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1929-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经济大萧条。面对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政策,使美国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
战后欧洲凋敝
战争终于结束了!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
战后20年(40年代后期——60年代后期):
特点:经济快速增长。
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
政府延续并发展了新政的社会福利政策
原因
战后兴起的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黄金时代”
美国肯尼迪宇航发射中心
曼哈顿工程当时共计有15万人参与,投资22亿美元,耗时达三年。而阿波罗登月计划耗资300亿美元,研制零件有几百万种,共有二万家企业参与,涉及42万人,历时11年之久,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终于在月球着陆,1972年12月阿波罗计划的最后一次飞行——阿波罗17号登月为止,先后有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表面。
电子计算机诞生前,用台式计算器计算一道飞行时间为60秒的弹道,最快也得20个小时,若用大型微积分分析仪计算也要15分钟。
1945年底,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制造成功,命名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简称 ENIAC。这台神奇的电子计算机犹如一个庞然大物:7200个二极管,70000多电阻器,10000多只电容器和6000只继电器,电路的焊接点多达50万个;在机器表面,则布满电表、电线和指示灯。机器被安装在一排2.75米高的金属柜里,占地面积为170平方米左右,总重量达到30吨。这台机器还不够完善,比如它的耗电量超过174千瓦;电子管平均每隔7分钟就要被烧坏一只,埃克特必须不停更换。尽管如此, ENIAC 的运算速度达到每秒钟5000次加法,可以在3/1000秒时间内做完两个10位数乘法。一条炮弹的轨迹,20秒钟就能被它算完,比炮弹本身的飞行速度还要快。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
原因:供过于求,生产下降,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持续居高不下;石油危机。
20世纪70年代初期:
特点:“滞胀”
40年代后期——60年代后期:黄金时期
显著特征:
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
滞胀
1973年10月6日,叙利亚和埃及的坦克驶入以色列占领的地区。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了。两周后,自1929年来最严重的世界危机席卷了西方工业国。原因是阿拉伯产油国决定削减石油产量,并对美国等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导致原油供应不足,油价从每桶3美元猛涨到12美元,上涨了4倍。石油价格暴涨引起了西方国家的经济衰退,美国经济学家的估计,那次危机使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下降了4.7%,使欧洲的增长下降了2.5%,日本则下降了7%。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
原因:里根政府的措施:减少开支,紧缩通货、削减税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20世纪70年代初期:“滞胀”
20世纪80年代:
特点:经济开始复苏,并出现了低速的持续增长
40年代后期——60年代后期:黄金时期
1. 里根活到了93岁,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长寿的总统;
2. 里根在1980年的总统大选中,在50个州中一举赢得49个州的支持,成为选举最成功的总统
3. 里根1981年入主白宫时已经70岁高龄,成为美国历史上宣誓就职时年纪最大的总统;
4. 里根于1989年离开白宫时,仍然被美国人民选为最受欢迎的美国总统之一,成为美国历史上离任时威望最高的总统;
5. 里根还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过离婚经历的总统;
6.不过,里根也是家庭最幸福的总统,他与第二任妻子南希结婚后,恩恩爱爱走过了52个春秋;
7.同时里根也可以被看作是最幸运的美国总统,1981年上任仅70天的他就遭到了暗杀,一颗子弹甚至伤及了他的心脏,但里根仍然活了过来。
8. 里根还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影星”总统。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
原因:克林顿政府倡导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对美国经济实行改革
20世纪70年代初期:“滞胀”
20世纪80年代:复苏
90年代:空前的持续增长
40年代后期——60年代后期:黄金时期
克林顿和美国经济的繁荣
克林顿倡导“介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之间的第三条道路”,试图把自主经营、自由经营和国家干预有机结合起来,从增加公共投资、减少财政赤字、精简政府机构、改革税收制度、改革医疗制度五个方面着手,对美国经济实施根本性的变革。
在克林顿的8年任期内,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成就令世人瞩目。
美国第42任总统
比尔·克林顿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
20世纪70年代初期:“滞胀”
20世纪80年代:复苏
90年代:繁荣
2001年起:衰退
40年代后期——60年代后期:黄金时期
1965年
1981年
1983年
1991年
2001年
黄金20年(1945--1965)
滞胀时期
(70年代初—1983 )
持续117月的增长1991.3
2000.12
再次衰退
复苏低速持续增长
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削减税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里根)
经济持续增长;失业70年代以来最低;1998年财政56年以来首次盈余
(克林顿)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
①原因:实行改革,调整政策;
加强和美国的联系, 利用美国的“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发展高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
逐步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2、二战后西欧经济发展情况
(1)西欧:
②结果:
50年代初,西欧经济大体恢复;五六十年代,经济发展迅速。
(2)联邦德国:50年代,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60年代初
原因: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残余势力,
社会秩序稳定;
实行非军事化,集中力量发展经济;
采取市场经济、国家调控、社会保障三者
结合的经济政策,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
美国的扶持与援助。
纽伦堡宣判
戈林受审
为了彻底消灭法西斯纳粹,苏、美、英、法决定建立一个国际军事法庭,对主要战犯的罪行进行侦查、起诉和审判。国际军事法庭于1945年11月20日在德国纽伦堡正式开庭审理纳粹德国战犯。审判长达248天,公开审判403次,200多位证人出庭作证,143人提供调查记录。22名德国辩护律师向法庭提交了30多万条书面证明材料。法庭英文审判记录长达17000页。
1946年9月30日,审判进入最高潮,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读了长达二百五十页的判决书,认定纳粹德国首要战犯违反战争法规,破坏世界和平,违反人道,屠杀无数的平民,犯有战争罪,破坏和平罪和违反人道罪。 十九名战犯被分别判处绞刑、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三名被告人宣告无罪,予以释放。同时,在这一轮审判之中,德国政治领袖集团、秘密警察和保安勤务处、党卫队被宣判为犯罪组织;德国内阁、参谋总部及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冲锋队则被宣告无罪。
1、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
国有化,
建立
国有企业
制定
经济计划
扩大
政府开支
政府采购
税收调节
扩大政府开支和直接采购
扩大政府开支主要是扩大政府的购买或订货,增加公共工程经费来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
目前一般中央政府采购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15%,占财政预算的1/3以上。美国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高,约在20%以上。
2、西方福利国家的发展:
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
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二战以来,西欧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对社会的稳定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已使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以德国为例。对于一个正常的德国公民来说,他失业后的18个月内,每月可从政府那里领取1000马克的救济金。这笔钱虽然不多,但足够他支付房费、水电开支、食物和外出度假的汽油费,还能去观看拜仁队的比赛,生病的费用另算。于是很多德国人在下岗后不愿立刻找工作,宁愿在家享受政府的救济,成为国家巨大的负担。连现今的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都感慨万千地说,德国人的生活有些优越得过头了。
社会福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
日本
联邦德国
英国
意大利
2.7%
18.4%
13.7%
20.6%
你能说出中国的福利制度有哪些吗?
与我们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比较完善,但不要羡慕,想想看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差距?
材料一:据美国统计局调查报告,美国社会顶层的20%高收入者的收入在1993年占美国国民总收入的48.9%,到1998年,这一数字增长到49.2%。而居于底层的20%工人的总收入比重一直没有改变,依然是3.6%。
材料二:在发达国家内部,美国1979年20%最富的人的收入比20%最穷的人高3.5倍,而90年代末则已达9倍。目前,美国1%最富有人所拥有的财富比如90%的美国人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此外,其他西方国家,如英、法等,也存在同样的现象。
福利国家制度
(1)目的:
缓解贫富悬殊带来的矛盾
(2)结果:
社会福利制度下依然存在贫富悬殊
3、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地位: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产值比重和就业人数比重开始超过
物质生产部门。
作用:用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工业和农业,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缓和经济波动,使经济发 展产生了 质的飞跃。
上帝在上网
4、新经济的出现:
这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它的出现是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创新的结果,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
2、二战后西欧经济发展情况
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1、国家干预经济,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现代福利国家的发展;
3、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4、“新经济”的发展。
新变化的实质: 资本主义的内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20世纪
19世纪中叶
20世纪30年代
六七十年代
八十年代
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目的)
概念源出
产生(现代版)
成功实践
达到高峰
缩小规模
表现:1、增长速度最快;2、比重迅速上升,超过物质生产部门
作用:1、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2、拓展经济活动领域…… 3、缓和经济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时间:1996年
特征:(基础:知识经济 主导:信息技术 )
内容:三个创新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社会福利制度发展
第三产业发展
“新经济”出现
新变化的核心——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形势需要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工作。研究生物学过程的原理及其他很多问题,需要大量的经费,而且要冒风险,因此,这种经费是私人企业所不愿意承担的。
——金斯伯格教授《科学革命是挑战和希望》
1929-33年经济危机中传统的自由放任束手无策
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并用法律形式将其固定下来
二战后各国对经济干预加深至前所未有的程度
自由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
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积极:
弊端:
避免了自由放任下的生产盲目性,;
联邦政府权威得到加强;
有利于国家发展,延长垄断资本主义寿命。
国债大增,财政赤字加大;
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使其活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