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
山西省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动发展,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増强提供支撑;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地理(晋教版)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新平台,进一步提升粵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
用。(每点1分,共3分,合理即可)
24.(17分)
(1)黄河祁连山脉(每空1分,共2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每空1分,共3分)
B2.A3.C4.A5.D6.C7.B8.C9.D10.C11.B12.B13.B
14.B15.D16.A17.B18.C19.B20.B
海陆位置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绿洲面积小,以
沙尘暴频发
21.(14分)
相对位置
靠近西北风
荒漠、戈壁为主
生态十分脆弱
(1)华北燕山西北(每空1分,共3分)
(位于我国西北内陆)
源头,风力强
2)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每空1分,共3分
(3)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1分)2月份北京气候寒冷干燥,有利于冬奥会赛事的举
人口增长迅速
办。(1分)
(3)沿绿洲(或水源、或铁路线)分布。(2分)原因: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水源充足
(4)大气污染;城市污染;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房价过高等。(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
气候比较湿润;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灌溉农业历史悠久等。(每点1分,任答三点
6分)
22.(14分)
(4)戈壁夹绿洲的天然隔离优势;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每点1分,共3分)
(1)A是准噶尔盆地,B是塔里木盆地。(2分)三山夹两盆。(2分)
(5)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特色农业;大力发展旅游业;植树造林、绿化山坡;防风固沙;发
(2)(库尔勒)香梨;(喀什)巴丹杏;(鄯善)哈密瓜、(阿克苏)苹果等。(每种1分,任答
展节水农业等。(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合理即可)
两种得2分)
原因: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气温日较差大(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每点
分,共2分,合理即可)
评分说明:主观试题答案仅供参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地理事物名称出现错别
(3)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是接壤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国界线漫长,有利
字不得分。
于发展边境贸易;是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对外交通便利;民族语言与邻
国相似,具有文化优势;政策的支持等。(任答一点得2分,合理即可)
(4)石油、天然气、煤炭、风能、太阳能等。(每种1分,任答两种得2分
(5)塔里木河;胡杨林;吐鲁番火焰山;吐鲁番葡萄沟;天山天池;额尔齐斯大峡谷;喀
纳斯湖;赛里木湖;雅丹地形等。(每个1分,任答两个得2分)
23.(15分)
(1)澳门特别行政区南海广东省京九线(每空1分,共4分)
(2)(每空1分,共6分)
祖国内地
香港、澳门
3)D(2分)
(4)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祖国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保持港
八年级地理(晋教版)答案第1页(共2页)
八年级地理(晋教版)答案第2页(共2页)姓名
准考证号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不但是哈尔滨特冇的文化符号,也是攴撑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引
擎。结合哈尔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1)及冰雪节景观图(图2),完成4、5题
山西省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气温/℃降水量/mm
地理(晋教版)
/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图1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交回
4.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世界上活动时间最长的冰雪节,主要原因是
冬季漫长而寒冷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B.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积雪时间长
C.地处寒带,气候寒冷
D.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冬季多暴雪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40分)
5.冰雪节的举办,给当地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020年的春节,对武汉而言注定是难忘的。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挡了人们归家的
A.增加了当地的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
脚步,但中国抗疫,再次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力量。结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1-3题。
B.优化了当地的产业结构
C.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化程度和影响力
D.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山西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经过多年大规模植树造林,曾经以“黄”
和“灰”为底色的“黄土高坡”正渐行渐远。如今,山西省在不同的季节拥有了更多美丽的
景致。结合山西省某区域旧貌和新貌示意图,完成6、7题。
1.作为此次抗疫的中心城市武汉,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新貌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6.造成山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2.下列关于武汉市所在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内水系较多,容易冲刷地表
B.地形多山,坡度较陡
A.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B.位于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
C.乱垦滥伐,过度开采煤炭资源
D.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C.农作物多以小麦、油菜为主
D.河流流量大,汛期短,含沙量大
7.为减轻区域内的水土流失,山西省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3.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关于其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山上植树种草“戴帽子”②大力发展山地牧业③山坡改梯修渠“系带子”④发
A.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B.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展水稻种植
C.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D.中温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B.①③
C.①④
八年级地理(晋教版)第1页(共8页)
八年级地理(晋教版)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