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3综合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生物必修3综合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06-25 13:1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生物必修3综合测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40分)
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2、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不当会使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其主要原因是 ( )
A、未认识其价值,所以人为干扰少 B、入侵地生态污染严重
C、破坏了入侵地的非生物因子 D、使入侵地食物链被破坏
3、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且迅速蔓延,造成当地的马尾松林大面积枯死。试问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华南沿海地区 ( )
A、气候条件适宜 B、缺乏这种林业害虫的天敌
C、马尾松未竞争过入侵害虫 D、马尾松林的生活能力弱
4、调节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最重要的器官是 ( )
A、汗腺 B、肾 C、大肠 D、肺
5、多数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存在状态是 ( )
A、稳定的化合物 B、不稳定的化合物 C、单质 D、离子
6、夏季人在高温作业或剧烈活动后要喝淡盐水,是因为 ( )
A、降温 B、维持水分和钠盐代谢的平衡
C、清洁 D、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
7、抽血化验中发现血钾含量增高,则表示 ( )
A、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B、胰岛素分泌增加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醛固酮分泌增加
8、呆小症、侏儒症、糖尿病病人缺乏的激素是 ( )
A、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C、性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
9、蚂蚁运动时能把一种物质分泌到地面上,使后来的蚂蚁能沿此路线往返。蚂蚁分泌的这种物质是( )
A、性外激素 B、信息激素 C、保幼激素 D、蜕皮激素
10、栽培的番茄,因某种原因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可用生长素溶液涂于花蕾上,此时生长素的作用是 ( )
A、促进受精作用 B、促进染色体加倍
C、促进子房壁发育 D、促进胚珠发育为种子
11、人们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的方法,目的是破坏该害虫种群的( )
A、密度 B、性别比例 C、年龄组成 D、个体数量
12、种群的指数增长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 ( )
A、在该环境中只有一个种群
B、该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比其他种群优越得多
C、环境资源是无限的 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
13、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是 ( )
A、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 B、青藏高原上的高山苔原
C、海南岛清澜港保护区的红树林 D、大兴安岭的全部红松
14、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中药,虫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内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存外皮。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口或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之间的关系属于 ( )
A、互利共生 B、竞争 C、寄生 D、捕食
15、下列最可能用于描述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 )
A、一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B、二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
C、分解者,腐生生物 D、生产者,异养生物
16、没有开花植物的生态系统是 ( )
A、沙漠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17、组成食物链的环节一般不多于6个,其原因是 ( )
A、环境资源有限 B、被捕食者不能以捕食者为食
C、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大量的能量流失 D、ABC 3项均是
18、下列各项措施中,最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是 ( )
A、减少肉食动物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
C、增加物种的数量 D、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物的数量
19、一条食物链中,兔子不会吃狼,但狼可以吃兔子,该食物链的不可逆性说明在一个生态系统
中 ( )
A、水循环是单向的 B、氧循环是单向的
C、碳循环是单向的 D、能量循环是单向的
20、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人口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不必要加以控制
B、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者,人口数量不宜过多
C、生物圈的承载能力有限,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
D、生物圈可以承载80亿人,目前没有必要控制人口
21、森林面积锐减可导致的后果有 ( )
A、气候变得更加湿润 B、干旱加剧,洪涝减少
C、物种减少,甚至灭绝 D、耕地增多,粮食丰产
22.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 )
A.血浆、体液和体液 B.血液、体液和淋巴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
2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看,这句话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 ( )
A、文学价值 B、美学价值
C、经济价值 D、潜在价值
24.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
25.下面关于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B.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D.动物群落的水平分布一般是均匀的
26.“螟蛉有子,蜾赢负之”( 《诗经·小雅·小宛》),这句话含有的种间关系是( )
A.竞争 B.互利共生 C.捕食 D.寄生
27.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是 ( )
A.种子植物 B.苔藓 C.杂草 D.地衣
28.发生在裸岩上的群落演替过程,不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 )
A.生物种类增多 B.不会有某些物种的灭绝
C.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D.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丰富
29.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籽番茄,这种果实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 )
A.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B.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样;
C.比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多一倍; D.与受精极核染色体数目一样。
30.为观察不同水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设计并制作了小生态瓶。其与自然生态系
统相比的特殊性表现在 ( )
A.不输入太阳能 B.因封闭而不开放 C.缺少分解者 D.不进行物质循环
31.为了了解土壤微生物能否分解农药,并尽快得出实验结论,有人用“敌草隆”(一种除草剂)进行实验:取等量砂土分装于相同的两容器中,a组高压灭菌,b组不灭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向a、b中喷人等量的“敌草隆”,再置于同一恒温箱中培养相同时间
B.再增加c组作为对照,不喷入“敌草隆”,其他处理与a、b组相同
C.只用砂土,其实验效果不如用几种良好土壤混合后的好
D.检测“敌草隆”消失情况,预计a的“敌草隆”含量基本不变,b的明显减少
32.吞噬细胞在机体免疫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不参与了 ( )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合成并分泌抗体
33.调节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系统不包括 ( )
A.神经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运动系统 D.免疫系统
34.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由科技含量较低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政府正大力推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农业系统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越少
B.生态农业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的高
C.生态农业系统设计的指导原则是实现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D.生态农业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35.一个外来物种种群侵人到一个新的环境,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 )
A.该种群由于不适应新环境而遭淘汰 
B.该种群数量增长肯定不受新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制约
C.该种群威胁到新环境内物种多样性 D.该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将呈“J”型增长
36.假设图中两个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七个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e、f、g四个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f>a=b=d=e,>g>c   B.a=f>d=e>b=g>c
C.c>a=f>d=e>b=g    D.c>f=d>a=b>e=g
37.为了检测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用六盆相同植物幼苗做实验,先测其重量,然后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让植物在理想环境中生活4周后,再次测其重量。作为本实验的适宜对照组的应是 ( )
A.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喷洒同种植物 B.2周后,将三盆植物的生长素洗去
C.向同种植物的幼苗喷洒生长素,并置于黑喑处4周
D.种植另外六盆植物幼苗,相同条件下培养,只喷洒蒸馏水
38.如下图显示一研究外界刺激对根生长反应的实验装置,斜置的铁丝网上垫一层棉絮,下端浸入水中。请根据萌发种子所受外界刺激的作用,分析以下哪种情况较可能是其生长状况。( )
A.引力的作用使根向下生长
B.水分的刺激使根向上弯曲生长
C.地心引力首先使根向下生长,
继而棉絮中的水分使根向上生长
D.地心引力与水的刺激抵消,根停止生长
39.为了观察小狗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病变,可以采取哪项措施 ( )
A.切除发育正常的小狗甲状腺 B.向甲状腺功能不足的小狗注射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
C.用碘制剂连续饲喂发育正常的小狗 D.用甲状腺制剂连续饲喂发育正常的小狗
40.下图曲线I代表抵抗力稳定性,曲线Ⅱ代表恢复力稳定性。一片被毁森林在恢复过程中,稳定性的变化是( )
枣庄二中高二生物必修3综合测试题
第Ⅱ卷 非选择题(60分)
1、(5分)有人在饲养蝌蚪时做了如下实验:①取A、B、C 3只大烧杯,均放入等量的清水和水草,10只大小基本相等的蝌蚪,每天均用蛋黄喂养。②向A缸每天加入5mg甲状腺激素制剂;B缸每天加入5mg甲状腺抑制剂;C缸每天不加任何制剂。③连续观察一周,每天记录一次蝌蚪的体长、四肢和尾的变化。问:
⑴预期一周后,尾最长的是 缸,最先长出四肢的是 缸。
⑵如结果与预期的相符,则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 的作用。
⑶如果C缸的水和食物等缺少碘,则其中的蝌蚪变化更像 缸,
原因是 。
2.(9分)右图是某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的肉食动物是        ,含能量最多的是      ,A生物与E生物的关系是    。
(2)若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7.1×l09 kj,A生物种群总能量
为2.3×108 kJ,从理论上计算C储存的总能量最少为    KJ。
在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B生物种群的能量除了图中所示的分配外,
其余能量的去向还有                          
(3)若A种群生物量减少,E和D种群将如何变化?
                                 
(4)右图是食物链“树→昆虫→食虫鸟”的两个金字塔。其中左边
为      金宇塔,右边为    金字塔。两个金字塔不同
的原因是:             
3.(9分)热带雨林是陆地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是六类生态系统的有关方面的比较表:
生态系统 冻原 北方针叶林 温带落叶林 温带草原 热带雨林
净初级生产量(吨/公顷·年) 1.5 7.5 11.5 7.5 50
生物量(吨/公顷) 10 200 350 18 300
枯叶输人量(吨/公顷·年) 1.5 7.5 11.5 7.5 50
枯叶现存盘(吨/公顷) 44 35 15 5 5
①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是______,判断依据是表中的 ,
造成生产力最高的环境因素是 。
②热带雨林的土壤是贫瘠的,判断依据是表中的 ,造成贫瘠的主要原因 。
(2)据考察赤道附近的一个小岛(热带雨林)虽然面积不到0.5km2,哺乳动物却多达58种,这一现象说明热带雨林具有复杂的____和极其丰富的____库。
(3)如果大量砍伐雨林,则热带雨林会被毁灭且一个时期内很难再呈原貌,这说明热带
雨林的生态系统具有 的特点。热带雨林毁灭后的地区,影响生物生存的关键性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
4、(5分)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乙烯的生理作用,进行了下列实验:取A、B两箱尚未成熟的番茄(绿色),A箱用一定量的乙烯利(可释放出乙烯)处理;B箱不加乙烯利作为对照。当发现两箱番茄颜色有差异时,A箱的番茄呈______色,B箱番茄呈_________色。从这两箱番茄中取等量的果肉,分别研磨成匀浆,除去匀浆中的色素,过滤。取无色的等量滤液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加热后,摇匀观察,发现A试管中呈砖红色,B试管中也呈此颜色,但比A试管中的颜色______(深或浅),说明经乙烯利处理后番茄中 含量增多了。
  根据上述实验可证明乙烯具有____________的作用。
5、(8分)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内分泌活动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1)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不仅分泌[a]生长激素,还分泌[b]_____________
等激素来调节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但下丘脑才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完成由产生电信号到转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产生___________,通过轴突传导到___________,进而引起小泡中激素的释放。
(3)图中可见,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血浆渗透压___________。①~⑤过程中属于反馈抑制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与c具有协同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分泌量也将增加,导致产热量增加。如果用激素c饲喂小白鼠,其对缺氧的敏感性将___________。
6、(6分)生物课题研究组的同学为了研究青蛙卵孵化所需条件,进行了如下的对照实脸。
请分析实验结果并回答问题:
( l )对照组、实验组 1 、实验组2 的蝌蚪孵化率( % )分别为 、 、 。
( 2 )实验组 1 与对照组比较,说明蝌蚪的正常孵化需要 。
( 3 )实验组 2 与对照组比较.说明_____是保证蝌蚪孵化的重要条件。
( 4 )接着.该组同学又利用刚孵化出来的蝌蚪.探索“经煮沸处理的甲状腺激素是否仍然具有促进幼体发育的功能”这一课题。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表示加入等量且适宜的清水或饲料,“一”表示不加):
请回答以下问题:
若实验结果 K < 40 ,则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若实验结果 X=40 , 则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 若实验结果 X = K ,则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7、(10分)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 、B 、C 。
(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 。当人体处在41℃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
(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
是 。
这种反射属于 反射。
(4)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 。
(5)当传人神经与传出神经兴奋时,神经细胞膜外的 大量内流而形成 电位。
8、(8分)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一:用不同培养液处理萌发的绿豆,以观察其对不定根发生和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溶液处理 平均每条绿豆芽长出不定根数 每条不定根平均长度 50颗绿豆幼芽的总重量(克)
①幼嫩的植物茎叶研磨后分离得到的提取液 5.29 37 59
②用老的植物茎叶研磨后分离得到的提取液 4.16 14 27
③全营养液 3.82 17 26
④浓度为85umol/L的生长素溶液 5.44 29 59
⑤浓度为170umol/L的生长素溶液 5.02 24 33
⑥蒸馏水 3.17 14 23
实验二:用天竺葵叶片作如下图处理:图A表示在叶片不同部位分别滴加14C标记的葡萄
糖、水和生长素(IAA)溶液;图B是48h后放射自显影的情况,其中原滴14C标记的葡萄糖部分已经切除。

(1)①与②相比,前者各项数据均优于后者,这是因为 。
(2)若用生长素浓度为260umol/L处理绿豆芽,预期不定根平均长度与⑤比较将会 。
(3)上述实验可作为对照组的处理项是 (填序号)。
(4)根据实验一表中①②与实验二的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5)在培养豆芽时,如要使豆芽的食用部分长得更好,用生长素进行处理,据表分析,生长素溶液的浓度应该是 。为什么? 。
(6)青少年食用豆芽,豆芽中所含的生长素,会不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请说明理由。
。理由 。
枣庄二中高二生物必修3综合测试题④
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
1—5 DDBBD 6—10 BDABC 11—15 BCDCC 16--20DCCDC 21—25 CCBCD 26—30 CDBBB 31—35 BDCAB 36—40 ADCDC
第Ⅱ卷 非选择题
1、⑴B ;A ⑵促进生长发育 ⑶B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需要碘作为原料
2.(1)C;B;竞争 (2)4.8×107;一部分能量用于自身呼吸被消耗掉,-部分能量随着遗体、残枝败叶被分解者分解(3)先增加后减少,最终饮恢复动态平衡
(4)数量;能量;数量金字塔是用每个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来表示的;能量金字塔是把植物、动物的干物质都换算成能量单位来表示的
3、(1)①热带雨林 净初级生产量最高 温度高 热量多 光照强 ②枝叶输入量远大于枝叶现存量 枝叶被分解者分解后,又迅速植物吸收,土壤中养分迅速很少 (2)食物链 基因
(3)恢复力稳定性差 水
4.红  绿  浅  还原糖  促进果实成熟
5.(1)促甲状腺激素 下丘脑能分泌一些激素来调节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垂体分泌激素的多少是受下丘脑支配的)
(2)局部电流(兴奋或神经冲动) 神经末梢(轴突末梢或突触小体)
(3)降低 ④和⑤ (4) 肾上腺素 提高
6、
7、(1)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骨骼肌 肾上腺
(2)皮肤 蒸发散热
(3)皮肤温度感受器→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甲状腺 非条件
(4)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
(5)Na+ 动作
8、(1)植物体内幼嫩的茎叶生长素含量多,能促进生根和根的生长。 (2)短 (3)⑥ (4)植物生长旺盛部位生长素分布多,能促进营养物质的调运 (5)大于170umol/L 食用部分是胚轴而不是根,要抑制根生长,促进胚轴生长,需要较高生长素浓度 (6)不影响 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生长激素与植物生长素成分不同。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不透光箱


棉絮
萌发种子
铁丝网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