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民国初年的北京大学,是靠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只“老兔子”是校长蔡元培,生于清朝的同治六年丁卯,生肖属兔;一只“中兔子”,是北大文科学院长陈独秀,生于
清朝光绪五年辛卯,亦属
兔;再一个“小兔子”
就是北京大学胡适,
比陈独秀小12岁,恰好也属兔。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西方新思想传入中国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知识阶层欢迎。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领域“尊孔复古”的逆流。
新思潮
旧思潮
民国初建,百姓起初欢呼雀跃,许多人家的门口上都贴着“民国万岁,天下太平”的对联。
旋即,军阀混战,政治黑暗,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对联遂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新文化运动兴起概况
1915年
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
胡适、李大钊、鲁迅、陈独秀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民主和科学
时间
兴起标志
主要人物
旗帜
阵地
一本激情洋溢的刊物(阵地)
一座激情四射的大学(中心)
一群激情飞扬的人物(代表)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陈独秀
鲁迅
胡适
李大钊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镜头四:从前有两个秀才到城里闲
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面写着:
“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
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
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
去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旧
体制
旧
思想
旧
道德
旧
文学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新文化运动内容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抨击旧道德,旧文化
1.新文化运动内容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德先生与赛先生分别指的什么呢?
1.新文化运动内容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新文化运动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新文化运动内容
积极倡导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胡适
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民主
专制
科学
迷信
新道德
旧道德
新文学
旧文学
前期
思想革命
文学革命
后期
引进马克思主义
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关系:
思想革命决定了文学革命的方向,文学革命扩大了思想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材料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虽然存在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偏向。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2.新文化运动意义
课堂总结
新文化运动
兴起标志
《新青年》杂志创刊;1915年
旗帜(口号)
“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
主要阵地
《新青年》杂志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内
容
前
期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学。
后
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为代表;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意
义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课堂小结
1.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3.新文化运动的斗争锋芒指向( )
A.北洋军阀
B.封建迷信思想
C.帝国主义
D.维护封建制度的礼教
D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