完后和同桌交流作图步骤。
(3)全班交流、总结作图方法。 1.(1)交流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画垂线。
(2)学生尝试画垂线。
(3)提醒学生注意三角尺的使用方法。
(4)观看课件演示,反思自己的作图,看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2.(1)比较两种画垂线要求的异同。
(2)尝试画,同桌互相检查纠正。
(3)全班同学交流画法并回顾两种垂线的画法。
三 巩固练习。
(9分钟) 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检查并提醒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4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画垂线
1.边线重合;
2.平移到点;
3.画线标号。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用三角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体会垂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在观察、操作、思考的数学活动中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为今后学习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高做准备。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