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课
学习目标 巩固5的乘法口诀知识,使学生熟练掌握并会应用5的乘法口诀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应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前准备 有关课件答题卡
教学环节 导案 达标检测
知识点1: 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练习十”第2题。
小猴子得到了三盒黄瓜,每盒里面有5根绿油油的黄瓜。可是,小猴子需要用乘法算式算出黄瓜的总根数,然后再写出乘法口诀才能吃到黄瓜。谁能帮帮小猴子的忙?
□×□=□
口诀: 分析:
从题中得知有3盒黄瓜,每盒5根,求总根数就是求3个5的和,用相同的加数乘相同加数的个数;口诀依据乘法算式而来,先念较小的数再念较大的数最后说出得数。
答案:
5×3=15
口诀:三五十五 1.看图写出乘法算式和相应的口诀。
(1)
4×3=12
口诀:三四十二
(2)
5×4=20
口诀:四五二十
知识点2: 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练习十”第3题。
森林里的大象们要盖房子,5头大象负责搬运木头,每头大象搬运2根。一次一共可以搬运多少根?
分析:从题中得知有5头大象,每头运2根,求一共搬运的根数,也就是求5个2是多少,用乘法。
答案:
2×5=10(根)
口答:共运10根。 2.森林里的动物们要举行小动物联欢晚会,小猴们负责摘桃子,小兔子们负责采蘑菇。
(1)5只小猴,每只摘3个桃子,一次一共摘几个?
3×5=15(个)
(2)4只小兔,每只采5个蘑菇,一次一共采几个蘑菇?
5×4=20(个)
知识点3: 根据口诀求乘法算式的积。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练习十”第5题。
谁能算对下列算式的积谁就能夺到小红旗!
5×3=
2×5=
5×4=
1×5=
5×5= 分析:先想每个乘法算式的意义,再根据意义想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得出乘积。
答案:
5×3=15
2×5=10
5×4=20
1×5=5
5×5=25 3.想一想,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5=(20) 5×2=(10)
5×1=(5) 3×5=(15)
5+4=(9) 3+5=(8)
知识点4: 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练习十”第6题。
兔妈妈带领孩子们去拔萝卜,每只小兔拔5个。
3只小兔拔( )个;
4只小兔拔( )个;
5只小兔拔( )个。 分析:已知每只小兔拔5个萝卜,3只小兔拔几个萝卜,就是求3个5是多少,用口诀三五十五求积。……
答案:
15
20
25 4.猴妈妈带领小猴们去掰玉米。
每只小猴掰5个。
4只小猴掰(20)个;
2只小猴掰(10)个;
5只小猴掰(25)个。
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第53页的第2、3、5、6题。
2.完成教材第53页的第4题。(课外或回家把5的口诀背给同学或家长听)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举手发言了吗,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2.你理解了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了吗?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解决。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教学反思 整节练习课,我都注重了情境的创设,把枯燥无趣的数学题经过再设计,变成接近孩子年龄特点、贴近孩子生活的趣味题,使二年级小学生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氛围中参与学习,层层深入地巩固了5的乘法口诀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收获。同时,也注意了一些细节,如读题和读图的指导、知识点的拓展、题目中关键字的追问等。不足的是,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我引导得过多,应该调动全体学生的智慧,进行讨论,促使学生深入观察、思考、解释、反思,使知识内化、深化!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