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这个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学生今后能自主进行更大数的计算打基础。 
本单元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将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并注意在练习中选用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以加强计算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本单元的知识是今后学习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及大数目加减法计算的基础。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计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运算的基本方法,增强运算意识。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1)加法 (3课时) 
(2)减法 (4课时) 
(3)整理和复习 (1课时) 
(4)单元核心归纳与易错警示 (1课时)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通过知识迁移、合作学习探究出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1.加法 
第1课时 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 
课题 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教学本节课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迁移的能力,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了解和掌握新知。 
1.加强计算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2.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是几百几十数进位加法的发展,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一次进位加法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算理完全相同,让学生充分利用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旧知,学会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合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学习重点 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 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6分钟) 1.出示复习题目,请两名同学板演: 
160+230 710+120 
2.指名口答笔算几百几十数加几百几十数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导入新课。 1.观察两道算式,思考如何列竖式计算,并独立解答,评判板演的两名同学做得是否正确。 
2.回答老师的问题,并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 1.计算。 
240+320=( ) 
410+150=( ) 
290+520=( ) 
580+180=( ) 
答案:560 560 810 760 
2.列竖式计算。 
356+642=( ) 
56+336=( ) 
224+47=( ) 
答案:998 392 271 
3.计算。 
162+234=( ) 
718+120=( ) 
456+307=( ) 
289+106=( ) 
答案:396 838 763 395 
二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25分钟) 1.课件展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 
提出问题:现在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谁能告诉老师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该怎样计算呢?算一算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2.引导学生根据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3.引导探究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问题1:引导学生交流。 
(1)板书算式:271+122= 
教师质疑:这两个数有点大,且不是整十整百的数,不容易口算,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2)学生尝试独立列竖式笔算: 
(3)组织学生展示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 
问题2: 
(1)引导列式说说计算方法,271+31= 
(2)比较前两道题的异同点。 
(3)想一想,271+903该怎样计算呢?学生交流。 
教师板书: 
(4)引导学生总结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1.观察统计表,获取数学信息,说出我国湿地鸟类、爬行类动物和哺乳类动物的种数。 
2.(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2)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3.问题1:(1)学生思考并列式。 
(2)展示并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及结果: 
(3)学生展示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问题2:(1)引导学生展示竖式计算的方法,重点说清十位上3+7=10,要在十位下面写0,同时向百位进1。 
(2)学生独立回答,集体订正。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相同数位对齐。 
要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 
(4)学生交流汇报。 
三 运用新知,自主练习。(5分钟) 1.完成教材第37页“做一做”。 
2.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9页“练习八”第3题,先让学生理解再连线。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4分钟)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谈一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 教学板书 
六 教学反思 教学通过复习几百几十数的加减法来为新课打好基础。讲授新课时通过呈现“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统计表”,让学生获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引出计算方法。接着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算理,使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以加深印象,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总之,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