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6张PPT)
古代中国人: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代人类的认识
天圆地方
盖 天 说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说一说:为什么远去的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2、证明地球形状的现象和方法
观察铅笔在篮球和平板上移动,铅笔的长度和笔头有什么变化?
笔头代表船身,笔身代表桅杆
-------------------------------------------------------------
在木板上移动,其长度随铅笔位置移动
(会、不会)发生变化;在篮
球上移动 ……
会明显
不会明显
为什么会这样?
-------------------------------------------------------------
海面上远去的帆船
------------------------------------------------------------
海面上从远方驶来的帆船
有什么现象可以说明地球是球形的?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是最早提出地球是“球形”的人。后来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观测月食时发现地球投在月亮上的影子是圆形的。更进一步地证实了老师的观点。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第一次完成环绕地球的航行,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
3、现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利用人造卫星可以直观的看见地球的形状
从古人探索地球的过程中你收获到了什么?
人类对自然事物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从飞船上看地球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讨论:你眼中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形状呢?地球外貌有什么特征?
陆地
海洋
白云
占地球表面70%以上
地球上不同颜色各是什么?
二、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6357千米,比赤道半径小21千米左右。仅差0.33%。
算一算:
赤道的周长是多少千米?
再算一算:
一个人如果日行50千米,要多久时间才能绕赤道一圈?
“坐地日行八万里”, 在哪里能办到
认真思考:
1、地球内部由哪几部分构成?
2、地球内部各结构的深度范围是多少?
3、岩石圈由哪几部分组成?
地核
地幔
内地核
地壳
岩石圈
外地核
上地幔
下地幔
地核
地幔
外地核
内地核
上地幔
下地幔
0
2900千米
5000千米
6371千米
1000千米
地壳
17千米
地幔
岩石圈
地壳
软流层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壳
(约0~17千米)
地幔
(17~2900千米)
地核
(约2900~6371千米)
上地幔
下地幔
外地核
内地核
岩石圈
岩石圈和软流层
1、软流层:位于地表以下60~400km处,主要由呈熔融态岩浆物质组成。
(火山活动的岩浆来自软流层)
2、岩石圈:位于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圈层。
(岩石圈板块之间的相对移动是导致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现象的重要原因)
①
②
③
④
⑤
①地核
②内地核
③地壳
④地幔
⑤外地核
地球内部的构造
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
神州五号
第一个飞上太空使者是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人造卫星进入宇宙空间,开创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
小结:
1、知道证明地球形状的几种方法。
2、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半径6356千米。
3、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4、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
古代印度人:大地是一个圆盾,有三头大象驮着,站在乌龟背上;
古代印度人的地球观
古代巴比伦人:大地是个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大陆四面环绕着海水,有一个浑圆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
第三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古代中国人
认为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
古代外国人
又是怎样认识的?
他们的认识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不同?
一、地球的形状的认识:
西周时期的“盖天说” —天圆地方
③月食----亚里士多德
边缘是圆弧形
麦哲伦的航海路线图: 西班牙
大西洋
南美洲南端
太平洋 太平洋
④麦哲伦的航海路线
①海岸观船
海船向岸边驶来时,先是看到船的桅wéi杆ɡān,最后才看见船身。
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的移动
在篮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的移动的铅笔,其长度和铅笔头位置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
铅笔在篮球上移动其长度随铅笔位置移动 (会、不会)明显发生变化;铅笔在木板上移动其长度随铅笔位置移动
(会、不会)明显发生变化;
会
不会
笔头先消失
1、比较在篮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移动的铅笔,其长度和笔头随位置变化的不同是:
。
那是因为 。
在篮球表面,笔尖先消失.长度变小.
篮球是球体的
2、通过此活动,我们知道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的原因是 。
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
②登高望远
古诗有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⑤地球的真实形状
地球是一个 、 的不规则球体。
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
二、地球的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半径:极半径 赤道半径 .
地球赤道周长:4万km
识记
6357km
6378km
2.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小21千米左右。仅差0.33%。
假如一个中学生的两臂平展时长1.5米,让他们手牵手合抱地球,需要多少个中学生?
自习并思考:
地球内部由哪几部分构成?
岩石圈由哪几部分组成?
地球内部各结构的深度范围是多少?
三、地球内部的结构
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蛋壳
蛋清
蛋黄
一望无际的大海,看起来是否像巨大的平面呢?
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
地球是一个球体。
但是古代人们眼中的地球又是怎样的呢?
一、古人对地球的认识
1、古代中国人
古人有“天圆地方” 的说法:天空像半圆形的天幕,笼罩四野,大地好像是平的。
2、古代印度人
古代印度人认为:
大地是一个圆盾,
由几只大象驼着,
站在乌龟背上。
巴比伦人认为:大地是一个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大地四面环绕着海水,有一个浑圆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
3、古代巴比伦人
古人对地球的认识与你对地球的认识,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呢?
你透过纸板上的小孔由近及远看地球仪,描述你看到的现象?
看的位置 看到的现象 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现象
近处
远处
一个平面
一个球面
观察者离观察物距离近
观察者离观察物距离远
古时候的人们,由于活动的范围很小,认识能力非常有限。理所当然的认为地是方的,天是圆的。
时间 人物 事件或发现 设想或推断
公元前6世纪
毕达
哥拉斯
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月食时)
大地是球形的设想
公元前4世纪
亚里士
多德
推断地球是圆的
1519年起三年时间
麦哲伦
率船队环球航行
证实地球是圆的
现代
现代测绘摄影技术
地球是一个球体
认为球形在所有几何体中最完美
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二、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究
阅读课本P84内容,绘制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简单时间表。
1.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感悟到什么?
人类对自然事物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的,是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
2.到底有没有天涯海角呢?
没有,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能够周而复始。
既然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是怎样一个球体?
地心
赤道半径6378km
北极
极半径6357km
思考:为什么要介绍两个半径的长度呢?你从中发现什么了吗?
2.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1.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小21千米左右。仅差0.33%。
三、地球的大小
3.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__________
4万千米
毛泽东主席写的《送瘟神》两首七律诗歌中的两句: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地球赤道周长为四万公里,合八万里。由于
地球自转,我们跟着地球一起自转,一日已
行了八万里路。
四、地球的内部结构
如果用刀把地球切开,由外到内可分为哪几层?
其结构像什么?
地壳
地幔
地核
蛋壳
蛋白
蛋黄
地壳最薄、地核最厚
各圈层还可怎么细分,其状态如何?
岩石圈是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共同组成的
软流层位于地幔的上层(地表以下60-400千米),主要由呈熔融态的岩浆物质组成,是岩浆的发源地。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赤道周长:4万千米
赤道半径:6378千米
两极半径:6357千米
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
由外及里分别是地壳、
地幔、地核。
地球的形状
地球内部的构造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地球的大小
1、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现象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地球卫星照片
C、月全食形成过程
D、大海中帆船在远处逐渐消失的过程
A
2、课本有一个“铅笔在篮球和木板的移动”的
活动,这个活动证实了远去的帆船其船身比桅
杆先消失的原因是--------------------------( )
A、船只的大小
B、船只运动所在的海面是个球面
C、船离观察者的距离
D、桅杆的长度
B
3、如果你乘船出海,你看到的港口灯塔会( )
A、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B、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C、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消失
D、一直在你视野中存在
B
4、地球由外到内,可分为--------------------( )
A.岩石圈、地幔、地心
B.岩石圈、软流层、地核
C.地壳、地幔、地核 D.地核、地幔、地壳
C
5、若一个人平均日行50千米,则绕地球赤道一
圈需要的天数是-------------------------------( )
A.80天 B.160天 C.800天 D.1600天
C
方形的地球
圆形的地球
月食图
你能依据生活中的其他现象,推理出地球是一个球体吗?
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P83 活动:
铅笔模拟:________;笔尖模拟:________;
笔身模拟:________;
船
船身
桅杆
通过此活动,我们知道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面是曲面的
视线
地球
D
地球
A
B
C
F
E
登高望远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1519年9月,西班牙国王为了获得更多财富,渴望向海外发展,命令麦哲伦组建船队进行航海探险。麦哲伦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一路上船员们历尽千辛万苦,还有不少人病死在途中。他自己也因船队到达菲律宾时,介入岛上部族纠纷,被当地居民杀死。最后,船队只剩下1艘帆船和10多名船员。他们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历经三年,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原出发地西班牙。 就这样,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
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环球一周,回到原点西班牙证明了地球是_________。
现代测绘摄影技术
卫星拍摄地球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