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小学生写作技法五:如何写好日记
语文
小学
小学生写作技法五:如何写好日记
写日记是作文最基本的途径,是积累作文材料的好办法。同时,坚持写日记,会记载下你从小到大生活成长的足迹。
日记就是一日一写,写什么呢?就是把自己一天中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事写下来,包括高兴的、难过的、后悔的、有趣的、好奇的??多有多写,少有少写。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别人;可以写事、写景、写物,也可以写场面,什么都可以。
什么是日记
日记没有什么死板的内容和形式,写记叙文行,写诗歌行,写评论也行。
但要记住,格式必须清楚,第一行必须注明“××年×月×日,星期×,天气×”下边写日记时,可以有题目,也可以没有题目。
日记的格式
为了让大家觉得有内容可写,我们可以把日记从内容上细分一下:
“生活日记”、“观察日记”、“评论日记”和“学习日记”四种类型。这样要写的要说的内容范围就广泛了,你们就不必再为“写什么?”而发愁了。
日记的
种类
这类日记用得最多,属于记事的。就是把自己一天中耳闻目睹的人和事或自己经历的写下来。
生活日记
比如:今天学校开了一个大队会,请来了一位赴武汉参加抗疫战斗的医生做报告,他讲述了当时医院的战斗情景,让我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很受感动,激发我们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斗志。这件事多有意义呀!
那么,写下来,不就是一篇日记吗?可以分几部分来写:
第一部分:写今天,我们学校在哪儿召开了一次什么样的大队会,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第二部分:重点写大队会上,谁给我们做了一次什么报告?他讲了些什么?最让我受教育的是什么?
第三部分:写听了人家的报告,你是怎样想的?今后想怎样做?
这类日记就是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这类日记是指你在一天生活中,没有发现什么值得写的内容时,就有意识地观察点什么。
观察日记
房间、玩具、物件、一处景物,或人物。
比如:今天家里来了一位客人,无论从外貌长相上,还是他的举止行言上,都挺有特点,与众不同,那仔细观察一下,写下来。
可以分大段来写:
第一部分:写今天我家来了一位客人,我很兴趣(说说他的身份、年龄,跟我的关系、给我的第一印象)。
第二部分:写写这个客人的外貌和举止言行。
第三部分:写写我对这位客人的评价看法。
再如:妈妈买回一个工艺品花瓶,你别放过这个机会,观察一下,按从外到内、从整体到部分的规律,边看边记。
可分两段或三段来写:
第一段:写妈妈买回一个花瓶,我一看就喜欢。
第二段:详细描写花瓶。包括整体看花瓶的大小、形状、颜色,用什么材料做的;再从花瓶外面的花纹或图案(部分)来描写;最后写一下花瓶里面。
就是对人和事或某种现象、说话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评价一下。这种日记不但锻炼我们的写作,而且还能培养我们对是非的判断、分析、评价能力,无形中提高了我们的认识能力。
评价日记
评论什么呢?范围太广了。在学校、在家里、在社会、街道,公共场所,认识的、陌生的、身边的等,耳闻目睹的好事,坏事、惊喜的、震惊的,包括一个场面、一种说法、做法都可以,谈谈这样说,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对?为什么不对?你认为应该怎样才对?这样你不就成了小小评论员了吗?
比如:“我们常看见有的人坐在繁华路口或过街天桥指使小孩子端个小碗向过往行人乞讨”
比如:发生了交通事故,年青人撞了老年人,不去扶不送人家上医院,在那指着老人出言不逊、无礼责骂??面对这样的情景,谁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态度,那写下来。
可按下面的思路去写:可分三大段:
第一段:写我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情景?(记叙看到的,听到的事实经过) 第二段:写“我认为”这件事怎么样?谁对?谁不对?为什么?说说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第三段:写应该怎样做和我的希望。
我们几乎每天都会碰上各种各样的事或现象,千万不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看见了就要记下来,先不考虑什么作文形式,看见什么写什么,心里想什么就写什么时候,这样不但能培养自己写的能力,而且进行了材料的积累,一举而得。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写作文也如此,本来不会写,但写的多了,便于工作也能从中悟出点道道来,也就会写了。
这是阅读欣赏之后的收获。可以把自己读的一篇文章、一本书,或看过的电视节目、电影,里面有许多优美的词、句、段落,好的开头、结尾等,做为内容写在日记上,这属于“摘抄”;如果很有感想,那把“读后感”、“观后感”、“听后感”写下来。
学习日记
分三部分写:
第一部分:写今天,我在哪儿读了一篇什么文章,文章语句十分优美,我喜欢。
第二段:摘抄下我认为优美的词、句、段。如果多,可以用序号子、2、3、??来表示。
第三段:可以写这些词句中自己还不理解的,或自己对这些词句喜欢的程度。
摘抄
属阅读分析类。可以分两大段来写:一是对文章的评价及主要内容;二是文章可分几段?每段写什么(段意)
读书提要
可分四部分来写:
第一部分:写我今天读了一篇题为什么的文章?受到了什么教育或启示?
读后感(或观后感)
第二部分:写这篇文章的体裁、作者及主要内容。(或者影片的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联系身边的现象或自己的说与做,照文中人物的做法、精神来说自己的感受。可以先写文中人物是怎样做的?说的?这说明什么?再写写自己是怎样做的?说的?然后对比之下,有什么差距或不同?最后写自己认识到了什么?
第四部分:写今后的决心、打算与希望等。
老师介绍了四种日记的内容和写法。那我们就不再担心写日记没内容了。实在没什么可写了,就观察点什么或阅读点文章,《观察日记》和《学习日记》也行啊!当然,多写《生活日记》和《评论日记》最能锻炼自己的写做能力了。同学们不妨试试好吗?
谢谢观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观《城南旧事》后感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
阳山外山……”记得《送别》这首诗歌,是小时候母亲哄我入睡时的催眠曲,可以说,是我儿时的摇篮曲。影片把它放在《城南旧事》的开头与结尾,更能突出本片的怀旧情感。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20世纪60年代末,林英子在城南胡同里遇见了一个“疯”女人一一秀贞。英子听了她的故事,深表同情,决定帮她找到小桂子。但她发现她的好朋友妞儿很像小桂子,看了她的胎记后,确定她就是秀贞的女儿,当秀珍带上妞儿去找她的爸爸时,两人不幸遇难。后来,英子遇到了一个善良的小偷,当他被抓进监狱时,英子很伤心,没过多久,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的丈夫用毛驴接走,英子乘上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的故事。
我对秀贞这一人物形象记忆较深。正是因为小英子的童真,和秀贞成了好朋友,并帮助她找到失散多年的女儿。小英子纯真、无私、善良。在她的眼中,秀贞只是一个可怜的大姐姐,她只想帮助秀贞找到小桂子。儿童的世界是朦胧而美丽的,他们是会以自己的喜好去评判人与世界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我从小英子的眼中看到了一个可怜的正常的秀贞。
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难以忘怀的童年。每个人都会成长,有些时候,我们会怀念从前简单而又快乐的自己,可是啊,没有人能跟过去的自己一模一样,就像自然生物为了生存而不断变化一样。年轻的我们在跌跌撞撞中成长,碰到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得到以往不同的想法,那都是我们成长的痕迹啊!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
时莫徘徊……”花儿落了,英子长大了,但童年依旧是冬日
的阳光。每个人都有快乐的时光,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城
南旧事!
学习与借鉴
本文表达了作者观影后的真实感受。写出了《读后感》该有的味道。开篇结尾相互照应,让本文沉浸在淡淡的对童年的眷念之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