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
课前作业:
1.读一读。
崩裂
石碣
镌着
顽劣
石窍
拖男挈女
瞑目蹲身
明明朗朗
喜不自胜
天造地设
伸头缩颈
抓耳挠腮
序齿排班
拱伏无违
2.找一找。
⑴搜集吴承恩的资料。
?
⑵提前观看电视剧《西游记》之猴王出世片段。
3.查一查。
文章很难读,对于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可以查查资料。
课内作业:
1.认读词语。
第一组:崩裂
石碣
镌着
顽劣
石窍
第二组:拖男挈女
瞑目蹲身
明明朗朗
喜不自胜
天造地设
伸头缩颈
抓耳挠腮
序齿排班
拱伏无违
第三组:列位呵(ā)
Suì
(遂有)
2.说一说。
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3.想一想,画一画。
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石猴,从哪看出来的?
课外作业:
1.读一读。
你还想了解《西游记》中哪些故事?找一找,读一读。
2.讲一讲。
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3.写一写。
把这节课学到的好词积累下来。7
猴王出世
一、教材分析
《猴王出世》是根据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第一回改写而成。课文写了石猴出世探险水帘洞最后成为猴王的过程。
根据课文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实际,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这是教学的重点。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性格特点。
2.认识16个生字。读读记记“灵通、迸裂、避暑、楷书、造化、家当、顽劣、明明朗朗、喜不自胜、天造地设、伸头缩颈、抓耳挠腮”等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猜测意思、查阅工具书等方法理解“造化、喜不自胜”等词语。
3.抓住有特点的语句,体会古代白话文的特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标注出不理解的字词。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时数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孩子们,看过《西游记》吗?说说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
2.说到孙悟空,你怎么评价他?用一、两句话说说。
小结:他神通广大、机智勇敢的形象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那你知道孙悟空最初是什么样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关于他的课文《猴王出世》。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介绍作者:吴承恩,元末明初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
(二)整体感知,检查字词
1.检查字词。
第一组:遂
辨识多音字读音并组词。
suì
(遂有)
hē
(笑呵呵)
遂
呵
suí
(遂心)
ā
(列位呵)
第二组:崩裂
石碣
镌着
顽劣
石窍
第三组:拖男挈女
瞑目蹲身
明明朗朗
喜不自胜
天造地设
伸头缩颈
抓耳挠腮
序齿排班
拱伏无违
2.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所以有些句子会觉得不好读,不好懂。
⑴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语句,猜测意思。读后想一想: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小组交流主要内容:
①石猴怎么出世的?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
学生明确:?仙石迸裂。出示:课文第1段。
②它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学生明确:找到水源和安身之处,简单的说是凭自己的本事成为猴王的。出示:2—4段。
小结:仙石迸裂,化出一个石猴,往水帘洞一跳,跳出一个猴王,从这里开始,一个美猴王的形象,走进每一个人的心里。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两个问题,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板书:出世
成王
(三)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小组合作学习第1段“猴王出世”,感悟神奇色彩。
自由读第1段,想想这种神奇色彩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⑵引导组内交流,进而全班交流。
出示句子:“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①抓住重点“灵通”理解意思,体会古今异义。
出示:古义:神通。灵性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今义:敏捷,迅速消息灵通人士。
②抓住“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开辟以来感之既久”词语理解意思,体会神奇。
③通过个别读,教师范读,读出神奇。
④自由选择使你感受到神奇的句子,试着读出神奇。
出示句子:“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①说理解。你仿佛看到一只怎样的石猴?(快乐、自由、活蹦乱跳、顽皮、可爱、无忧无虑)
②合作读。老师读一部分,学生接读。交换再读,注意节奏和韵律。
⑶整体朗读第一节,进一步感受神奇。
2.小组合作学习第2—4段,抓住石猴的语言动作,感悟石猴特点,了解石猴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汇报交流:
⑴课件出示: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①分角色朗读对话:一人朗读旁白,一人读石猴,其余学生做众猴。
②交流从石猴的语言中感受到的品质。
⑵课件出示:“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石猴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①思考并和组内同学交流:石猴看了几次,分别是怎么看的,划出表示看的词语。(忽睁睛抬头观看、再走再看、仔细再看、左右观看)
②联系电视剧中看到的悟空,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情景?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石猴?(勇敢无畏,毛遂自荐,聪明伶俐,身手不凡……)
③读出石猴特点。
⑶课件出示: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石猴看罢多时,只见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联系下文补白想象:石猴看了很久,他看了什么呢?
②生补充:只见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
你又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石猴?体会动作敏捷,胆大心细。
朗读展示,读出石猴特点。
⑷课件出示: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
想象石猴说话的表情神态,多种方式练习朗读。
②齐读拜为猴王的句子。出示: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通过联系上文猜一猜等方法理解:“拱伏无违”“序齿排班”的意思。
小结:在古典文学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不理解的语句,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或者查阅工具书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
③这又是一只怎样的石猴?体会石猴的聪明有心计。
教师总结:正是因为石猴身上具备了这么多的特点,最终它当之无愧成为猴王,作者正是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活灵活现展现了石猴成为猴王的经过。这种细致的描写也是文章一大特色。?
(四)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1.试着用自己的话和组内同学说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猴王形象,它不只是一只猴子,更像一个自信、勇敢的人。孩子们,这仅仅是《西游记》第一回的节选,走进《西游记》,你会感觉到他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喜欢这样的猴王不需要理由,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走进原文,你会发现其实文章比电视要精彩的多。
3.拓展阅读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节选)
这大圣收了金箍棒,捻诀念咒,摇身一变,变作一个海东青,飕的一翅,钻在云眼里,倒飞下来,落在天鹅身上,抱住颈项-眼。那牛王也知是孙行者变化,急忙抖抖翅,变作一只黄鹰,返来-海东青。行者又变作一个乌凤,专一赶黄鹰。牛王识得,又变作一只白鹤,长唳一声,向南飞去。行者立定,抖抖翎毛,又变作一只丹凤,高鸣一声。那白鹤见凤是鸟王,诸禽不敢妄动,刷的一翅,淬下山崖,将身一变,变作一只香獐,乜乜些些,在崖前吃草。行者认得,也就落下翅来,变作一只饿虎,剪尾跑蹄,要来赶獐作食。魔王慌了手脚,又变作一只金钱花斑的大豹,要伤饿虎。行者见了,迎着风,把头一幌,又变作一只金眼狻猊,声如霹雳,铁额铜头,复转身要食大豹。牛王着了急,又变作一个人熊,放开脚,就来擒那狻猊。行者打个滚,就变作一只赖象,鼻似长蛇,牙如竹笋,撒开鼻子,要去卷那人熊。
思考与练习:
1.试着用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猜一猜等方法读懂文章内容。
2.说一说:孙悟空是怎样智斗牛魔王的?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把《猴王出世》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推荐阅读《西游记》。
板书设计
7
?猴王出世
出世
?
?
?
?
?
成王
?灵通???????????
勇敢、机智?
???????????????
大胆、自信
???????????????
心计、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