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1单元第2课时《时间的计算》 (共18张PPT)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1单元第2课时《时间的计算》 (共18张PPT)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27 10:1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第2课时
 时间的计算
一、新课引入
2.
1分=(
)秒
1时=(
)分
60
60
填一填
1.
秒针走1小格是(
 )秒,走一圈是( 
)秒。
1
60
二、例题讲解
60+60=120
你是怎样想的?
1
2时=(
)分
120
提问:1时是多少分?那么2时呢?
归纳:1时是60分,2时是2个60分,
60+60=120(分),所以2时=120分。
二、例题讲解


到校
2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阅读与理解
已知条件:
7:30离家,7:45到校。
所求问题: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二、例题讲解


到校
2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分析与解答
  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
二、例题讲解


到校
2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回顾与反思
答: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15分钟。
45-30=15(分)
三、新知应用
 1.看谁填得快。
60秒=(
)分
 3时=(
)秒
  1分40秒=(
)秒
1
180
100
2.在Ο里填上“>”“<”或“=”。
9分Ο90秒     
24分Ο4时   
  
1分15秒Ο65秒
3时Ο200分    
140秒Ο2分    
1时30分Ο90分






(教材P4做一做)
(教材P6第4题)
三、新知应用
现在才早上8:40,我还要等多久才开门呢?
答:我还要等20分钟才开门。
早9:00开门
晩8:00关门
(教材P5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计算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1.把“时”换算成“分”,几时就把几个60相加;
(“分”换算成“秒”的算法相同)     
     
  2.把“分”换算成“时”,就想:几分是由几个60加起来的,就是几时。(“秒”换算成“分”的算法相同)
  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看钟面,直接数格的方法进行计算,也可以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一”课本第8页第9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第1单元复习提升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2.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
  3.结合具体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估计意识,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习惯。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结合生活经验体崄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习惯。
三、知识点汇总
四、问题解决
考点1:时间的认识
例题1:填一填
  (2)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秒针正好走(
),是(
)秒,所以1分=(
)秒。
(3)秒针从12走到3,经过了(
)秒。
(4)2分=(
)秒
3时=(
)分
120秒=(
)分
240分=(
)时
秒针
1
60
1
一圈
60
60
15
120
180
2
4
  (1)钟面上的三根针中,最细最长走得最快的那一根(
),秒针走一小格是(
)秒,走一圈是(
 )秒。
四、问题解决
11
40
12
00
4
15
5
00
5
25
20分
45分
25分
(教材P7第8题)
考点2:时间的计算
例题2:补充时间
四、问题解决
(1)上午第一节课用多长时间?
(2)上午10:02同学们正在做什么?
  (3)如果你从家到学校要走10分钟,你最晩什么时候从家里出发?说说你的理由。
  (4)你能发现上课时间的规律吗?请你填出第四节课的上课时间。
9时-8时20分=
40分钟
8时60分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答:上午第一节课用了40分钟。
观察一下:10:02在哪个时间段内?
答:上午10:02同学们正在做眼保健操。
想:(    )+10分钟=7时40分  
到校时间
7时30分
答:最晚7:30从家里出发。
课间休息10分钟,每节课是40分钟。
规律为:
10:55-11:35
(教材P8第11题)
考点3:时间的运用
例题3:解决问题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一”第7页第5题、第8页第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