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编制 审核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1.理解控制人口规模是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掌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3.辩证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控制人口规模是根本措施。2.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教学难点:协调人地关系中的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课前自学
1、当前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大多是从控制 这项根本措施着手。
2、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有 、 、
、 。
3、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 、 、 ”为特征。
课中交流:
一、控制人口规模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2,自主学习,并思考:为什么控制人口增长是我们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通过阅读课本“活动”及补充资料,进一步加深在我国控制人口规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措施。
课件展示:
“中国人口战略”资料
中国人口战略 2001年我国人口总数已超过13亿,其中5 000万为贫困人口,5 000万为残疾人,1.8亿为文盲半文盲。在经济基础还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渐突出。预计到21世纪中期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16亿。
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以及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等问题,制约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们的重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讨论:1.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问题有哪些?
2.针对以上人口问题,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二、转变发展模式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3,自主学习并思考:
1.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目的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危害?
2.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什么?有什么益处?
(生讨论并回答。)
比较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
项目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目标 以经济增长为指标,经济增长就意味着发展 以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指标,实现清洁生产,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增长方式 粗放式(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 集约式(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实现清洁生产
消费模式 提倡高消费 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消费
文明标准 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考虑经济效益 要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发展的时间尺度 本代人的利益是最大的需求 强调代际公平
发展的空间尺度 从区域利益出发,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式 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式,强调区际间的公平
影响 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会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耗竭。
调控手段 依靠市场经济手段 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
完成课文相应“活动”,进一步明确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益处。
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4~P105,自主探究,思考:
1.土地资源对人类的意义有哪些?我国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2.森林资源的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生态环境效益?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6,自主探究,思考:
1.目前,世界上水资源状况如何?举例说明如何解决。
2.在海洋资源利用中,出现了哪些生态环境问题?我国有哪些措施应对?
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P107“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讨论回答:(1)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方法,协调人地关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我们每个人能为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
学生讨论。
检测巩固:
1.造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 )
①华北地区多为半湿润半干旱区,降水集中在7~8月,而冬春季持续干旱,降水年际变化也较大。
②人口众多且增长较快,工农业发展迅速,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③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污染和浪费严重。
④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目前缓解华北地区春旱用水紧张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措施是(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获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据此完成3~5题。3.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应该是( )
A.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水温升高 B.石油泄漏污染了海洋
C.修建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 D.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4.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今后应走的道路是( )
A.近海捕捞 B.远海捕捞 C.捕养结合 D.海水养殖
5.我国休渔的最佳季节是( )
A.夏季 B.冬季 C.秋季 D.春季
6. 协调人地关系就应协调好 ( )
①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③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④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7. 关于清洁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清洁生产始终是工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B. 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即产品使用后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C. 生产所需的资料和能源都来自于外部环境,同时又把产品废弃物归还给外部环境
D. 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发展绿色食品,增强环境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6-7题。
8. 绿色食品是指 ( )
A. 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 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 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 D. 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9. 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 )
A. 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 减少固体垃圾 C. 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D. 移风易俗
10. 下列说法,属于合理利用资源的有①盲目扩大耕地面积 ②干旱半干旱区退耕还林 ③山地缓坡修筑梯田 ④围湖造田 ⑤随意开挖矿产资源 ⑥适度开采地下水 ( )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⑤ D. ②③⑥
(2008年江苏卷)下图为“我国某河
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该流域( )
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
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C. 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
12. 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土地沙漠化 B. 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
13.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
A. 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 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
14.读下图,分析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环保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2)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③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治理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
(2008年江苏卷)下图为“1951—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2)北京市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总体上为 度。我国北部的沙尘暴多发生在 季,主要因为该季节我国北部地区气候 ,植被稀少,且常有 天气系统活动,风力强劲。
(3)贯彻“绿色奥运”理念,你认为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应采取哪些措施。
学后反思:
参考答案
巩固检测:
1、D 2、D 3、D 4、C 5、A 6、D 7、D 8、D 9、C 10、D
11、A 12、B 13、C
14、(1)过度殖垦,植被破坏 “ 三北”防护林
(2)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该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造成酸雨危害
(3)黄土疏松,植被破坏,夏季多暴雨,土地遭受流水侵蚀作用严重 植树造林种草,修筑梯田,走林牧结合的道路。
拓展应用:
由西向东逐渐减弱
轻 春 干燥 冷锋
改善能源结构,控制废气排放,植树造林,加强风沙源地的生态建设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