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核心归纳与易错警示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学习重点 1.对1千米的长度和1吨的质量形成正确的表象。
2.恰当选择单位估计物体的长度和质量。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直尺、卷尺。
教学环节1:单元核心归纳
知识点 具体内容
认识毫米、厘米、分米,建立1毫米、1厘米和1分米的概念。 1.拿出刻度尺动手操作,确定1毫米、1厘米和1分米的长度概念。
2.借用身边的物体来选择合适的单位长度。
3.用画图的形式建立1毫米、1厘米和1分米的长度概念。
4.用手比画1毫米、1厘米和1分米的长度。
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拿出卷尺到操场上量一量1千米的长度。
2.在校外和老师一起走1千米的距离,体验1千米的长度。
3.在操场上跑圈体验1千米的长度。
4.想象情境:1个同学把两手臂伸展开大约是1米,1000个同学把手臂伸展开接到一起大约是1000米。
认识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1.观察课件展示1吨物体的图片,感受1吨的质量概念。
2.感受1个同学的质量是25千克,想象40个这样的同学的质量就是1吨。
3.观察身边的物体感受生活中1吨的质量概念。
教学环节2:易错警示素养延伸
没有形成毫米、厘米的直观表象 【例题1】判断:一把钥匙的长大约是5毫米。( )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没有形成毫米、厘米的直观表象,不能结合所给数据正确选择长度单位。
规避策略:一般情况下,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者量得比较精确时用毫米作单位。学生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00厘米。
弄错千米和米的换算 【例题2】判断:4千米=40米。( )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没有弄清楚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
规避策略:把千米化成米,在千米的末尾填上3个0;把米化成千米,在米数末尾去掉3个0。
弄错质量单位的换算 【例题3】判断:5000千克+3吨=5003千克。( )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计算时把3吨当成3千克。3吨=3000千克,5000千克+3000千克=8000千克
规避策略:解决有关质量计算的问题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