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综合能力测试
(时间:60 满分100分)
模块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总分
分数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4分)
一、听短文,回答下列问题。(6分)
1.粤剧源自 ,又称“大戏”或者“ ”,发源于 。
2.粤剧是揉合 、乐师配乐、 、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
3.有“粤剧第二故乡”之称的是 。
二、在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横线。(3分)
1.他沿着弯弯曲曲(qū?qǔ)的小路向前走,忽然从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弹得正是他写的曲(qù qǔ)子。
2.盲姑娘从琴声中知道,给她弹曲子的(de?dí)人的(de?dí)确是贝多芬。
3.盲姑娘从美妙的乐(yuè?lè)声中感受到了快乐(yuè?lè)。
三、看拼音,写词语。(5分)
pǔ xiě zhe míng pí xié gāng qín yōu jìng
( ) ( ) ( ) ( ) ( )
máo wū qín shēng zhú guāng shà shí zhào yào
( ) ( ) ( ) ( ) ( )
四、辨字组词。(8分)
茵( ) 蜡( ) 盲( ) 键( )
荫( ) 错( ) 育( ) 健( )
普( ) 纯( ) 峨( ) 终( )
谱( ) 吨( ) 饿( ) 钟( )
五、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再选两个词语造句。(8分)
笔走( )( ) ( )笔( )花 ( )( )如生
高山( )( ) ( )籁( )音 ( )( )绕梁
黄钟( )( ) ( )云( )水 ( )( )曼舞
巧夺( )( ) ( )妙( )肖 ( )( )点睛
六、选词填空。(4分)
寂静 幽静 恬静 安静
1.蒙娜丽莎脸上流露出( )的微笑。
2.贝多芬在一条( )的小路上散步。
3.同学们( )地坐在教室里。
4.四周一片( ),听不到一点声响。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很少有人能亲睹她的风采。(改写成反问句)
2.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改为陈述句)
3.“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缩句)
4.一根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过了一百里。(仿写句子)
5.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修改病句)
八、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8分)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2.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4.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九、钟子期为什么“终身不复鼓”。( )(3分)
A.因为他已经把琴摔了,无琴可弹。
B.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
C.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已经没有配得上听他的琴的人了。
D.因为他太悲伤了,每次弹琴都控制不住自己。
十、《书戴嵩画牛》一文中,最后引用古文的作用是什么?(3分)?
十一、口语交际。(5分)
我国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 请你列举一些你知道的画家或和他们的画作。
第二部分:阅读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十二、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10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为什么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完了一曲,又弹一曲?(3分)
2.请认真细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用“ ”画出描写实在事物的句子;再用“ ”画出这段话中由实在事物引起联想的句子。(4分)
3.从文段中可以看出,贝多芬创造的这支曲子叫《 》,曲调的感情是那么的徐缓、抒情而又高亢激昂。请你用几句话赞美一下贝多芬,相信你能行!开始吧!(3分)
十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分)
我父亲被称为一代漫画大师,在艺术上,他早已有很高造诣。他的漫画往往寥寥几笔,就能令人物栩栩如生。尽管如此,但他精益求精,还是坚持不懈,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父亲作画哪怕有一点小缺点,例如图章的位置不对,稍微影响画面的平衡,他宁可重新画过。我常趁他不见,偷偷地把这些十分宝贵的“废画”从纸篓里拣出来收藏着,久而久之,竟也藏了不少。
那时我家住在嘉兴。有一天父亲带我到烟雨楼去玩。当我剥吃南湖菱的时候,忽然听到邻座有几位游客谈到父亲的名字。我正要说话,父亲立刻示意我不要作声,而他却聚精会神地去“偷听”他们的议论。其中有人说:“丰子恺画的人真怪,有的没有五官,有的脸上只有两条横线,这难道是时髦吗?”其实这叫做“意到笔不到”,可以更含蓄,更耐人寻味,更给人以遐想的余地,但是父亲还是听取了茶客的意见,从此在人物的刻画上下更大的功夫,注意通过生动的姿态表达没有五官的面部表情。
1.第三段中加点的“这”指的是 。(4分)
2.下面是一段漏掉的文字,应该补在第 段和第 段之间。(4分)
父亲还喜欢听取批评意见,在他的“画师日记”里有这样一句话:“赞美的话不足道,批评的话才可贵。”
3.从文章的父亲身上,你学到了什么?请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写。(4分)
第三部分:写作与表达(20分)
生活中处处有艺术,让我们来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
题目:我学会了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书法、舞蹈、画画、拉琴……)(2)选具体事例写出你学习的感受。 (3)重点突出、要写出真情实感。(4)字数在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4分)
一、听短文,回答下列问题。(6分)
1.粤剧源自南戏,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发源于佛山 。
2.粤剧是揉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
3.有“粤剧第二故乡”之称的是新加坡。
二、在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横线。(3分)
1.他沿着弯弯曲曲(qū?qǔ)的小路向前走,忽然从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弹得正是他写的曲(qù qǔ)子。
2.盲姑娘从琴声中知道,给她弹曲子的(de?dí)人的(de?dí)确是贝多芬。
3.盲姑娘从美妙的乐(yuè?lè)声中感受到了快乐(yuè?lè)。
三、看拼音,写词语。(5分)
pǔ xiě zhe míng pí xié gāng qín yōu jìng
(谱写) (著名) (皮鞋) (钢琴) (幽静)
máo wū qín shēng zhú guāng shà shí zhào yào
(茅屋) (琴声) (烛光) (霎时) (照耀)
四、辨字组词。(8分)
茵(绿茵) 蜡(蜡烛) 盲(盲人) 键(琴键)
荫(树荫) 错(错误) 育(教育) 健(健康)
普(普通) 纯(纯洁) 峨(巍峨) 终(终于)
谱(谱写) 吨(一吨) 饿(饥饿) 钟(钟表)
五、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再选两个词语造句。(8分)
笔走(龙)(蛇) (妙)笔(生)花 (栩)(栩)如生
高山(流)(水) (天)籁(之)音 (绕)(梁)绕梁
黄钟(大)(吕) (行)云(流)水 (曼)(舞)曼舞
巧夺(天)(工) (惟)妙(惟)肖 (画)(龙)点睛
示例1:他画的画真是栩栩如生。
示例2:北京故宫太和殿前的石雕,可说是巧夺天工,技艺绝伦了。
六、选词填空。(4分)
寂静 幽静 恬静 安静
1.蒙娜丽莎脸上流露出(恬静)的微笑。
2.贝多芬在一条(幽静)的小路上散步。
3.同学们(安静)地坐在教室里。
4.四周一片(寂静),听不到一点声响。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很少有人能亲睹她的风采。(改写成反问句)
《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
2.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改为陈述句)
这,不是戏剧。这,太像杂技了。
3.“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缩句)
“蒙娜丽莎”是明珠。
4.一根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过了一百里。(仿写句子)
示例:妈妈说;“吃剩下的米饭,可以加热吃,加点水做成稀饭吃,可以做炒米饭吃,可以做成醪糟吃。”真是太会过日子了。
5.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修改病句)
我国有世界上唯一的万里长城。
八、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8分)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俞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就说:“太妙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矗立在我的面前)”。
2.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俞伯牙说是上再也没有能够听得懂他弹琴的人了,就摔坏了琴,扯断了琴弦,终身不再弹琴。
3.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
4.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杜处士)尤其珍爱。他用玉做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着。
九、钟子期为什么“终身不复鼓”。( B )(3分)
A.因为他已经把琴摔了,无琴可弹。
B.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
C.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已经没有配得上听他的琴的人了。
D.因为他太悲伤了,每次弹琴都控制不住自己。
十、《书戴嵩画牛》一文中,最后引用古文的作用是什么?(3分)?
使论据确凿充分、提纲挈领、总领全篇、引人入胜。
十一、口语交际。(5分)
我国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 请你列举一些你知道的画家或和他们的画作。
示例:阎立本的《步辇图》、周昉的《唐宫仕女图》、韩滉的《五牛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第二部分:阅读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十二、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10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为什么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完了一曲,又弹一曲?(3分)
盲姑娘兄妹的手足情深感动了贝多芬。
2.请认真细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用“ ”画出描写实在事物的句子;再用“ ”画出这段话中由实在事物引起联想的句子。(4分)
3.从文段中可以看出,贝多芬创造的这支曲子叫《月光曲》,曲调的感情是那么的徐缓、抒情而又高亢激昂。请你用几句话赞美一下贝多芬,相信你能行!开始吧!(3分)
贝多芬,一代交响曲音乐家,他用坚持不懈和对音乐的执着追求,谱写了举世瞩目的华丽篇章!
十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分)
我父亲被称为一代漫画大师,在艺术上,他早已有很高造诣。他的漫画往往寥寥几笔,就能令人物栩栩如生。尽管如此,但他精益求精,还是坚持不懈,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父亲作画哪怕有一点小缺点,例如图章的位置不对,稍微影响画面的平衡,他宁可重新画过。我常趁他不见,偷偷地把这些十分宝贵的“废画”从纸篓里拣出来收藏着,久而久之,竟也藏了不少。
那时我家住在嘉兴。有一天父亲带我到烟雨楼去玩。当我剥吃南湖菱的时候,忽然听到邻座有几位游客谈到父亲的名字。我正要说话,父亲立刻示意我不要作声,而他却聚精会神地去“偷听”他们的议论。其中有人说:“丰子恺画的人真怪,有的没有五官,有的脸上只有两条横线,这难道是时髦吗?”其实这叫做“意到笔不到”,可以更含蓄,更耐人寻味,更给人以遐想的余地,但是父亲还是听取了茶客的意见,从此在人物的刻画上下更大的功夫,注意通过生动的姿态表达没有五官的面部表情。
1.第三段中加点的“这”指的是画人有的没五官,有的脸上只有两条横线。(4分)
2.下面是一段漏掉的文字,应该补在第?②? 段和第?③? 段之间。(4分)
父亲还喜欢听取批评意见,在他的“画师日记”里有这样一句话:“赞美的话不足道,批评的话才可贵。”
3.从文章的父亲身上,你学到了什么?请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写。(4分)
3.提示: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写,语言通顺即可。
第三部分:写作与表达(20分)
生活中处处有艺术,让我们来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
题目:我学会了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书法、舞蹈、画画、拉琴……)(2)选具体事例写出你学习的感受。 (3)重点突出、要写出真情实感。(4)字数在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