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司马光 同步练习题(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司马光 同步练习题(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27 11:1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 司马光
课时1
一、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瓮( ) 皆( ) 弃( ) 持( ) 迸( )
二、给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群儿戏于庭。( )
A.家庭 B.庭院 C.同“廷”,朝廷。
2.众皆弃去。( )
A.接着 B.比,并 C.全,都
3.光持石击瓮破之。( )
A.完了,一点不剩 B.司马光 C.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
4.儿得活。( )
A.小孩 B.女儿 C.儿子
三、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群 儿 戏 于 庭 一 儿 登 瓮 足 跌 没 水 中 众 皆 弃 去 光 持 石 击 瓮 破 之 水 迸 儿 得 活
四、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2.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五、想一想,填一填。
1.本文选自《 》,司马光是 朝人, 家、 家、
家。
“光持石击瓮破之”的“之”指的是 。从中可以看出司马光
的品质。
3.根据文章的内容,《司马光》也可叫《 》或《 》。
六、课文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试举一例。


课时2
一、课文理解。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司马光砸缸救友这个故事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换一个角度看,司马光除了机智聪颖的特点之外,他还有哪些优良品质?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乒乓球复原了
晚上吃完饭,天气还大亮,又比较凉爽,我突然想和爸爸打乒乓球。
乒乒……乓乓……我和爸爸的比赛激烈地进行着,“啪”乒乓球被我打到了地上,在地上又是蹦,又是滚,好不容易被门挡住了,正当我跑过去捡时,妈妈走了过来,一不小心把乒乓球给踩扁了!“妈呀,这可怎么办呀?”我拿着瘪下去的球失望地说。
正当我愁眉不展时,爸爸拍了拍我的肩膀,笑眯眯地说:“我有办法。”只见爸爸走进厨房,不慌不忙地拿来一个锅,把乒乓球放进去,放在灶上;再向锅里倒了一些水,小球马上浮了起来;最后爸爸点燃了煤气。一切准备完毕,爸爸对我说:“你好好观察这个乒乓球。”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乒乓球。等到水烧开了,小球浮动得越来越快了!咦?乒乓球一点一点鼓了起来,最后那个坑竟然不见了,球变回了原来的样子!
通过这件事,我了解了热胀冷缩的原理,也明白了生活当中有许多奥秘等着我去学习与发现。朋友们,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1.我和谁在打乒乓球,乒乓球被谁给踩扁了?

2.爸爸是怎样让乒乓球复原的?

3.爸爸“笑眯眯”“不慌不忙”说明了什么?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乒乓球,说明了什么?


4.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件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课时1
一、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瓮(wèng) 皆(jiē) 弃(qì) 持( chí) 迸(bèng)
二、给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群儿戏于庭。( B )
A.家庭 B.庭院 C.同“廷”,朝廷。
2.众皆弃去。( C )
A.接着 B.比,并 C.全,都
3.光持石击瓮破之。( B )
A.完了,一点不剩 B.司马光 C.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
4.儿得活。( A )
A.小孩 B.女儿 C.儿子
三、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群 儿/戏 于 庭 /一 儿/ 登 瓮 /足 跌 没/ 水 中 /众 /皆 弃 去/ 光 /持 石/ 击 瓮 破 之/ 水 迸 /儿 得 /活
四、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爬到水缸上,失足落入缸中淹到水里。
2.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别的孩子都吓跑了,司马光却镇静地拿起一块石头猛击水缸。水缸破了,水流出来,小孩因此得救。
五、想一想,填一填。
1.本文选自《宋史·司马光》,司马光是宋朝人,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2.“光持石击瓮破之”的“之”指的是瓮。从中可以看出司马光沉着冷静的品质。
3.根据文章的内容,《司马光》也可叫《司马光砸缸》或《破瓮救友》。
六、课文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试举一例。
①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②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论;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时2
一、课文理解。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司马光砸缸救友这个故事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
聪明机智,见义勇为的高尚品质。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换一个角度看,司马光除了机智聪颖的特点之外,他还有哪些优良品质?
遇事沉着冷静等。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乒乓球复原了
晚上吃完饭,天气还大亮,又比较凉爽,我突然想和爸爸打乒乓球。
乒乒……乓乓……我和爸爸的比赛激烈地进行着,“啪”乒乓球被我打到了地上,在地上又是蹦,又是滚,好不容易被门挡住了,正当我跑过去捡时,妈妈走了过来,一不小心把乒乓球给踩扁了!“妈呀,这可怎么办呀?”我拿着瘪下去的球失望地说。
正当我愁眉不展时,爸爸拍了拍我的肩膀,笑眯眯地说:“我有办法。”只见爸爸走进厨房,不慌不忙地拿来一个锅,把乒乓球放进去,放在灶上;再向锅里倒了一些水,小球马上浮了起来;最后爸爸点燃了煤气。一切准备完毕,爸爸对我说:“你好好观察这个乒乓球。”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乒乓球。等到水烧开了,小球浮动得越来越快了!咦?乒乓球一点一点鼓了起来,最后那个坑竟然不见了,球变回了原来的样子!
通过这件事,我了解了热胀冷缩的原理,也明白了生活当中有许多奥秘等着我去学习与发现。朋友们,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1.我和谁在打乒乓球,乒乓球被谁给踩扁了?
我和爸爸在打乒乓球,乒乓球被妈妈给踩扁了。
2.爸爸是怎样让乒乓球复原的?
爸爸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让乒乓球复原的。
3.爸爸“笑眯眯”“不慌不忙”说明了什么?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乒乓球,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爸爸有信心、有办法能让乒乓球复原。我盯着那个乒乓球,说明了我想急于知道乒乓球是如何复原的激动心情。
4.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件什么道理?
通过这件事,我了解了热胀冷缩的原理,也明白了生活当中有许多奥秘等着我去学习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