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第三单元基础过关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考查内容: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题号
一
二
评卷人
总分
得分
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独家原创试题)在右图所示的(一口气读完大明史一书中,我们可以欣赏到下列哪
人物开国立业的风采(
)
A.刘邦
B.李世民
C.朱元璋
D.朱棣
2.(2018广东深圳中考)《明太祖实录》记载:“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効奏,处以重刑。”材料反映了当时(
)
A.文化的专制
B.经济的繁荣
C.君权的强化
D.外交的活跃
3.(2019江苏镇江中考改编)仔细观察如图航海路线图,在这条航线上从事航海活动的航海家是(
)
A.达?伽马
B.麦哲伦
C.哥伦布
D.郑和
4.(2019黑龙江大庆中考)明代,倭寇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受命抗击倭寇的英雄人物是(
)
A.戚继光
B.郑和
C.郑成功
D.康熙帝
5.(2019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中考)明代末年有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它是(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6.(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改编)成语“三顾茅庐”“鞠躬尽瘁”“草船借箭”都出自我国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它是(
)
A.《西游记》
B.《水浒传》
C.《红楼梦》
D.《三国志通俗演义》
7.(2019河南周ロ鹿邑期末)长篇小说《李自成》自出版以来,广受欢迎。那么在明末农民起义中李自成提出的口号是(
)
A.“三年免征,一民不杀”
B.“平买平卖”
C.“均田免赋”
D.“替天行道”
8.(独家原创试题)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70华诞,也是新疆和平解放70周年。下列关于我国历代政府对新疆的管理,说法正确的是(
)
A.汉朝设北庭都元帅府B.唐朝设西域都护府C.元朝设北庭都护府D.清朝设伊型将军
9.(2019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改编)清朝为加强对下图“①”处的有效管辖,设置了(
)
清朝疆域图(1820年)
A.台湾府
B.西域都护
C.伊型将军
D.驻藏大臣
10.(2019四川眉山中考改编)1689年,中側双方代表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该条约(
)
A.《改订条约》
B.《天津条约》
C.《尼布楚条约》
D.《北京条约》
11(2019江宁丹东期末)面对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清初统治者采取的“国之大计”是(
)
A.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B.发动对外战争
C.加快人口增长
D.平定叛乱
12.(2019广西北海期末)在清朝时已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的城市是(
)
A.盛泽镇
B.汉口镇
C.景德镇
D.苏州
13.(209山东青岛即墨期末)清代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描述了军机处是(
)
A.专为应对西北战事的军事机构
B.完全秉承皇帝旨意的附庸机构
C.处理日常朝政事务的行政机构
D.制约中央集权专制的监督机构
14.(2018广西百色中考)清朝实行限制对外贸易政策,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这一政策(
)
A.现固了清朝的统治
B.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C.促进中外经济交流
D.避免了西方殖民入侵
15.(2019福建泉州永春期末)它吸取了其他剧种特点,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被誉为“国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它”是(
)
A.昆曲
B.秦腔
C.汉调
D.京剧
16.(2019安徹毫州利辛期末)(19分)中国古代皇帝为了加强统治,常常采取不同的措施。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以“明清不断加强的皇权”为主题进行探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
材料一接照中国古代传统的政治观念,宰相制度是“贤人政治”的体现,可以适当弥补君主世袭制度带来的一些弊病。度除宰相之后,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机能大为削弱,政治正常运作受到严重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设立宰相的原因是什么?(2分)
(2)废除宰相制度的是哪位皇帝?这位皇帝为了加强皇权还有哪些措施?(6分)
(3)为了加强思想统治,明朝科举制有什么变化?(4分)
材料二它的设立与雍正初清廷向西北用兵有密切关系……它所承办的均为军国大政,且有人事咨询权…但是,它又只起承旨、草诏、代发的作用,类似皇帝的秘书班子。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出,清朝加强皇权的机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它”有哪些作用?(4分)
(5)为了维护皇权,加强思想控制,清朝除实行文化专制外还有什么措施?(2分)
(6)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明清皇权发展趋势。(1分)
17.(16分)纵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某班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次以“维护国家统一”为主题的历史知识竞赛,请你参与其中。
(1)明朝时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谁?(2分)
(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初年收复台湾,为祖国统一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是谁?元朝和清朝前期,政府分别设置什么机构管辖台湾?(6分)
(3)清朝为加强对西藏的管理,确立了什么制度?并设立哪一重要官职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4分)
(4)17世纪晚期,清军两次收复被沙俄占领的雅克萨,当时清朝的皇帝是谁?清军收复雅克萨之后,同沙俄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18.(2019江西吉安永新期末,18)(20分)中国古代历史是一部不断传播和更新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外文化不断交流,相互借鉴。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也在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活跃,与亚洲及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2分)
材料二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貿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范圆很广…
(2)材料二中“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这种情况的出现得益于当时哪一技术发明的应用?随着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宋朝统治者为管理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4分)
材料三“永乐三年奉使西洋,今七次…”,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
(3)根据材料三,说出明朝对外交往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什么。简要说明为什么它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6分)
材料四清朝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4)材料四中乾隆帝的话反映了当时清朝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分析该政策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4分)
(5)以史为鉴,谈谈古代对外交流带给当今我国发展的启示。(任意两点即可)(4分)
?
参考答案
1--5?CCDAC
6--10
DCDDC
11--15
ADBBD
16.答案:(1)调节皇权,弥补君主世袭制度带来的一些弊病。
(2)明太祖(朱元璋)。措施:废除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设立特务机构一一锦衣卫。(任意答出两条即可)
(3)实行八股取士。
(4)军机处。承旨、草诏、代发。
(5)大兴文字狱。
(6)皇权不断强化。
解析:(1)由材料一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设立宰相的原因是调节皇权,弥补君主世袭制度带来的一些弊病。(2)第一小问,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强化皇权,废除了宰相制度。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3)明朝时,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这种形式的文章叫做八股文”。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果板,又脱离实际,禁思想。应试者往往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4)根据材料二中关键信息“雍正”“西北用兵”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机构是军机处。由材料二中“它又只起承旨、草诏、代发的作用,类似皇帝的秘书班子”可以看出,军机处的作用是承旨、
草诏、代发。(5)为了维护皇权,加强思想控制,清朝除实行文化专制外,还大兴文字狱。(6)从材料可以看出,明清皇权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强化。
17.答案:(1)戚继光。
(2)郑成功。元朝时设置澎湖巡检司,清朝前期设置台湾府。
(3)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金瓶掣签制度。驻藏大臣。
(4)康熙帝。《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依据问题回答即可。
18.答案:(1)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日本派出遣唐使。(任举一例即可)
(2)指南针。市舶司。
(3)郑和下西洋。它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4)政策: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5)对外开放能促进经济文化发展;闭关锁国则导致落后挨打;要坚持对外开放,善于学习交流,加强友好合作。(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天竺,为中印友好往来作出了杰出贡献。唐朝时期,日本派出大批遣唐使,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在日本坚持不懈地传播佛学和唐朝文化。(2)材料二中“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这种情况的出现得益于指南针的应用。宋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来管理海外贸易。(3)由“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可知,这一事件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4)乾隆帝的话反映了当时清朝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阻得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5)本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