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编制 审核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过程。
2.掌握现代人地关系的发展进程。
3.了解现代几种人地关系思想的内涵,初步认识其演变的条件、原因,学会分析不同人地关系思想指导下人类活动产生的后果。
4.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人地关系思想产生、发展的渐进过程。
2.现代几种人地关系思想类型的内涵、产生条件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从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得出人地关系的正确选择——可持续发展论。
课前自学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经历了 、 、 、 四个历史阶段。
2、古代的人地关系思想主要有 、 、 等。
3、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理论按时间发展顺序依次是 、 、 、 。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阅读教材P94~P95,自主学习,按表格中①~④四个阶段,填写表格内容,回答:对应的人地关系思想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是如何不断进步与演化的?
古代的四个阶段 相应的人地关系思想
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 A
②农业革命以后 B
③人类驾驭自然能力的提高 C
④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
完成教材P96探究活动题
二、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阅读教材P96~P97,自主学习,探究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产业革命后,人地关系紧张的原因是什么?
3.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类型依时间顺序主要有哪些?
4.地理环境决定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产生条件、后果各是什么?
5、引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完成教材P96探究活动题
检测巩固:
下列关于农业社会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
大规模的耕作、灌溉和放牧使生态系统日趋复杂、稳定
人类利用资源的强度和广度加大,出现了各种环境问题
人类被动地适应环境,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肤浅
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回答2-3题。
某些土著居民对一些自然现象顶礼膜拜,如有的印第安部落崇拜具有神力的黑熊。这说明他们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
A、被动适应环境 B、开始改造自然
C、与自然和谐相处 D 、不断征服自然
3、我国一些海区资源枯竭,采取伏季休渔措施后得以恢复,这验证了
A、人类中心论是正确的 B、和谐论是错误的
C、地理环境决定论是正确的 D、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正确的
拓展应用:
学后反思:梳理本节的知识
参考答案:
巩固检测:
1、C 2、A 3、D
拓展应用:
(1)从左到右,从上到下1 2 3
(2)严重的土壤侵蚀,使土地肥力下降 流水侵蚀作用
(3)生态环境的恶化
(4)农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