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狼牙山五壮士 同步练习题(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 狼牙山五壮士 同步练习题(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27 13:1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 狼牙山五壮士
课时1
一、在下面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上画“√”。
子弹(dàn tán) 绷紧(bēng běng) 拧开(nǐng níng)
磨盘(mò mó) 打倒(dào dǎo) 沉着(zhuó zhe)
二、读拼音,写词语。
tiào wànɡ rì kòu chóu hèn yì lì xuán yá
( ) ( ) ( ) ( ) ( )
三、辨字组词。
撤( ) 晋( ) 寇( ) 仍( )
撒( ) 普( ) 冠( ) 扔( )
棋( ) 狠( ) 冀( ) 抡( )
旗( ) 恨( ) 翼( ) 抢( )
四、补充词语。
  ( )地瞄准 ( )的怒火 ( )地撤退
( )的声音 ( )地打击  ( )的山路
五、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再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成语。
  气( )山河 居高( )下 横七( )八 ( )首挺胸
  斩钉( )铁 全神( )注 ( )天动地 粉身( )骨
1.身体粉碎,死得很惨。( )
2.处在高处,俯视低处,形容所处地势有利。( )
3.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决果断,一点儿也不犹豫。( )
4.有的横着,有的竖着,没有规律,乱七糟。( )
5.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
6.气势能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
7.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
8.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
六、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比喻句。对的画“√”。  
1.班长马宝玉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终身跳下深谷。 ( )  
2.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 )
3.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
七、阅读下面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哩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课时2
一、课文理解。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哩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居高临下”的意思是: ;“山涧”的意思是 。
2.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 。
3.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 和 ,表现了壮士们 的精神。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莲花峰七勇士的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故事家喻户晓,天津蓟县盘山莲花峰上,冀东八路军七位英勇不屈的抗日勇士,为阻击日寇舍生跳崖,这个英勇悲壮的故事,60年来一直鲜为人知。
1940年夏季的一天,大批日寇从蓟县平谷等地出发,“扫荡”刚刚创建的盘山抗日根据地,妄图消灭八路军游击总队刚组成的主力部队13团。此时,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13团团长包森正在盘山莲花峰下梁庄子(今梁后庄)组织部队整训。根据敌我兵力情况,包副司令员命令警卫班长马占东带领6名战士登上莲花峰,占领制高点,掩护部队转移。
疯狂的日寇集结重兵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向阻止他们前进的莲花峰上的七位勇士发起攻击。敌人不断地被七位勇士杀伤射倒在莲花峰下,他们摸不清虚实,以为遇到了我主力阻击,便集中优势兵力,向莲花峰发起多次冲击。七位勇士选择有利地形,从巨石后面射击,子弹打光了,七勇士便将手榴弹奋力甩向敌群。最后,手榴弹也甩完了。马占东和他的六位战友见主力部队已安全转移,在敌人步步逼近的时刻,果断地砸毁枪支,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保卫中华民族”的口号,几乎同时跳下莲花峰陡峭的山崖……
1.根据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家喻户晓:
鲜为人知:
2.“他们摸不着虚实”中的“虚实”指的是什么?
3.狼牙山五壮士和莲花峰七勇士的故事有哪些共同之处?
参考答案
课时1
一、在下面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上画“√”。
子弹(dàn√tán) 绷紧(bēng√běng) 拧开(nǐng√níng)
磨盘(mò√mó) 打倒(dào dǎo√) 沉着(zhuó√zhe)
二、读拼音,写词语。
tiào wànɡ rì kòu chóu hèn yì lì xuán yá
(眺 望) (日 寇) (仇 恨) (屹 立) (悬 崖)
三、辨字组词。
撤(撤退) 晋(晋升) 寇(日寇) 仍(仍然)
撒(撒开) 普(普通) 冠(冠军) 扔(扔掉)
棋(棋子) 狠(狠毒) 冀(冀北) 抡(抡起)
旗(红旗) 恨(仇恨) 翼(机翼) 抢(抢劫)
四、补充词语。
  (全神贯注)地瞄准 (满腔)的怒火 (有计划)地撤退
(坚强不屈)的声音 (有力)地打击  (崎岖)的山路
五、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再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成语。
  气(吞)山河 居高(临)下 横七(竖)八 (昂)首挺胸
  斩钉(截)铁 全神(贯)注 (惊)天动地 粉身(粉)骨
1.身体粉碎,死得很惨。(粉身脆骨)
2.处在高处,俯视低处,形容所处地势有利。(居高临下)
3.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决果断,一点儿也不犹豫。(斩钉截铁)
4.有的横着,有的竖着,没有规律,乱七糟。(横七竖八)
5.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惊天动地)
6.气势能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气吞山河)
7.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昂首挺胸)
8.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
六、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比喻句。对的画“√”。  
1.班长马宝玉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终身跳下深谷。 ( )  
2.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 √ )
3.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
七、阅读下面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哩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这段话描写了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战斗敌人的场景,表现了他们对敌人的憎恶和对祖国的热爱。
课时2
一、课文理解。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哩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居高临下”的意思是:处在高处,俯视低处,形容所处地势有利;“山涧”的意思是山间的水沟。
2.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顶峰歼敌。
3.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动作和语言,表现了壮士们视死如归,英勇壮烈的精神。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莲花峰七勇士的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故事家喻户晓,天津蓟县盘山莲花峰上,冀东八路军七位英勇不屈的抗日勇士,为阻击日寇舍生跳崖,这个英勇悲壮的故事,60年来一直鲜为人知。
1940年夏季的一天,大批日寇从蓟县平谷等地出发,“扫荡”刚刚创建的盘山抗日根据地,妄图消灭八路军游击总队刚组成的主力部队13团。此时,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13团团长包森正在盘山莲花峰下梁庄子(今梁后庄)组织部队整训。根据敌我兵力情况,包副司令员命令警卫班长马占东带领6名战士登上莲花峰,占领制高点,掩护部队转移。
疯狂的日寇集结重兵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向阻止他们前进的莲花峰上的七位勇士发起攻击。敌人不断地被七位勇士杀伤射倒在莲花峰下,他们摸不清虚实,以为遇到了我主力阻击,便集中优势兵力,向莲花峰发起多次冲击。七位勇士选择有利地形,从巨石后面射击,子弹打光了,七勇士便将手榴弹奋力甩向敌群。最后,手榴弹也甩完了。马占东和他的六位战友见主力部队已安全转移,在敌人步步逼近的时刻,果断地砸毁枪支,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保卫中华民族”的口号,几乎同时跳下莲花峰陡峭的山崖……
1.根据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晓
鲜为人知:少数人知道
2.“他们摸不着虚实”中的“虚实”指的是什么?
虚实指的是我军的实际情况。
3.狼牙山五壮士和莲花峰七勇士的故事有哪些共同之处?
一是都是几个人的小股力量应对敌人的大批部队。二是作战的地理位置都是山峰的制高点。三是弹药打完了,任务完成了选择跳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