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试卷
※※※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題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4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问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网络文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繁荣期。网络文学研究也不断取得突破,然
对于网络文学的属性、特质,研究界依然存在争议。
网络文学具有商品属性、文学属性与网络属性。传统文学亦具有商品与文学的属性,而网
络文学的网络属性,除了网生性特质之外,也影响了文学的商品属性与文学属性。比如,网络文
学比之传统纸蝶出版,具有更低廉的成本,更有效的话语符号增值性(如IP经济集成策略)等特
点。在文学属性上,中国网络文学,一方面表现为对“广义文化传统”的继承,另一方面也表现为
对审美愉悦,特别是通俗类型文学叙事艺术的故事性、幻想性、虚构性与代入性的重视。
就此而言,中国网络文学,不是对“传统文学”的终结,而是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这里既有媒介转换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也有着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在联系。中国网络文学对传
统文学的继承,也需要辨析和理性认识
从古典文学传统来看,纵观中国网络文学优秀作品,儒家仁爱思想、道家浪漫想象,都表现
于历史穿越文、玄幻奇幻文等很多门类的创作中。唐诗宋词与历代散文为代表的诗文传统,影
响了网络文学言情、历史等文体的表现风格。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典章制度、社会风貌,也较好
地展现在网络文学之中,其中一些优秀作品历史现场感强,散发着醇厚、深沉的传统文化味道。
从文学类型与文类笔法上看,中国网络文学也较好地继承了中国通俗文学传统。主要表现
在对既有类型的丰富与开拓,有的网络小说重写西游故事,赋予“西游神话”现代魅力与异彩纷
呈的故事;有的作品将中华美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有的作品以丰富的收藏鉴宝知识、曲折紧
张的故事吸引大批读者,也传递出对“金钱至上”的讽刺;网络武侠文学也从金庸、古龙、梁羽生、
温瑞安为代表的华语现代武侠小说,发展为“国术技击流”网络新武侠”科技武侠”等亚类型。
我们还看到,网文的“文学传统继承性”,不仅表现在故事内容、情节设计、人物塑造、文体风
格上,还表现为这些“中国传统元素”对中国文学时空观念的回归与拓展。任何文学形态,都有
深刻的民族文化传统“语境性生成”的内在条件。从横向关系上讲,日韩动漫、游戏、电视剧,美
国妤莱坞电影,欧美奇幻、科幻与悬疑文学等,都影响到中国网络文学的发育。然而,从纵向继
承关系上讲,中国网络文学也有中国文化传统的积淀。网络文学的繁荣,也伴随着中国国家实
力的增强,中国想象”与“中国故事”的发展。就表现时空领域来说,中国的科幻与玄幻小说,探
究目光深入宇宙深处与人类起源,也创造了无数神奇瑰丽的想象世界,比如,刘慈欣的科幻小说
《流浪地球》,表现了中国人的时空探索精神和灿烂的想象力。这种宏阔的“中国一世界-宇宙”
【▲高一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L.B(“网络文学的属性、特质是媒介转换带来的革命性变化造成的”判断有误,根据文中“这里既有媒介转换带
来的革命性变化,也有着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在联系”的信息可知)
2.C(“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分析错误,这里是论证对象不当。文中主要采用了举例的论证方法来论证“中国网
络文学较好地继承了中国通俗文学传统”)
D(A项,“速度、质量方面”于文无据。原文只提到了成本、话语符号增值性等.况且传统纸质文学作品的质量
不一定就比网络文学作品差。B项,以偏概全,读者喜欢阅读网络文学,还有其丰富的知识、精彩的故事等原
因。C项,表述绝对化。根据文中“任何文学形态,都有深刻的民族文化传统‘语境性生成'的内在条件”的信
息可知,外来文化不可能完全改变本民族的文学内涵)
4.C(“因而完全实现无人化”过于绝对,从原文“无人农场在人工不进入或少进入的情况下”可以看出)
5.C(关系弄反了,从原文“加快布局‘无人农场………重要手段”可以看出)
6.①借鉴美日等农业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农情走中国特色、多元化现代农业之路;②依
托新技术,发展以“无人农场”为代表的智慧农业,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③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投
人,加大现代化农业人才储备,培养一批文化水平高的实用型人才。(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B(“与丽娟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无中生有
8.①生气(父亲刚到时)②后悔(发觉自己太苛刻了)—③埋怨(父亲再回来时,还是那个形象)—①感
动(看电视看到对父亲的报道)—⑤愧疚(觉得错怪了父亲,应该常回家看看他)—⑥激动(与父亲通电话
时,为他骄傲)(每点1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醉情给分)
9.①质朴、不修边幅。从第一段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②关爱女儿。端午节带粽子来看望女儿,对女儿饮食等
方面很关心。③善良、乐于助人。扶老人过马路,把身上仅有的1500块钱全部捐给家庭困难的学生娃。(每
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A(原文标点:初,宰相张齐贤欲引夷简与曾致尧并知制诰,有急制,值舍人出院,即封除目命夷简草之,物议
以为不可,故但进秩而已。)
11.D(“士之死称为→卒”错误,士之死称为“不禄”,大夫之死称为“卒”
D(“因为他曾献诗讽刺魏咸信吝啬且表现出怨恨咒骂”原因表述不全,更多是因为“复言所未受三十千钱,意
欲索取”)
13.(1)三年,黄夷简遭遇母亲去世,皇帝派宦官慰问,赠送给他很多安葬的财物,他趁机请求护送母亲的灵柩回
到浙右,皇帝答应了他的要求。(关键词“内艰”存问”“赙赠”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黄夷简曾经代理鸿胪卿,皇帝派他护送许国长公主安葬,在道上驸马都尉魏咸信对他礼遇很薄,黄夷简
恨他。(关键词“摄”“礼接”“衔”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黄夷简,字明举,福州人。父亲黄廷枢,担任王审知从事,很受亲近和知遇。王审知的后代王延钧把女儿嫁
给灺。吴越钱氏占领福州时,饪命黃夷简担任光禄卿。黄夷简小时候父亲去世了,他非常妤学,在江东很冇名
在钱惟治掌管的明州担任判官。太平兴囯初年,黄夷简随从钱俶来到朝廷,被授为检校秘书少监、元帅府掌书
记,赏赐他袭衣、器币、鞍勒、马。八年,钱俶辞让元帅,改任黄夷简为淮海囯王府判官。雍煕四年,钱俶改封许
王,出镇南阳,提拔黄夷简仓部员外郎,充任许王府判官
钱俶去世,黄夷简归附朝廷,担任考功员外郎。多次升任为都官郎中,掌管名表,人们称赞他很得体。至道
年,上奏折说浙右没有在馆阁之中担任职务的人,于是又提自己曾经劝说钱俶归附朝廷,言辞诚恳激切,太宗
怜恤他,任命他直秘阁,不久兼任吏部南曾。威平年间,召入翰林院试任,升任为光禄少卿
起初,宰相张齐贤想举荐黄夷简与曾致尧一同为知制诰,正好有紧急制令,正赶上含人离开翰林院,于是张
齐贤立刻就密封除官条文,命令黄夷简起草制文,舆论认为不可这祥做,因此黃夷简仅仅进升官秩罢了。景德
【▲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