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3综合测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
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 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2.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下丘脑既可以使血糖升高,又可以使血糖降低
B.血糖升高是神经调节,血糖降低是体液调节
C.血糖升高是体液调节,血糖降低是神经调节
D.下丘脑可以使血糖升高,垂体使血糖降低
3.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 )
A.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4.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5.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能部分恢复直立状态,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受重力影响 ,向地性 B.受重力影响,背地性
C.受水的影响,向水性 D.受光的影响,向光性
6.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质渗出,会造成局部( )
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
7、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
8、兴奋的传导在体内只能是单向的,下列对这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小泡中有递质
B.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使另一种神经元兴奋或抵制
C.突触后膜中突触小泡内没有递质存在
D.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另一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
9、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
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
10、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 ( )
A.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 B.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
C.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 D.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11、不会传染爱滋病的行为是: ( )
A.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 B.与爱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
C.与爱滋病患者拥抱 D.输入含有HIV的血液
12.若一个人的胸腺先天发育不良,可能造成的结果是 ( )
A.体内没有B细胞而仅仅有T细胞 B.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乘机而人
C.只保留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D.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合成能力减弱
13.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 ( )
①生物多样性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 ②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 ③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 ④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 ⑤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 ⑥生产者和分解者构成生物圈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循环回路 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 ⑧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
A.①③⑤⑥⑧ B.②③④⑥⑦ C.①②④⑤⑦ D.①③④⑤⑧
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
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
15.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 )
A.盐增多,糖未增多 B.糖增多,盐未增多
C.两者都增多 D.两者都未增多
16.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无机盐 ④激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
17.以下可以口服的是 ( )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抗体 D.甲状腺激素
18.在人体内,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 )
①呆小症 ②糖尿病 ③侏儒症 ④白化病 ⑤镰刀型贫血症 ⑥夜盲症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③ D.①③⑥
19.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 ( )
A.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C.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20.右图中的X代表的细胞是 ( )
A.效应T细胞 B.效应B细胞
C.吞噬细胞 D.癌细胞
21.如果母鸡长出公鸡的鸡冠和羽毛,并好斗,那么发生这种变化的最大可能是( )
A.注射了生长激素 B.除去了母鸡的卵巢 C.移植了睾丸 D.除去卵巢,移植了睾丸
22.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长素能够促进插条生根 B.生长素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
C.出掉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 D.植物的向光性运动是生长素不均分布所致
23.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
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
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24. 下列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促进了种间互助
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
25. 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增殖,这种现象包括 ( )
A. 种间竞争、种内斗争 B. 共生、寄生 C. 寄生 D. 种内斗争
26.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保持动态的平稳,说明这个生态系统是稳定的。如果长期输出大于输入,生态系统就会退化,自动调节能力降低,你认为这种情况最可能是由于下列哪个因素造成的 ( )
A. 长期低温 B. 连续阴雨 C. 植被破坏 D. 品种退化
27.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 )
A. 造血干细胞 B. T淋巴细胞 C. B淋巴细胞 D. 吞噬细胞
28. 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 ( )
A.蚯蚓 B.硅藻 C.硝化细菌 D.酵母菌
29.全年对太阳能量的利用率,森林生态系统远大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原因是前者( )
A. 以木本植物为主 B. 土壤肥沃
C. 不施农药 D. 植物体有分层结构
30. 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 )
A.10千克 B.28千克 C.100千克 D.280千克
31.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哪一条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 ( )
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
B.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
C.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D.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32. 人受惊吓后,体内某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比正常时要高,这种物质很可能是( )
A. 激素 B. 血糖 C. 酶 D. 抗体
33.肾小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之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液量将会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
34.在某个生态系统中,因污染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池塘中首先减少的物质的( )
A. CO2 B. O2 C. 硝酸盐 D. 磷酸盐
35.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 )
A.生长素对3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二重性,低浓度促
进生长,高浓度(例如10-2ppm)抑制生长
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
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却抑制了芽的生长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
36. 如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如果从b点给予一定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兴奋)的是
A. 只有c B. 只有d C. 只有c、d D. a、c、d
37.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 ( )
A.过敏性鼻炎 B.血友病 C.艾滋病 D.系统性红班狼疮
38、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完成了物质循环 B.蛇破坏了生态平衡
C.青蛙不能适应环境 D.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
39、人们常用注射垂体制备物的方法来促使鱼排卵,这是由于垂体能分泌( )
A、性激素 B、促性腺激素 C、催乳素 D、生长激素
40.图示扦插的四种葡萄枝条,其中最易成活的是 ( )
41.一个池塘中,藻类、水蚤、虾、鲤鱼等所有生物集合起来组成一个( )
A.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42.人们常用能量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 )
A、能量与营养级 B、能量与个体大小
C、能量与个体数量 D、能量与生物代谢类型
43.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 )
A、线粒体和染色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叶绿体和核糖体 D、线粒体和内质网
44. 有人设计实验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于化肥。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农田施有机肥,一组农田施化肥。该实验设计缺少 ( )
A.施用有机肥和适量化肥的对照田 B.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
C.施用大量化肥和少量有机肥的对照田 D.施用少量化肥和大量有机肥的对照田
45. 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下图A、B、C、D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 )
46. 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
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
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
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第Ⅱ卷 非选择题
1.右图为人体反射弧模式图。
a、图中所画神经元有_________个,
其中2是_________ 神经元。
b、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 ;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表现为 ,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2.右图是人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种腺体,请分析回答:
(1)人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__________ _,最终促使乙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___ __调节。
(2)当人体的血糖含量降低时,丙分泌的___ ____和丁分泌的 _______ _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
(3)甲分泌的______ _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在调节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方面表现为____作用。
(4)某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图中最可能受损的部位是_________ ___。
(5)综上所述,人的各项生命活动受_______ __________调节。
3.下图为人体内血糖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结构A代表 。
(2)调节工激素分泌的体液因素有 种。
(3)Ⅰ激素分泌增加时,Ⅱ激素分泌 。
(4)在调节血糖浓度过程中,Ⅰ激素与 激素表现为 作用。
4.图9为某一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__ 、______ 和 ,这是该村生态系统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该生态系统的最大优点是____ ____。
(2)在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_ _。
如不换成能量,仅用质量考虑,若要生产2kg鸡肉最多需要水稻和大豆共计_____ _kg。
(3)蘑菇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 __ _。
(4)氮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但在种植大豆时不施氮肥,仍能旺盛生长,其原因是
__________ _。
(5)在沼气池中常有一种刺激性的臭气,该物质是_____ _,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细菌的作用可将臭气除去,并能形成____ __被植物吸收。
5.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1)生态系统是由 两种成分组成。
(2)下表列出三种生态系统在地球上所占面积比、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现存量以及被食量。
1)热带雨林的生产者主要是 ,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主要是 。
2)影响热带雨林净生产量的主要无机环境因素 ,而
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则是 。
3)据表资料,按单位面积计算,净生产量依热带雨林、荒漠和海洋的顺序减少,这是因为
A.生产者被食量按此顺序增大 B.环境温度按此顺序降低
C.叶绿素含量按此顺序减少 D.太阳光利用率按此顺序增大
4)据表分析,热带雨林的现存量最大,而海洋生态系统的最小,其原因
是 。
(3)两个不同生态系统中,积累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如下图,其中表示热带雨林的是图 ,这是因为 。
6. 为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 ,原因是
(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 ,原因是
(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① ;②
7.禾谷类种子萌发期间,幼叶由胚芽鞘保护出土,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IAA)可通过将切除的胚芽鞘放入琼脂块的方法收集。
(1)实验研究并比较玉米胚芽鞘尖端在光处和暗处产生生长素的量,将玉米胚芽鞘尖端切除并放在琼脂块上,琼脂块有的置于光下,有的放在暗处,下图表示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束时收集到的生长素量。
对比胚芽鞘中生长素的含量,本实验的结论是 。
(2)下图①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的生长素情况,②表示胚芽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则③中表示a、b两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应分别依次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②和④
(3)20世纪20年代就有科学家认为,生长素(1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是造成向光性的原因。那么,这种分布不均,是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造成的,还是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呢 有人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在甲、乙、丙、丁四个实验中 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向光侧的IAA;
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由此可以形成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是由于 。
(4)写出在农业生产上用IAA的类似物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两个实例。
高二生物必修3综合测试题①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
1-5 BABBB 6-10 CDCAD 11-15 CBCAA 16-20 BDCBA 21-25 DBCDA 26-30 CBBDD
31-35 DAABB 36-40 BBDBC 41-46 AABBAA
第Ⅱ卷 非选择题
1、(1) 3 传入(或感觉) (2) 外正内负 内正外负
2.(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反馈 (2)肾上腺素 胰高血糖素
(3)生长 协同 (4)下丘脑 (5)神经系统和体液的共同
3.(1)下丘脑 (2)2 (3)减少 (4)Ⅱ、Ⅲ 拮抗
4.(1)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提高物质利用率, 减少环境污染
(2)水稻、大豆 20 (3)分解者 (4)大豆根内有固氮根瘤菌
(5)NH3 硝化 NO3-
5. (1)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2)1)常绿乔木 浮游植物 2)温度和雨量 矿质营养 3)C 4)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的被食量远大干热带雨林
(3)乙 热带雨林温度高,分解者活动旺盛
6. 1减少,缺乏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2没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3少,小雨呼吸要消耗部分二氧化碳4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光照是维持该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必要条件
7.(1)玉米胚芽鞘中产生生长素的量在暗处比在光下多
(2)D
(3)甲与丙 乙与丁 背光侧IAA多于向光侧(或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
(4) 生产生长素类似物、生长调节剂,低剂量使用时可促进植物生长,大剂量使用时可抑制植物生长,甚至作为除草剂杀死杂草;可以促进果实发育,诱导无子果实形成,提高以果实作为收获对象的农作物的产量。
时间
K
种群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