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4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第3-5课时)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4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第3-5课时)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26 09:5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练习课
学习目标 1.准确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灵活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相关的问题。
3.根据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以及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学习重点 灵活地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相关的问题。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计算器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知识点1:积的变化规律。 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练习九第1题。
根据每组题中第1题的积,写出下面两题的得数。
79×2= 240×3=
79×20= 24×3=
79×200= 240×30=
180×5=
180×15=
360×15=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认真观察,根据变化得出结果。
答案:
79×2=158 240×3=720
79×20=1580 24×3=72
79×200=15800 240×30=7200
180×5=900 180×15=2700
360×15=5400 根据每组题中第1题的积写出下面的得数。
34×2= 150×3= 36×4= 340×20= 15×3= 36×16=
340×200= 150×30= 18×8=
答案:
34×2= 68 150×3=450
340×20=6800 15×3=45
340×200=68000
150×30= 4500
36×4=144 36×16=576
18×8=144
知识点2:总价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练习九第3题。
提出一个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问题。 分析:根据题意,自己提出一个已知单价和数量,然后求出总价。
答案:妈妈在超市买了12斤花生,每斤花生5元,一共要付多少元?
5×12=60(元)
答:一共要付60元。 杧果12元每千克,姥姥买了6千克,需要付多少元?
答案:12×6=72(元)
答:需要付72元。
知识点3:路程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练习九第9题。
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乡送化肥。去的时候用了3小时(去的速度是40千米/时),返回时用了2小时。从县城到王庄乡有多远?原路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根据路程的计算公式先计算出总路程,再根据路程的计算公式来计算返回时的速度。
答案:40×3=120(千米)
120÷2=60(千米/时)
答:从县城到王庄乡120千米,原路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 一列火车的速度是65千米/时,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5个小时,甲地与乙地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65×5=325(千米)
答:甲地与乙地相距325千米。
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第54~55页第5、8、10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课堂小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熟练的地方。 1.自评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注重让学生充分参与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和练习,让学生在充分的观察、大量的举例中去感悟积的变化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同时纠正学生在描述规律时,语言不够准确、表述不够完整的情况。今后要不断尝试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怎样抓住一些关键的例子、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让学生去推敲、去体会,最终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描述出积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对一些重点词的解释,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规律,构建起完整的认知体系。在讨论总价和路程的问题时,让学生们根据所学习的总价和路程的计算公式,自己来举例子,然后小组讨论,根据讨论的情况总结和巩固用总价和路程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