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编制 审核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环境问题。明确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了解环境问题的类型。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学会分析某一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治理的措施。
4、了解环境问题地区分布的差异。
5、认识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分类。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学习过程与方法
课前自学
1、环境问题按性质分为 、 、
2、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
3、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工业生产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课中交流: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原因
阅读教材P86第一、二段,自主学习,思考:
什么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的是什么?
哪些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二)环境问题的类型
课件展示:(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图片)
(读书看图,讨论并回答)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可分哪几类: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看一看,环境问题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吗?完成教材P87的活动题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思考: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的原因、表现、后果是什么?
课件展示:(森林破坏、采矿的图片)
人类对土地和森林资源的破坏,学生阅读图片思考:(合作探究后,回答)
问题1.人类对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破坏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问题2.分析“全球自然资源的减少”这部分资料,探讨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减少的关系。
提示:①从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角度来看待人口急剧增长的问题。
②从地球上各种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角度来讨论人均资源拥有量。
③从环境容量的角度来讨论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
(二)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思考: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的原因、表现、后果是什么?
请学生阅读教材P88~P90图表“全球物种数目分类”及“世界森林资源的危机”和“渡渡鸟的灭绝”两段材料, 说明面临哪种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请学生阅读教材P89~P90 “世界森林资源的危机”和“渡渡鸟的灭绝”两段材料,根据材料及表格,完成下列要求:
(1)画出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原因的对比柱状图。纵轴表示各种原因所占的百分比,横轴表示各种原因。
(2)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3)从渡渡鸟的灭绝,讨论人类应吸取哪些教训。
小组发言,展示小组绘图。
(三)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思考: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表现、后果是什么?
读教材P91-93,同桌讨论如下问题:
1.什么是环境污染?
2.有哪些类型的环境污染?
3.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是如何产生的?
读教材P91-93图4-5,图4-6,并查阅有关资料,讨论该企业在哪些环节会产生污染物质,对当地环境又会产生哪些破坏性的影响?
读教材图4-7,图4-8,并要求学生阅读材料,分析讨论下列问题:
1.当地的大气污染源是什么?污染的形式(烟尘、汽车尾气等)和程度(严重、一般、轻度)如何?
2.大气污染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什么样的危害,请举例说明。你们认为应如何治理当地的大气污染。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2及图4-9、图4-10,完成活动要求。
问题1:以简短的文字写出土壤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的后果。
问题2:讨论土壤污染对农作物有哪些危害?
问题3:人们吃了有农药残留的食物会产生什么后果?你认为应如何治理土壤污染?
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
检测巩固:
由于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绿色消费已成为时尚。据此回答1~3题
1、以下做法与绿色消费不相符的是 ( )
A.废品回收利用 B.完善质检体系
C.使用无汞电池 D.产品多层包装
2、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使用高效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技术防治虫害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3、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要求 ( )
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 ②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③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 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世界某些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4~5题。
4、分析说明图中a、b、c分布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a为森林破坏严重区 B.b为酸雨严重区
C.c为荒漠化严重区 D.发达国家这些问题较少出现
5、图中世界和中国均有大面积b区的环境问题,其主要原因有( )
①森林的砍伐 ②工业排放的废气 ③建筑工地上的扬尘 ④汽车的尾气 ⑤家庭炉灶烧煤 ⑥大量开采煤、石油、天然气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②⑤
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4分)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3)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3分)
拓展应用:
1、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城区的河流),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图16示意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1989-2006年苏州河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7分)
(2)简述改善城市内河水质的主要措施。(8分)
学后反思:绘制本节的知识树
参考答案
检测巩固:
1、D 2、B 3、B 4、B 5、D
6、(1)a b c d
(2)人口的急剧增长,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3)①控制人口数量
②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③清洁生产
④加强环保和治理污染
⑤加强国际合作
拓展应用:
水质逐渐好转,原因一是工业用地面积减少,意味着工业三废的总体排入量减少,二民绿地面积增加。
打捞漂浮垃圾,清除河床淤泥,沿岸绿化,禁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染水的直接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