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千米的认识(2)
课题 千米的认识(2)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突出下面两点:
1.激趣导入,引出新知。
通过教师的提问,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然后教师不失时机地点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好基础。
2.及时总结,促成生成。
在教学中,当学生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之后,教师做以恰当的总结,帮助学生把没有表达清楚的地方进行完善,让学生想出来的估测方法更加完整、合理。这样,不仅使学生受到了启发,获得了技能,更提高了表达的技巧和能力,从而得到成功的体验。
学习目标 1.理解“估测一段距离有多远”的实际意义。
2.使学生认识到估算的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能结合学习和生活经验估测一段距离的长度。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米尺、卷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6分钟) 1.我们来估计一下教室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2.说说自己的理由。
3.导入新课“估测”。 学生讨论汇报:我走3步大约是1米,沿着教室的长我走了20步,所以教室的长大约是 7米;沿着教室的宽我走了15步, 那么教室的宽大约是5米。 1.填一填。
2厘米=( )毫米
7米=( )分米
60分米=( )米
40毫米=( )厘米
答案:20 70 6 4
2.填空。
(1)小花1分钟能走60米,5分钟能走( )米。
(2)1千米里面有( )个100米,( )个500米。
(3)公共汽车一站的距离大约是500米,小东家到商场的距离大约是4千米,他得坐( )站公共汽车。
答案:(1)300(2)102(3)8
二 自主探究,掌握估测两地之间距离的方法。
(25分钟)
课件展示教材第27页例6。
1.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2.估测方法:不用尺子量,用什么作为单位长度呢?结合自己去学校的方式想一想。
3.讨论汇报交流。
老师小结:在估测较长距离时,一步的距离,一分钟走的距离,公共汽车一站的距离,都可以作为单位长度来估算出这段距离的总长度。
4.估计一下,从教室到学校的商店大约有多远?
今天我们一起去走走看。
5.想一想。
小妮家离学校大约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学校?为什么?讨论交流。 1.读题,明确要求。
估计就是不用测量工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得出的数与实际情况差不多。
2.学生讨论交流。
3.学生1:100米我大约要走200步,从家到学校我走了600步,大约300米。
学生2:走100米我大约要用2分钟,从家到学校我大约要走10分钟, 约500米。
学生3:我坐3站公共汽车,每站约 500米,大约1500米远。
4.学生分组走一走体验距离。
5.交流结果。
学生1:我准备步行,可以锻炼身体。
学生2:步行时间太长了,我选择骑自行车到学校,这样又快又省力。
三 巩固练习。
(5分钟) 1.估一估从校门口到教室大约有多远。
2.丽丽100米大概是200步,她从家到学校走了1800步,那么她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 1.学生走一走,选择合适的估测方法并说出自己估计的结果。
2.学生汇报:1800里面有9个200,9个100米是900米。
答:她家到学校大约有900米。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4分钟)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自由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 教学板书 千米的认识(2)
在估测较长距离时,一步的距离,一分钟走的距离,公共汽车一站的距离,都可以作为单位长度来估算出这段距离的总长度。
六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估测较长的距离主要是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推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估测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出行情况来考虑,并找到与这种出行方式相适应的单位长度。如设计自己去商店的方式并选择合适的估测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