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计
划
课题
7
散文诗二首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学生能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3.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
2.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通过朗读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重点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难点
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发感情
关键
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明确目标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3、出示目标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从中感受到了一个沐浴着母爱的孩子的快乐。而受泰戈尔影响很大的我国现代诗人、散文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母亲》中又将让我们感受怎样的母爱呢?一起来学习《荷叶·母亲》。
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准备好教材等学习用品
倾听教师讲述,思考分析,感悟理解
齐读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实施目标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作者作品简介
预习检测,夯实基础
范读课文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5、分析文章的主题,及其表达方式
作者心情的变化过程
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
同学们都预习本文了吧?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
教师介绍写作背景:《荷叶·母亲》选自《冰心全集》第一册(海峡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原题作《往事(一)》之七,题目是编者加的。这首散文诗是冰心的一篇很典型的以“母爱”为主题的诗作。
重点字音
浴(yù)沐浴
瑞(ruì)瑞雪
裕(yù)富裕
揣(chuǎi)揣摩
峪(yù)嘉峪关端(duān)端庄
重点词语
攲斜:倾斜,歪斜。攲,倾斜。
覆盖:遮盖。
慈怜:慈爱怜惜。
荫蔽:(枝叶)遮蔽。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把握文章节奏
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引领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点明文章主旨的是哪一句?其表达方式是什么?
(2)作者心情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总结: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3)品读课文,理清层次。
教师归纳:送莲(第一自然段)——忆莲(第二、三自然段)——看莲(第四至七自然段)——悟莲(第八、九自然段)
学生举手介绍作者: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小说集《超人》等……
以小组为单位,互读互听,互考互背,共同夯实基础知识
认真倾听,注意文章节奏
在声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分析问题,尝试回答: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表达方式:抒情、议论。
7’
8’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目标导学二:精读课文,品析内容
“荷叶”与“母亲”的相似点及其依据
朗读文中“红莲”在风雨中部分
分析文中体现“我”的心中是有“雨点”的
文章表现写荷叶对荷花的庇护,其实是写母亲对“我”的呵护,怎样理解
作者怎样由莲花想到自己的
分析本文的情感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
比较阅读
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组织学生精读课文,进一步探究以下问题:
(1)“荷叶”和“母亲”有什么相似点?从文中找依据。
(2)你从哪里读出“红莲”是在风雨中的?从文中找出来,并朗读。
例:第4节中:“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
(3)你从哪里读出“我”心中是有“雨点”的?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
(4)文章表面是写荷叶对荷花的庇护,其实是写母亲对“我”的呵护,可以这样理解的理由是什么?
教师点评明确:是荷花、荷叶之间的关系与“我”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有相似点,这种写法叫“以花喻人”。
(5)作者是怎样由“莲花”而想到自己的呢?
(6)自古以来,“诗言志”,诗歌是传达思想感情的,本文的情感是什么?
(7)分析欣赏文章托物言情,联想、想象丰富的写法。
教师总结:文章写雨中莲花、荷花遮蔽莲花,作者受到触动产生联想,想起母亲,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
(8)学生反复比较阅读两篇课文,探究相同点与不同处。
教师总结:相同点:都是通过具体的意象来表达母爱。诗人把自己对母亲的爱寄托到金色花和荷叶上。
课堂小结:
亲情是那么美好,母爱是那样圣洁,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并懂得珍惜和回报。
学生朗读课文,品味与思考,预期引导: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评明确:荷叶为风雨中的荷花遮风挡雨;母亲是心中有雨点的“我”的荫蔽。
学生尝试找出:
烦闷
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
学生试着回答:
(因为“八年前……
九年前……”的事情,把“我”和“荷花”连在了一起。)
学生分析:
对母爱的赞美。文末点出,卒章显志的写法。)
学生根据理解,分析:
不同点:
(1)感情基调不同:《金色花》天真、欢快、充满童稚的乐趣,享受母爱;《荷叶·母亲》温馨、呵护、关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母爱。
(2)同是写母爱的文章,可是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8’
7’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检测目标
习题检测
总结本课
3、作业
1、熟读课文。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进一步把握文章的内容、感情和语调。
2、在你的生活中感受到的亲情还像什么呢?请你借助一种意象来描述“母爱”或“父爱”。
学生大声朗读并课文,在全班交流展示。
小组讨论分析,尝试理解。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10’
板
书
设
计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