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0章《第3节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0章《第3节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7 10:4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卫星通信和光缆通信;初步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
2.通过用激光笔和玻璃棒做小实验,知道激光在玻璃棒中传播的特点,加深对光纤通信的理解。
3.通过信息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的学习,使学生产生学好知识和技能,利用信息技术为国家社会服务的意识。
4.通过对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的了解,认识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对移动通信原理及数字蜂窝系统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代通信网络已经覆盖了地球的每个角落。在太空,有数以百计的通信卫星环绕着地球;在高山之巅,有数不清的通信发射塔;在高楼大厦的天台,有无数大大小小的无线通信接收装置;在地下和海底有密如蛛网的通信线缆。这就形成了一个从空中、陆地到海底的立体通信网络结构。现代通信网络连接了亿万部电话,电脑和大型数据库,将整个世界从国家,地区到家庭,个人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地球村”。现代通信网络包括卫星通信、光缆通信和移动通信等主要方式。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节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研互学
(一)卫星通信
自主阅读教材P30-31,回答下列问题:
1.“中继站”的作用是什么?它有什么优点?
答:作为空中中继站的通信卫星本身并不产生无线电波,它只是将来自地面的无线电波进行处理和放大。利用卫星通信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信息发送到世界各地。
(二)光缆通信
自主阅读教材P31-32,回答下列问题:
2.光导纤维简称光纤,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看出,光可从任意弯曲的光纤一端传向另一端,似乎光在其中能随意“转弯”,其实这是光在光纤内不断反射而实现的,利用光纤来传递电磁波信号,使人类迈上信息高速公路,是华裔科学家高锟的重大贡献,人们能将光和电磁波联系起来,是因为光也是电磁波。
3.什么是光纤?用光纤传送信息具有什么优点?
答:传输光信号的器件叫光纤,光纤传送信息的优点: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模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教师选择两组将讨论结果在全班进行展示,小组之间互相进行点评。
各小组长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
2.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三)移动通信、信息革命与人类文明
自主阅读教材P32-35,回答下列问题:
4.当前最为普遍的手机通信系统主要由移动台、基站和移动交换中心组成,它们形成了一个数字蜂窝系统。其中移动交换中心是整个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它分拣、处理、传递所有移动台发来的信息,同时还担负着移动通信网络与固定电话网,甚至是互联网的连接。
5.物质、能源与信息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电磁波技术的发展,使信息技术发生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
三、合作探究
对学
分享上面1~5题。①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②对子之间针对独学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对子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
研讨:①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②针对展示的方案内容,小组内展开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 在一个无色大塑料瓶的侧壁靠底部的位置钻一个小孔,用胶带粘住小孔,在瓶中装满水。在瓶的另一侧放一只激光电筒,调节光束的方向,让光束正好能射中对侧的小孔,
如图所示,揭下胶带,让水流到下面的盆里,你会看到光随弯弯的水流照到盆底,在盆底产生一个光斑。(说明:本实验在黑暗中效果更好)
(1)在这个实验中,激光电筒的光束是沿水流的内(选填“内”或“外”)壁经过多次反(选填“反”或“折”)射,最后射到盆底。
(2)实验中从瓶中流出的水柱相当于激光通信中的光导纤维。由此说明用来进行激光通信的光纤能(选填“能”或“不能”)弯曲。
四、板书设计
第三节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
1.卫星通信
2.光缆通信
3.移动通信、信息革命与人类文明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