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18年3月28日,一则“西周青铜器‘虎鎣’将在英国拍卖”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拍卖信息中称这件文物出自圆明园。此前有报道称,这款稀有的西周时期的“虎鎣”青铜器,由英国海军上校哈里·刘易斯·伊万从圆明园劫走。他在一封家信中称,自己曾参与洗劫圆明园,抢走的珍贵文物中包含青铜器等。该信函和这款青铜器一起被伦敦古董商人发现。
新课导入
1.第二次鸦片战争起因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定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年代
英输华货物总值
1837—1839年
年均不到100万英磅
1845年
约239万英磅
1846年
约179万英磅
1854年
约100万英磅
项目
国别
人口
(单位:人)
人均消费量
(单位:便士)
中
国
3.6亿
0.75
洪都拉斯
14600
934.5
兴奋
愤怒
失落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起因
材料一:英国在华贸易在1846年出现下降趋势,直到1856年前夕,也未能恢复到1845年前的水平。这一情况的形成,既有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英国商品的抵制,也有鸦片贸易的迅速增长对其他商品销售的排斥。但英国政府认定商品滞销在于中国通商口岸开放太少,遂从1854年到1856年间,伙同法、美等国先后多次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1840—1949)》
材料二:1856年,三国公使再次提出修约要求。朝廷告知可允许作一些合理的小变动,但重大条款不予考虑,以免万年和约(《南京条约》)失去其意义。然而,在广州的叶名琛顽固地拒绝谈判,即使细小变通也不容许,坚称如予夷人一寸,彼等或进一尺。……即使是那位生性平和的包令也被迫向伦敦报称,需要用战舰来扩展和改善英国与中国的关系。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2)直接原因:列强提出修约要求被拒。
(3)战争借口: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
1.第二次鸦片战争起因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走私船,曾在香港注册,但已经过期。1856年10月,广东水师在黄埔搜捕了船上的几名海盗和涉嫌船员。英国驻广州领事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释放被捕人员,并谎称中国士兵扯落英国国旗,要求向英方赔礼道歉。两广总督叶名琛为避免事态扩大,同意释放被捕人员,但拒绝道歉。这就是所谓的“亚罗号事件”。
【知识拓展】“亚罗号事件”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知识拓展】“马神甫事件”
“马神甫”即马赖,法国天主教神甫。他从广州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为非作歹,1856年2月被当地官员逮捕处死。这就是所谓的“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
第一阶段
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1858年,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经过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经过
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经过
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又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性。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经过
开放的通商口岸增多了,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是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无论有没有它们,第二次鸦片战争都会发生。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进一步扩大其在华特权和利益。
【想一想】
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天津条约》签订后,列强仍不满足,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逼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1.火烧圆明园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圆明园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园中收藏了不计其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被西方称为“万园之园”。但是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却被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
1.火烧圆明园
英法联军在圆明园中抢劫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火烧圆明园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我相信解放了的法国、涤荡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劫过的中国,这一天是一定会来到的。
——[法]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合作探究】火烧圆明园是中国的屈辱,大家能从这段屈辱的历史中感受到什么?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侵略者的残暴。落后就要挨打。清政府腐败无能没能担负起保护中华民族的重任,使中国遭受到如此浩劫。火烧圆明园充分暴露出侵略者的野蛮、贪婪和残暴。事实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进攻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2.《北京条约》的签订
(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外国势力进一步扩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
(4)赔偿额大幅度增加——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2.《北京条约》的签订
随着和西方列强的接触越来越多,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它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是清政府一个权力很大的中枢机构。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英法是较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比较注重经济特权,主要目标是扩大贸易。而俄国在这场战争中充当调停者的角色,不花费一兵一卒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想一想】俄国与英法对中国侵略的不同?
战争
条约
割地
通商口岸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香港岛
广、厦、福、宁、上五处
第二次
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九龙司地方一区
俄国150多万平方公里
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
增开天津为商埠
(1)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2)外国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3)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目的)
战争性质
战争影响
侵略国家
侵略时长
开放口岸
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非正义的殖民侵略战争
英国
英法、俄美
1840—1842历时两年
1856—1860年历时四年
沿海城市
从沿海深入内陆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继续
扩大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合作探究】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腐朽。
如何避免:发展经济,富国强兵,成为世界强国……
【合作探究】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你觉得根本原因是什么?你们觉得怎样才能避免历史的重演?
小组合作探究
建议将此活动设计打印出来,让学生课上或课下完成。
活动设计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英法起祸端,火烧圆明园。沙俄割领土,一百五十万。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却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因为历史证明,我们要救民族之危亡,就必拒外寇于国门之外,要救文明之衰微,就必须打开国门发展自己。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