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葡萄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 葡萄沟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27 17:5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葡萄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介绍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介绍了葡萄沟的位置和盛产的水果。第2自然段主要讲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很多。第3自然段介绍葡萄干的制作。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沟、产”等15个生字,会写“份、坡”等10个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理解生词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读懂句子、理解句子。并让学生读悟结合,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重点:能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难点: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
?教学准备:图片、维吾尔族小帽、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摘苹果识字游戏:沟、产、梨、份、枝、搭、够、收。?
2、开火车读词语:吃个够、葡萄沟、钉着、?摘下、搭起?、茂密?、山坡?、蜜桃、留着、收下、维吾尔族。?
3.欣赏课文录像,共同游览葡萄沟。??
?二、细读感悟:?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了录像后,让孩子说出对葡萄沟的印象,从而引出(好地方)。?
(2)指名读,齐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在地图上找到葡萄沟,再找到书上的句子读出来。?
(2)自由读,找出出产什么水果?
(3)交流:?
?用填空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七八月有(?)、(?)、(?),到了八九月份有人们最喜爱吃的(?)成熟了。?
按什么顺序写葡萄沟出产的水果?(时间顺序)?
(5)齐读:注意读出人们喜爱葡萄的心情。?
[设计意图: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比较浅显易懂,用学生自读--填空--齐读的形式一带而过,可以训练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描述:请大家闭上眼睛随我一起进入金秋的九月,踏上开往葡萄沟的旅游列车,一阵凉爽的秋风吹来,让我们感到心旷神怡;一阵新疆音乐的响起,使我们仿佛闻到了葡萄的芬芳。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
师: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
生: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什么是梯田?课件理解梯田。?
师:赶快登上山坡,睁大你们的眼睛,看看这儿的葡萄长得怎么样??生: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的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师:课文是从枝叶和成熟的葡萄两个方面来写了葡萄。谁来读一读描写葡萄枝叶的句子。?
(2)指名读:“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揭示:这个句子是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什么?(说明种得多,长得好。)?
?a、从“茂密”一词可以看出葡萄的枝叶长得很旺盛,又多又好叶子一个压着一个看不出缝隙,说明叶子长得又多又好,借助课件理解茂密。?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具体的词句去体会“茂密”的意思,真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b、你还能从这句话中的哪个词看出葡萄长得又多又好呢???生答:从“一个个”中,先比较“一个”和“一个个”?
?书上用了“一个个”,“一个个”比“一个”的数量要多得多。??一棵葡萄就像一个绿色的凉棚,棵棵葡萄都像绿色的凉棚,连成一片,说明葡萄长得又多又好。?
?c、为什么说“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做动作理解“搭起”的含义。?
[设计意图:动作演示不仅帮助理解重点词语,而且丰富了学生词汇。这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之一。?
d、此时你在凉棚下感觉如何,通过朗读告诉大家。?
(3)到了秋季,在凉棚下你看到了什么?(第三句)?
??出示句子:“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师:你还能从哪些词语、句子中感到葡萄长得又多又好呢??
a、从“一大串一大串”中可以看出葡萄不仅长得好,而且产量高,获得了大丰收,一串挨着一串地挂在葡萄架上。?
?(观察图)这是葡萄成熟后的景象,果实累累一大串挨着一大串。?b、从“有……”中看出葡萄的品种很多,结得也多,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贴图片,让孩子指认“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的葡萄。?
[设计意图:用贴图来代替板书,这样使板书更形象,更直观,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句中的颜色有时也可用简笔画来代替板书。]?
c、比较“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出有什么不同。?师:“光”可以怎样组词??
生:发光、光滑、光芒、光辉、阳光、灯光……?
师:是啊,葡萄像小灯泡一样在——发光,也像小朋友的脸蛋一样——光?滑。你们看在阳光下,那红色的葡萄像什么?生:像红宝石,像红珠子,像小白兔的红眼睛……?
师:那绿的呢?生:像绿宝石,像玛瑙……?
师:所以说这里的葡萄五光十色,漂亮极了。让我们一起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齐读第三句话。)?
d、拓展说话:花园里的花儿开了,有红的、黄的……?
[设计意图:从小进行语言文字的练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使人眼前仿佛看到了那五光十色的葡萄,成熟后的葡萄这样美,你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指名读,再齐读。?(4)要是这个时候,你到葡萄沟来,会受到怎样的招待??
?理解“准会”、“最甜”、“吃个够”,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5)指导读:读出赞美它的感情。?
(6)小结: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大、多、美、甜。]?
(7)朗读并试着背诵。?
(四)用质疑、合作、交流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语:葡萄获得了大丰收,有这么多这么好的葡萄,人们吃也吃不完,就想尽了各种方法来食用它,人们还会怎么食用它的吗????同学们说得好极了,葡萄沟的人们还会把剩余大量的葡萄制成了葡萄干。我们来默读课文的第三段,提出你的问题。?
(2)质疑?
(3)汇报交流:?
??①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课件出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②在哪儿制成的?阴房什么样?(课件出示阴房)?
??③制成的葡萄干什么样?(颜色鲜、味道甜)为什么很有名??
(4)指导朗读。?
(五)?情境演练:?
让小朋友戴上维吾尔族小帽,分发葡萄干给同学吃,再让他们对话交流,说出想对维吾尔族老乡说的话。?
[设计意图: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这不仅是因为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别拉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而且有角色效应的作用。]??
三、课堂总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观看新疆物产丰富的录像。?
3.总结:引导学生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四、课后延伸?
??1.收集我国其它“好地方”的资料。?
??2.把《葡萄沟》介绍给身边的亲人朋友。???板书设计:?
?盛产水果?
???葡萄沟???葡萄多、美????好地方?
?葡萄干色鲜味甜?老乡热情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