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2《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和获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2《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和获取》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7-26 10:5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因特网上信息浏览与获取课型:新授课
教学对象:高一
章节名称
2.2因特网上信息浏览与获取
计划课时
1课时(40分钟)
设计思路
新课程改革已经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注重学生培养学生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实践。基于此,结合学生的特点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思考。本节课教学以生活实例运动会展开,因为学生也即将举行运动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以运动会为话题,访问大运会、残运会的网站,并以此作为学生实践作业的主题,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在结合实际的情境中,学生能在实际体验中学习信息技术,并将其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生活实际。
教材分析
《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是浙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章主要学习信息的来源与获取,是学习了信息的一般概念及基本特征后的延伸。本节课即是前面知识的总结又是进行本章内容学习的开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标准要求学习者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本节内容包括访问、浏览网站,保存网页内容和收藏夹的使用,是继学习了保存图片、文字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如何从信息海洋中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的能力。
学情分析
预备能力:大部分学生在初中时期已学习掌握了网上图片、文字信息的保存,但仅停留在简单的操作层面,无法深刻体会因特网信息有效获取的深刻内涵,浏览网站、保存网页对他们而言已绝不在话下,利用收藏夹收藏网址也显得轻而易举,但是对于网站资源的有效整理,收藏夹的实质运用缺乏深入了解,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心理特征: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高一的学生形式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认知正慢慢地从具体转为抽象,能按形式逻辑的法则思考问题,能按假设验证的科学法则解决问题,所以在任务中设置自主探索,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高中信息技术学习重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习经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运用知识迁移,内化新知,习得技能,积累经验,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与教材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因特网浏览的方法;学会保存有用的网站资源,包括文字、图片与网页;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保存类型进行保存。学会收藏和整理网址。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根据需求选择信息来源,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2)通过在因特网上查找并保存相关资料,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树立网站资源有效整理的意识,提升信息素养。
教学重难点分析
项目
目标及解决方法
重点
教学重点:保存网页内容和收藏夹的使用解决措施:示范操作——巩固练习——教师总结
难点
教学难点:信息获取后如何分门别类的整理,特别是收藏夹的整理解决措施:类比讲解——实际对比——演示操作——学生练习
教学法分析
项目
方法
运用体现
教法
讲授法
贯穿于课堂始终
任务驱动法
主要体现在环节二
学法
上机操练法
主要体现在环节二
教学准备
环境准备:多媒体电子教室、开放网络资源准备:教学课件(PPT)、学习任务单(试一试和练一练)、小帮手网站准备:网站网址命名1http://www.zj2011.cn/
(?http:?/??/?www.zj2011.cn?/??)中国第八届残运会2http://www.sz2011.org/
(?http:?/??/?www.sz2011.org?/??)世界第26届夏季大运会3http://nanchang2011cyh.org.cn/
(?http:?/??/?nanchang2011cyh.org.cn?/??)中国城市运动会4http://www.youku.com/
(?http:?/??/?www.youku.com?/??)优酷网
教学过程
环节一
师生活动
今天我们要上的内容是第二章的内容:信息的来源与获取。一、信息的获取方法多样性[导入——飞鸽传书]师:我们都知道“飞鸽传书”是我们古代用于传递、获取信息的一种方法;现代的我们同样也用“飞鸽传书”获取信息,但却是通过网络实现的信息传递。[简介——不同时期信息获取方法]师:获取信息的方法有很多,不同时期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差别,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也不相同。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不同历史时期的信息获取方法。设计意图:不仅直观的表现出了信息来源与获取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也利用现代的计算机网络顺利的引出本课的主题。[引出本课主题——因特网获取信息]师: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我们主要的信息获取来自于计算机网络,今天呢我们就要来学习如何在因特网上获取信息。
环节二
师生活动
二、浏览、访问网站[图片设疑]提问:图片代表的是什么事情的标志呢?引导:同学们下周六周日就要举行运动会了,那你知道现在杭州也在办一场运动会——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过渡:那我们要是想看看它现在的情况,我们可以登入残运会的官方网站查看新闻。[进入正题]师:我们要上网查看需要两个关键因素,他们分别是什么?
———浏览器和网址【问题1:你所知道的浏览器有哪些?】(如右图所示)师:有了浏览器,我们就该想如何获得网址?【问题2:我们不知网址,该怎么办?】你有那些获取网址的方法?——在我们一些报纸上、电视上播放残运会新闻时可能有出现网址。——搜索引擎——关键字检索——门户网站—http://hao.360.cn/
(?http:?/??/?hao.360.cn?/?"
\t
"_parent?)
(以优酷网为例)师:有些比较常用的网址也可以利用门户网站找到如优酷网【由“小手”引出超链接】超链接是什么?超链接的目标对象分别是什么?【问题3:已知网址如何操作?】演示并总结:在IE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网址→按下Enter键。
三、保存网页内容师:在上网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比较好的网页,大家是不是有想过要把它有用的东西保存下来呢?那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文字和图片的保存。——保存文字:选中文字---复制---粘贴到Word或记事本——保存图片:右击图片---图片另存为师:那如何来保存网页呢?设计意图:网页的知识在初中的时候学生已经掌握不用详细讲述,作稍加提示,帮助学生温故;对新知详细操作演示过称,帮助学学生对新知的了解;教师演示操作加以讲解,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演示保存网页的方法】师:刚刚老师已经把网页给保存下来了,那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保存网页的步骤。[强调保存三要素,指出保存三要素在“保存”这一知识点的重要性][注意保存类型的选择]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讲解多个知识点后,产生知识点混淆、视觉疲劳,教师通过强调知识点的重要性,能是适当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师:那这四种文件到底有何不同呢?接下去同学们就试着利用四种不同的文件来保存,并思考有何区别。【学生操作实践】试一试【观察总结区别】设计意图:在学生操作学习任务后,给予学生讲解、总结,并利用刚刚实践的结果分析能加深对知识印象,能突出教学的重点;
四、收藏夹的使用师:在网络浏览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将有价值的网站全部下载保存。比如这个“残运会网站”,我们只要记录下这个网址,以后需要时就可以随时访问这个网站。师:对,其实我们可以用收藏夹,收藏夹的功能就是记录网址,方便访问。接下去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到底什么是收藏夹。
第二:在添加网址的时候就要学会将网址添加到收藏夹的相应的文件夹里。方法如下:(1)IE浏览器→【收藏】→整理收藏夹→创建文件夹→新文件夹命名→确定。(2)IE浏览器→【收藏】→添加到收藏夹→指定保存位置→确定。【总结收藏夹使用】
环节四
师生活动
【课堂总结】设计意图:课堂小结有助于学生将整堂课内容融会贯通;课堂拓展一方面增加学生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课堂拓展】
评价设计
采取自评、组内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的多维评价方式项
目问题探讨中的表现评价指标善于概括(5)正确分辨(4)能够区分(3)需要帮助(2)评
价(2)学生学业成长记录表项目内
容得分参与程度认真积极(4分)发言踊跃(3分)能够参与(2分)需要引导(1分)相互交流明确有效(4分)较为流畅(3分)能够交流(2分)需要提高(1分)合作精神主动合作(4分)较为合作(3分)能够合作(2分)需要鼓励(1分)理解与思考正确全面(4分)较为正确(3分)能够理解(2分)需要引导(1分)背景知识丰富全面(4分)较为丰富(3分)一般了解(2分)需要补充(1分)


[板书]
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经过多次合作修改,并已经运用与实际教学。本节课中课堂紧紧围绕运动会为主题,使教学成为一个整体,有主线。这一堂课的知识点很清晰,重难点也很分明,而且学生的任务还是比较重的,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的掌握,但也有学生不知道图片的下载方法,因此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在难度上要注意梯度,层层递进,对于自己的任务设计,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
【边操作边讲解:收藏网址】(利用残运会网址演示)
1、将网址直接添加到收藏夹的操作方法:
IE浏览器→【收藏】→添加到收藏夹→确定。
2、访问:好了,我们可以点击访问,很方便。
【操作讲解:整理收藏夹】(利用试一试的学习的网址演示)
但是收藏夹收藏的网址会越来越多,到时候找起来就比较麻烦,那怎么办呢?我们要学会归类整理,就像整理文件夹一样。
如何整理收藏夹呢?
【学生操作实践】
练一练:
添加网址
整理收藏夹
合理使用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