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优化测评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优化测评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7-26 21: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优化测评卷
九上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下的空格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选项
1.“瞧,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向上埃及,向下埃及,人,富人,强者,弱者,不加区别,毫不偏袒。这些就是他的礼物,比金银更贵重。”这则材料中的“他是指(  )
A.尼罗河
B.埃及法老
C.金字塔
D.狮身人面像
2.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古埃及奴隶制国家建在尼罗河边
B.古埃及人是喝尼罗河的水长大的
C.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3.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成果的是(  )
①狮身人面像
②象形文字
③太阳历
④楔形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迁。下列对金字塔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该建筑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B.该建筑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C.该建筑是古埃及的军事防御工程
D.该建筑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5.古代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有关古代埃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文明从未中断
B.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C.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D.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6.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期间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征服了地中海东岸的迦南和叙利亚地区。图特摩斯被认为是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之一,被称为“古代世界之拿破仑”。材料中的法老所处的时代是(  )
A.古王国时代
B.中王国时代
C.新王国时代
D.旧王国时代
7.最早的文明之光出现在烈日蒸晒下由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这两条大河养育的一片荒原。”在这里曾经孕育的古文明成就的代表是(  )
A.金字塔
B.《汉漠拉比法典》
C.佛教
D.种姓制度
8.《汉漠拉比法典》对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行为都作了较细的规定。这说明(  )
A.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很浪漫
B.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
C.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
D.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较活跃
9.《汉漠拉比法典》规定:如果医生用刀进行手术,治愈病人者,医生应得银子十舍客勒;如果病人因此致死,他就要被砍断手。这说明古巴比伦(  )
A.医患关系十分紧张
B.用成文法维护秩序
C.实行同态复仇法
D.保护奴隶主利益
10.这部法典中记载:“打掉他人牙齿的人将会被敲掉牙齿。挖去别人眼睛的人也要被挖出眼睛。”这也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  )
A.古罗马的社会状况
B.古巴比伦的社会状况
C.古代印度的社会状况
D.古代雅典的社会状况
11.下面卡片是九年级(5)班同学制作的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
文明名称:古巴比伦文明
出现时间:约公元前3500年
著名人物:汉谟拉比
文明代表:《汉谟拉比法典》
文明类型:海洋文明
A.文明名称
B.出现时间
C.文明代表
D.文明类型
12.公元前6世纪,印度和中国均产生了对本国乃至世界文明都具有深远影响的杰出人物。在中国的杰出人物是孔子,在印度则是(  )
A.汉谟拉比
B.图特摩斯三世
C.沙贾汗
D.乔达摩·悉达多
13.吉米是公元前1500年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富有商人,家财万贯。他有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你认为他的哪个愿望最不可能实现(  )
A.赚更多的钱
B.以后儿孙满堂
C.弃商从政,做一个官吏
D.到当时的首都华氏城买一个高级住宅
14.古代印度的婆罗门祭司编造说:原人用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他们这样宣传的根本目的是(  )
A.神化等级制度
B.为人们选择职业创造依据
C.显示婆罗门的高贵身份
D.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15.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在罗马历史博物馆漫步,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70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4分)
16.亚非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根据题干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文明区域】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一中A、B、C、D四个字母分别对应的文明古国的名称。(4分)
(2)【文明成就】下图是古代亚非文明的重要成就。请你分别为图二、图三写一段解说词。(6分)
(3)【文明实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亚非文明在政治制度上的共同点。根据下列材料,你认为古代亚非文明的实质是什么?(4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6分,共30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材料二
古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导致思想领域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新思潮和新宗教的出现……当时的新思潮、新教派,在相关文献中被称为“外道异学”。据说当时有“六大师”“六十二见”或“九十六种外道”。
—改编自《世界上古中古史》
(1)材料一是哪一宗教的教义?请写出它产生的地区及创立者。(6分)
(2)材料一的宗教宣扬“众生平等”是针对哪一制度?(2分)
(3)根据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材料一中宗教的传播情况。(4分)
(4)材料二中古印度出现的“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新思潮和新宗教”类似于我国古代的哪一局
面?(2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在两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发现了许多刻有符号的泥版。有人认为这
是虫子爬过的遗迹,有人认为是古人的文字。欧洲学者展开了长期、艰苦的破译工作,考证出它是
一种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
材料二
正当人们在这片广阔的两河流域上定居、繁衍生息的时候,在另一个土壤不那么丰腴而且更容易受季节改变所影响的地方,正在出现的是另外一种类型的、人口虽少却更有活力的民族—原始游牧民族。游牧者不可避免地会和定居者发生冲突。
——改编自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三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倘自由民购买奴隶,未满月而该奴隶即患癫痛,则购买者得将其退还卖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银。
——《汉漠拉比法典》
(1)楔形文字的发明者是谁?楔形文字是如何写成的?(6分)
(2)为什么说“游牧者不可避免地会和定居者发生冲突”?公元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逐步统一了两河流域,请你简述汉谟拉比是如何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的?(6分)
(3)材料三反映了《汉漠拉比法典》是怎样的一部法典?(4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6分)
19.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广泛流传于中国国内的关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统称,四大古文明的意义并不在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后来诸多文明的发源地,对其所在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古代的辉煌文明。
【尼罗河的赠礼】
材料一
古代诗歌《尼罗河颂》中写道:“万岁,尼罗河!你来到这片大地,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永不停息地浇灌着大地,沿着你从天国下降的旅程。”
(1)结合上述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古埃及人为什么要热情地歌颂尼罗河。(4分)
材料二
1991年,埃及古物局的学者在胡夫金字塔东2.4千米处发现了金字塔街,在其金字塔南数百米和大狮身人面像的东南,发现了金字塔建设者的墓。…1994年,美国筹备了一个基金会,恢复发掘这座消失了的城市。美国学者莱赫奈尔说,这座消失了的城市曾经居住过至少5万人,而或许多至10万人,其中包括建筑胡夫大金字塔的建筑家、工匠、面包师和普通劳动者。
——刘文鹏《埃及考古学》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金字塔考古的新发现,并说明其价值。(4分)
【两河间的沃土】
材料三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意为“(两条)河流之间的地方”,在这里发展起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后来曾出现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明,此后又经过波斯、马其顿、罗马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其主要部分成为独立的伊拉克。
(3)材料中的“河流”的名称是什么?大约在什么时间,这一地区实现了初步统一?(4分)
(4)材料中的地区给世界留下了哪部法典?这部法典在世界史上有何地位和价值?(4分)
【等级森严的印度】
材料四
《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罚款200帕那。要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
(5)材料反映的是哪国的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等级较低的两个等级的名称。(4分)
【大河的馈赠】
(6)请你以“大河的馈赠”为题,结合古代亚非文明的相关史实,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6分)
《九上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参考答案
1.【答案】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叙述“穷人,富人,强者,弱者,不加区?别,毫不偏祖”可以否定B项。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不“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故C、D项错误。而尼?罗河则恩施众生,古埃及文明更是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故?答案选A。
2.【答案】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解析】“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平原,促进了古埃及农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故答案?选C。
3.【答案】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古埃及文明的科学文化成就。
【解析】狮身人面像、象形文字和太阳历是古埃及的文明成果,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古老文字。故答案选A。
4.【答案】C
【考点】本题主要是考查古埃及金字塔。
【解析】古埃及国王也就是法老,是古埃及最大的奴隶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被看作是神的化身。他们为自己修建了巨太的陵墓—金字塔。金字塔是法老权力的象征,也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故答案选C。
5.【答案】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古埃及文明。
【解析】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重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要。故答案选A。
6.【答案】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古埃及的历史。
【解析】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图特摩斯所处的时代是新王国时代。故答案选C。
7.【答案】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
【解析】根据材料“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指的区域是两河流域。两河流域诞生的文明是古巴比伦文明,《汉漠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的代表。《汉漠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A项是古埃及的文明成就,C项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是古印度的文明成果,D项是古印度文明成果的代表。故答案选B。
8.【答案】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题干中“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行为”都与商业活动有关,因此题干说明了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较活跃。故答案选D。
9.【答案】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漠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题干表明古巴比伦用《汉漠拉比法典》维护秩序。故答案选B。
10.【答案】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根据题干中以牙还牙的原则和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的历史地位可知,这部法典是《汉漠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状?况。故答案选B。
11.【答案】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古巴比伦文明。
【解析】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小国。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这部?法典成为古巴比伦文明的代表。古巴比伦文明产生于两河流?域,是典型的大河文明,故文明类型错误。故答案选D。
12.【答案】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印度文明。
【解析】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国王,图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法?老。乔达摩·悉达多是佛教创始人,他在公元前6世纪创立佛?教,后被称为“释迦牟尼”,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重要代表人物。?故答案选D。
13.【答案】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种姓制度。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商人属于第三等级,而官吏属于第二等级,所以弃商从?政,做一个官吏的愿望不可能实现。故答案选C。
14.【答案】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解析】由种姓制度的内容“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可?知,婆罗门作为统治者,他们这样宣传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自身?统治,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故答案选D。
15.【答案】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亚非文明。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现存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失金字塔;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A项正确;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B项错误;楔形文?字属于两河流域文明,C项错误;汉奠拉比右柱属于古巴比伦?的成就,D项错误。故答案选A。
16.【答案】(1)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每个1分,共4分)
(2)图二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它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3分)?图三是《汉漠拉比法典》。《汉漠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汉漠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治传统源远流?长。(3分)
(3)共性:实行奴隶主专制制度。(2分)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
的利益。(2分)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亚非文明。
【解析】第(1)题A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流域,为古代埃及;B?位于西亚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为古巴比伦王国;C位寸?印度河流域,为古代印度;D位于黄河、长江流域,为古代中?国。第(2)题图二是古埃及金字塔,图三是《汉漠拉比法典》。?根据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3)题古代埃及法老掌握最高统?治权;古巴比伦王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古代印度实行种姓制?度;古代中国夏商周时期为奴隶社会。所以古代亚非文明在?政治上制度的共同点是实行奴隶主专制制度。根据图二、图?三可知,古代亚非文明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17.【答案】(1)佛教。(2分)古代印度,乔达摩·悉达多。(4分)
(2)种姓制度。(2分)
(3)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到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4分)
(4)春秋战国时期的“白家争吗”。(2分)
【考点】本题考查佛教的创立与传播和种姓制度。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反对婆罗门的特权”“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等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是佛教?的教义。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第(2)题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第(3)题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有两个方向:向北,经中亚地区传到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后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向南传入锡?兰、泰国、缅甸等国。第(4)题“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新思潮?和新宗教”这种多种文化的出现和不同文化的碰撞可以让人?联想到中国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小农经济出现;周王室衰微,诸侯割据?纷争,士大夫阶层崛起;出现了私人讲学,社会上形成了一批?主要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即“诸子百?家”。“诸子百家”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发表不同的见解,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18.【答案】(1)苏美尔人。(2分)楔形文字是用削成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出的。(4分)
(2)适宜定居生活的古代两河流域对于游牧民族有极强的吸?引力。(2分)汉漠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每点2分,共4分)
(3)法典体现了在同等级的公民中实行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对等原则,在不同等级中维护高等级的利益。(每点2分,共?4分)
【考点】本题考查古巴比伦文明。
【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楔形文字的发明者是苏美尔?人。楔形文字是用削成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出来的文字符号。第(2)题第一小问由材料“土壤?不那么丰腴而且更容易受季节改变所影响的地方,正在出现?的是另外一种类型的、人口虽少却更有活力的民族—原始?游牧民族”,可知“游牧者不可避免地会和定居者发生冲突”的?原因是古代两河流域自然条件优越,对于游牧民族有极强?吸引力。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3)题由材料一?“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微自申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可知,法典体现?了在同等级的公民中实行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对等原则,后?两条则体现了在不同等级中维护高等级的利益。
19.【答案】(1)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尼罗润每年?定期泛滥,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古埃及农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4分)
(2)新发现:金字塔修建者的墓地;修建者生活的城市遗址。(2?分)价值:有助于了解古埃及金字塔修建者的社会分工和生活?状况。(2分)
(3)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2分)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2分)
(4)《汉漠拉比法典》。(2分)这部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分)
(5)古代印度;种姓制度。(2分)吠舍、首陀罗。(2分)
(6)示例:(6分)
大河的馈赠
古代亚非文明均发源于大河流域。古代埃及发源于非洲?东北角的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发源于西亚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古代中国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大河流域气候温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河水的定期泛滥也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各个文明都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
【考点】本题考查大河流域的文明。
【解析】第(1)题由材料“万岁,尼罗河!你来到这片大地,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永不停息地浇灌着大地,沿着你从天?国下降的旅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古埃及农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第(2)题由材?料“发现了金字塔建设者的墓”“恢复发掘这座消失了的城?市”,可以得出的新发现有:金字塔修建者的墓地;修建者生活?的城市遗址。其价值由所学知识可知:有助于了解修建者的?社会分工和生活状况。第(3)题回答时注意“两河流域”,需要?答出两条河流名称;根据所学知识,大约公元前24世纪,这一?地区实现了初步统一。第(4)题根据所学知识,《汉漠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第(5)题?由材料“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可知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四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第(6)?题是开放性试题,可结合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史实进行论述,观点明确,语言流畅,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