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各地2018—2020年中考科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六 植物的新陈代谢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各地2018—2020年中考科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六 植物的新陈代谢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27 22:3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六
植物的新陈代谢
一、单选题
1.(2020·湖州)叶绿素是一类含镁的有机物,是叶绿体中的重要色素,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叶绿素(???
)
A.?主要吸收白光中的绿光???????????????????????????????????????B.?存在于植物体的每个细胞中
C.?能溶解在酒精中??????????????????????????????????????????????????D.?含有的镁用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2.(2020·金华·丽水)为探究植物种子呼吸作用的产物,用如图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先在A、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再往A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已浸水及消毒的蚕豆种子,则试管B中应加入等量的(
???)
A.?已浸水及消毒的绿豆种子????????????????????????????????????B.?已煮熟及消毒的蚕豆种子
C.?已浸水及未消毒的蚕豆种子????????????????????????????????D.?已煮熟及未消毒的蚕豆种子
3.(2020·温州)植物光合作用在叶中合成有机物时,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物质进出叶片的是(???
)
A.????????????????????????????????????????????B.?
C.??????????????????????????????????????????D.?
4.(2020·绍兴)扭叶松属于裸子植物,它的树皮薄,茎、叶中含有机物——松脂,易燃烧。发生火灾时,坚固而紧闭的松果将种子保护起来。火灾过后,松果崩裂开来,种子撒播在满是草木灰的土壤中,下列有关扭叶松说法正确的是(
???)
A.?松脂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B.?种子外部起保护作用的是果皮
C.?对种子的保护是对环境的适应?????????????????????????????D.?火灾后的草木灰为种子萌发提供有机物
5.(2019·台州)叶绿素的化学式为C55H72O5N4Mg,推测叶绿素中的(??

A.?镁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B.?氮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
C.?氧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D.?氢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从空气中吸收的
6.(2019·温州)为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小明将某植株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用铝箱将一张叶片部分遮光,再光照4小时(如图)。去掉铝箱,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后,将观察到(??

选项
遮光部位
未遮光部位
A
不变蓝
不变蓝
B
不变蓝
变蓝
C
变蓝
不变蓝
D
变蓝
变蓝
7.(2019·湖州)荷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植株的构造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荷叶的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晚上进行
B.?叶柄和茎中有发达的孔道,能将空气送到根部
C.?藕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它是通过根从淤泥中吸收来的
D.?莲蓬中的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8.(2018·嘉兴)卷柏是一种奇特的蕨类植物。在水分不足时,它的根会从土壤里“拔”出来,身体缩卷成一个圆球,随风而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继续生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卷柏的生存环境仅限于平原与海滩??????????????????????B.?卷柏的根只有吸收功能,没有固定功能
C.?卷柏的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D.?卷柏的根从土壤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吸收有机营养
9.(2018·嘉兴)近年来,罗汉松逐成为市道路绿化的笼。在移栽罗汉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存活率,常采取如图所示的搭棚措施,其主要目的是(???

A.?减弱光合作用??????????????????B.?抑制呼吸作用??????????????????C.?降低蒸腾作用??????????????????D.?预防虫害侵袭
10.(2018·台州)某同学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用铝箔把一张叶片的一部分遮光,经光照、褪色、漂洗,再滴上碘液,发现整张叶片呈棕黄色。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褪色时间过短???????????????B.?光照时间过短???????????????C.?植株在暗处时间过短???????????????D.?铝箔遮光不严
11.(2018·绍兴)下列结构对功能的自述,不合理的是(???

A.??????B.??????C.??????D.?
12.(2018·金华)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痛症”,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传播,寄生在木质部,破坏细胞,导致松树枯死。如图为松树茎的横切面,松材线虫寄生的部位是(???

?
A.?甲?????????????????????????????????????????B.?乙?????????????????????????????????????????C.?丙?????????????????????????????????????????D.?丁
13.(2018·衢州)如图是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则此过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B.?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它们都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的
C.?若c表示水分,则它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D.?若d表示有机物,则它通过木质部向下运输
二、填空题
14.(2020·台州)某地区发现一种未知植物的化石,科学家通过技术手段确定该植物叶片在生命活动中总是处于卷曲状态,右图为其显微结构示意图。
(1)该叶片中的叶绿体主要分布在________(选填“上”或“下”)表皮附近,这样更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2)科学家猜测该植物具有很强的保水能力,以下支持这一猜测的有?
????。
A.气孔着生部位向内凹陷
B.叶片卷起,水蒸气可以积聚在卷起的叶片内
C.叶片下表皮的表面分布有大量绒毛,能降低叶下表皮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
15.(2020·湖州)小明观察了海带、睡莲、银杏和蕨四种植物,设计了右侧的检索表。
(1)2a和2b的空格中应分别填上________。
(2)海带在检索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选填“P”“Q”“R”或“S”)。
(3)银杏是湖州市的市树。长兴小浦镇生长着许多树龄千年以上的银杏。银杏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________。
16.(2020·嘉兴)如图,菟丝子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其茎黄色、叶退化,遇到适宜的植物就缠绕在上面,形成吸根并插入植物体内吸取有机养料。
(1)茎黄色、叶退化,说明菟丝子的细胞中缺少________,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2)菟丝子要获得有机物,其吸根必须插入植物
A
茎的________。菟丝子与植物
A
之间属于寄生关系,
这在高等植物中极为罕见。
17.(2020·杭州)小金为研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将锥形瓶中的水煮沸并立即加塞,其目的是________
(3)①②试管中的金鱼藻在加入前要经过24小时暗处理,若暗处理后立即脱色并滴加碘液能否观察到金鱼藻叶片变蓝色?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4)②试管中金鱼藻在光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
18.(2019·舟山)春天来了,许多植物会开出鲜艳的花,花儿凋谢后结出果实。下图所示为某种花的剖面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结构图能否用来表示桃花并说明理由________。???
(2)经传粉受精,子房发育成果实。该发育过程所需的大量营养物质来自于植物的________(填一种生理作用)。???
19.(2019·杭州)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人足量的含有同位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C(如图甲,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C的部位),据此回答
(1)14CO2主要是通过图乙中________结构,进入到叶片中.
(2)写出“14CO2在叶肉细胞中被合成有机物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3)叶片中的14C主要是通过茎中的哪一部分结构送到该植物的根部________(选填“外树皮”“木质部”“韧皮部”或”髓”)
(4)一段时间后,研究小组在容器A外的空气中发现了14CO2,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
20.(2019·绍兴)夏至前后,杨梅成熟,杨梅园里杨梅挂满枝头,喜迎游客前来品尝采摘。
(1)杨梅树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经根吸收后通过木质部中的________向上运输。
(2)品尝杨梅时,游客感到口味鲜甜的过程为:味觉感受器→传入神经→________。
(3)患糖尿病的某游客过量食用杨梅后血糖含量明显升高,为降低血糖浓度需要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的原因是________。
21.(2019·宁波)将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新鲜绿萝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同时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如图所示。立即将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下,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都放置4小时。
(1)实验后发现,两塑料袋内壁都有小水珠,装置内液面都下降。这主要是植物的________作用引起的。
(2)实验后,用仪器测定两塑料袋内的气体含量,发现氧气含量较高的是
________(填“甲”或“乙”)装置。
(3)与实验前相比,乙装置中绿萝的有机物总量会
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
22.(2020·湖州)科学兴趣小组为研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1:将溴麝香草酚蓝”和呈弱碱性的NaHCO3溶液配成蓝色液体,
并向试管中通入一定量的CO2

使液体呈浅绿色。
步骤2:将等量的浅绿色液体分别加入到4支试管中,2~4号试管中加入金鱼藻、1试管不加金鱼藻。封闭各试管。
步骤3和实验结果:见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距日光灯的距离(厘米)
10
50
30
10
1小时后液体的颜色

黄色
浅绿色
蓝色
溴麝香草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在弱酸性环境中呈黄色,弱碱性环境中呈蓝色,中性环境中呈浅绿色。
CO2的水溶液中含有CO2、H2CO3等微粒,当CO2减少时H2CO3也减少。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2~4号试管中应加入________、生长状况一致的金鱼藻。
(3)若1号试管在1小时后液体的颜色呈现________,则说明2~4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可靠的。
(4)请解释4号试管液体呈现蓝色的原因。________?。
23.(2020·宁波)小科发现,校园内的绣球与公园里同一品种绣球的花色不同。针对这一发现,小科思考:同品种绣球的花色是否与土壤条件有关?小科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猜想】绣球花色可能与土壤溶液的酸碱性有关。
【实验过程】
选择30株品种相同,栽种于相同条件下,生长状况相近,均处于花蕾期的绣球,随机均分为三组。在花开之前,用等量的不同酸碱性的溶液浇灌,每周一次,直至花开(其他种植条件相同)。花开后观察并记录花色,如下表:
编号
溶液
每株每次浇灌量/mL
绣球花色
1
0.1%的醋酸溶液
200
全部蓝色
2
0.1%的碳酸钠溶液
200
全部红色
3
清水
200
全部紫色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浇灌的溶液浓度过高会使根毛细胞________(填“吸水”或“失水”),而造成绣球植
株损伤甚至死亡。
(2)实验中,除控制土壤溶液酸碱性不同,其他种植条件要保持相同,例如:________。(写出两个)
(3)确定绣球花色与土壤溶液的酸碱性有关后,小科思考:实验中的花色变异是否可以遗传?为
了继续探究这一问题,他用扦插的方法获得实验样本,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4.(2019·台州)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原料CO2还是H2O呢?科学家鲁宾和卡门曾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实验中他们利用18O作为标记物,制备了三份相同浓度的碳酸氢盐溶液,三份溶液的碳酸氢盐和水都含有不同的18O百分比,将小球藻放入这三种溶液并光照,然后分析产生的氧,得出结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水。
资料:
Ⅰ.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可用16O来表示,18O是表示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自然界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43千克/米3

其中16O占99.76%(可视为100%),
Ⅱ.碳酸氢盐给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提供全部的CO2

而且不产生水。
Ⅲ.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1)16O、标记物18O都属于氧元素,其位置大致在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方。
(2)如图是三个实验中,在水、碳酸氢盐、氧气各物质中18O所占氧元素的比例,请根据实验过程和结论,在答题纸的虚线框内完成第三个实验的碳酸氢盐和氧气中18O百分比的条形图。
(3)鲁宾和卡门通过测生成氧气的密度来确定氧气中18O含量。若有一瓶氧气,只含18O和16O,且个数比为1:1。结合资料,计算在标准状况下该瓶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_千克/米3。
25.(2019·衢州)为研究植物呼吸作用,小科进行了以下实验:
Ⅰ.选取两份等量且生长状况相同、具有完整根茎叶的新鲜菠菜,编号为甲组和乙组。甲组菠菜用开水烫2~3分钟,乙组不作处理。然后将两份菠菜分别放入两个不透光且密闭的相同恒温箱中,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探头置于箱内(如图1)。
Ⅱ.连接计算机、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探头,采集24小时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并自动生成两种气体浓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2和图3。(不考虑微生物呼吸作用对本实验的影响)
实验分析与评价:
(1)实验中采用的箱子是不透光的,目的是________。
(2)菠菜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通过图4中的________(填字母)进出植物体的。
(3)根据图2和图3可知,乙组氧气浓度先降低得快后降低得慢,二氧化碳浓度先升高得快后升高得慢,原因是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装置内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导致菠菜呼吸作用________。
26.(2019·金华)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的越橘,其光合作用速率不同。为了探究其不同的原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选取A、B、C三个品种各6株,每株均采集位于中上部且向阳的叶片5片,测定并计算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作用速率,重复三次取平均值,结果如下。
品种
A
B
C
叶绿素含量(毫克/克)
6.22
8.11
7.85
请回答:
(1)实验中每个品种选取6株的目的是________;
(2)测定光合作用速率时,主要控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________相同;
(3)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7.(2018·宁波)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把植物放在室外阳光下,有人喜欢把植物放在室内。太阳光与照明灯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哪个更有利呢?小科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作出假设】太阳光比照明灯光更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材料准备】玻璃钟罩、量筒、同一品种的天竺葵、水、白磷和其它必需的器材。
【实验步汉】
①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连接好实验器材,并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取6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天竺葵,分别放入6套相同装置内,每套装置如图所示,平均分成两组。
③第一组装置放在阳光下,第二组装置放在密闭的黑色帐篷中(内有温控装置),用具有自动调光系统的照明灯照射。
④6小时后,用激光笔点燃足量白磷,待白磷燃烧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测得并记录量筒内水量的变化数据。
……
(1)本实验用自动调光系统的作用是调节照明灯的________。
(2)小科认为实验测得量筒内水量的变化数据,就是植物产生的氧气体积。你认为小科的观点是________的。(填“正确”或“不正确”)
(3)从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分析,为使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应向装置内提供________。为增加证据的可靠性,小科认为还需改进实验设计。
28.(2018·杭州)把等量的天竺葵和紫罗兰的新鲜叶片放在无色透明的封闭容器中,并将它们置于不同颜色的光照条件下(其他条件均适宜并相同)。经过
8
小时后,测量容器中氧气的增加量,
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容器
植物
光的颜色
氧气的增加(mL)
1
天竺葵

120
2
天竺葵
绿
15
3
紫罗兰

80
4
紫罗兰
绿
10
据表回答:
(1)该实验通过测定________

来判断光合作用的反应速率。
(2)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写
2
条)
(3)除上表所示因素外,列举2条影响紫罗兰和天竺葵光合作用反应速率的因素________。
29.(2018·温州)小明发现某植物园在阴雨天时会用红光和蓝光对植物进行照射,他认为阴雨天分别用这两种单色光照射植物都会促进光合作用,于是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1)植物光合作用强弱可以用释放氧气的速度进行比较,也可以用________进行比较。
(2)请利用下列器材帮助小明设计实验步骤:
实验器材:500毫升的烧杯、漏斗、50毫升的量筒各若干;新鲜金鱼藻(水生植物)若干:清水;功率相同的红光灯、蓝光灯各一只;天平;刻度尺;计时器。
30.(2018·湖州)某科学研究小组分别选择绿藻和蓝藻在不同pH缓冲液中进行实验。左图是光照装置示意图,右图是实验结果示意图。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实验产生的气泡中含有的气体主要是氧气,其中绿藻产生氧气的场所是________(填细胞质中某一结构名称),在该场所中,光能转变为________能。
(3)从右图分析,在绿藻和蓝藻中,________对pH变化适应性较强。
四、解答题
31.(2020·台州)台州是“中国大棚葡萄之乡”。近年来,果农在农技部门指导帮助下,在葡萄架下种植比较耐阴的豆科类、叶菜类等经济作物,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葡萄园中所有的生物构成________(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在葡萄架下种植耐阴的豆科类、叶菜类等作物可以提高________利用率。
(3)钾肥能促进糖类的合成与运输,提高葡萄品质,在匍萄开花后要注意补充钾肥。下列属于钾肥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KCl
②CO(NH2)2
③NH4HCO3
(4)如图表示大棚内某段时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t1~t2时段内二氧化碳浓度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32.(2019·绍兴)甘蔗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农作物。
(1)如图表示晴朗白天甘蔗田间CO2浓度随高度变化的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对图中信息作出解释。
(2)农民常常通过施农家肥来提高甘蔗产量,请写出该方法蕴含的科学原理。
33.(2018·宁波)马铃薯(俗称“土豆”)是人们十分喜爱的食物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的马铃薯属于该植物的________(填器官名称)。
(2)把切好的土豆丝放入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土豆丝变得硬挺,从细胞液浓度分析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
(3)如图是发芽的马铃薯,种入土壤后长成新植株。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
34.(2018·宁波)宁波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是典型的海岸湿地生态系统,大量水鸟栖息于此,故有“鸟类天堂”的美誉。
(1)湿地公园中水鸟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
(2)湿地公园中荷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________输送到地下茎(藕)中贮存。
(3)下列关于湿地公园的一些观点其中合理的有________(可多选)。
①湿地植被能净化水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②湿地公园中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③湿地公园环境优美,可在园内修建高档住宅小区
④湿地公园中生物与环境相适应,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5.(2018·台州)5月15日,在“月宮一号”内进行的“月宫365”实验取得圆满成功。在“月宫一号”内,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可以循环再生。
(1)图甲表示“月宫一号”内各生物间的物质流动。图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某同学认为“月宮一号”作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可以引入以黄粉虫为食的生物。请你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角度评价此观点。________。
(3)“月宮一号”里的植物能为人提供氧气、水和食物。光照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之一。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围乙装置研究不同色光对金龟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并对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图丙)。据图分析“月宫一号”内给植物照射的最佳两种色光为________。
36.(2018·台州)?
1986年,陈日胜在海滩盐碱地发现一株1.6米高的海水稻。他取下这株海水稻的522粒
种子,在海边经过多年的育种、选种和试种,培育出了海水稻的优良品系。
(1)普通水稻在盐碱地很难存活的原因是: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_根毛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优良稻种的培育是利用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存在的________现象,通过逐代的选择获得。
37.(2018·衢州)杨梅酸甜爽口,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但它的保鲜期很短,通常只有1-2天。为延长其保鲜期,人们常常将杨梅放在保鲜袋中,扎口后再置于冰箱里冷威。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杨梅这样保存能延长保鲜期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C
2.
B
3.
B
4.
C
5.
C
6.
B
7.
B
8.
C
9.
C
10.
B
11.
A
12.
D
13.
D
二、填空题
14.
(1)上
(2)A,B,C
15.
(1)无种子、有种子
(2)P
(3)根毛区
16.
(1)叶绿体
(2)筛管
17.
(1)研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2)去除水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并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
(3)不能
(4)氧气(或O2)
18.
(1)否,因为桃花子房内只有一个胚珠,而该花的子房内却有多个胚珠。
(2)光合作用
19.
(1)气孔
(2)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3)韧皮部
(4)该植物中含有14C同位素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成含有14C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气孔被释放到周围的空气中。
20.
(1)导管
(2)大脑皮层中的味觉中枢
(3)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道消化,失去功效
21.
(1)蒸腾
(2)甲
(3)减少
三、实验探究题
22.
(1)探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2)等量
(3)浅绿色
(4)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溶液中二氧化碳减少,碳酸也减少,pH上升。
23.
(1)失水
(2)光照、温度(合理即可)
(3)无性
24.
(1)右上
(2)如图[画图要求;第1、2两柱形图不等高,第1、3柱形图等高,第2柱形图与实验1、2中的第2柱形图不等高];
(3)1.52
25.
(1)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干扰俯视图
(2)A
(3)减慢
26.
(1)减小实验的偶然性,使结论更可靠
(2)光照强度
(3)不同品种的越橘,叶绿素的含量越高,其光合作用速率越大
27.
(1)光照强度与太阳光强度的变化相似(或光照强度或灯泡亮度)
(2)不正确
(3)二氧化碳
28.
(1)8小时内容器中氧气的培加量(mL)
(2)8小时内,繁罗兰在红光条件下比绿光条件F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8小时内,天竺葵在红光条件下比绿光条件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8小时内,红光条件下天竺葵比繁罗兰光合作用释放的
氧气多;8小时内,绿光条件下天竺葵比紫罗兰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
(3)CO2浓度、光照强度、温度、叶的幼嫩程度等
29.
(1)相同时间内产生有机物的多少(相同时间内消耗二氧化碳的多少)
(2)①取三个洁净的500毫升烧杯,分别标为甲、乙、丙,各装入400毫升清水和10克新鲜的金鱼藻,将三个相同的漏斗倒扣在金鱼藻上,取三支量筒装满水,倒扣在漏斗管口。
②选择阴雨天(光线较弱环境),甲组、乙组分别用红光灯和蓝光灯在等距离处照射,丙组不做处理。
③光照相同时间后,比较三组量筒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④多次重复实验。
30.
(1)探究绿藻和蓝藻在不同pH环境下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快慢[或“探究不同pH的环境对绿藻和蓝菜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影响”]
(2)叶绿体;化学
(3)绿藻
四、解答题
31.
(1)群落
(2)土地(或“能量”、“空间”、“阳光”等合理均可)
(3)①
(4)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或“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大于释放速率”)
32.
(1)解:甘蔗中上部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度头于呼吸作用强度,二氧化碳被消耗,浓度降低。下部光线弱,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高度: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往下运动,所以下部二氧化碳浓度高。
(2)解:农家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产生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农家肥含有多种营养元素。有利植物的生长:有机物分解后可以形成腐殖质,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
33.
(1)茎
(2)土豆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3)无性生殖(或营养繁殖)
34.
(1)消费者
(2)筛管
(3)①②④
35.
(1)2
(2)观点错误。引入的生物会消耗能量,流入人体的能量减少
(3)蓝光和红光
36.
(1)大于
(2)遗传和变异
37.
①冷藏的低温环境抑制杨梅的呼吸作用,减少杨梅的有机物损耗;②冷藏的低温环境抑制杨梅中细菌的呼吸作用,减少细菌的滋生;③冷藏的低温环境减慢杨梅中水分的蒸发速度,减少杨梅中水分的散失;④扎口的保鲜袋制造缺氧环境,抑制杨梅的呼吸作用,减少杨梅的有机物损耗;⑤扎口的保鲜袋减慢了杨梅表面气体的流动速度,减慢了杨梅中水分的蒸发速度,减少了杨梅中水分的散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