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第2课时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第2课时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7-27 15:5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第2课时
回顾
1、环境是?
2、什么是生态因素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影响有哪些。
=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空间
=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合作、捕食、竞争、共生、寄生
一、环境影响生物
温度


空气

二、生物适应环境
拟态
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戒色

戒色



竹节虫
箭毒蛙
毒蛇
雷鸟
夏天苔原上的雷鸟
冬天雪地上的雷鸟
冬天雷鸟如常换毛但降雪延迟
观看其他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你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吗?
仙人球适于生活在干旱的环境
讨论
退化成刺,可以减少水的散失
非常发达,吸收深处水分。
绿色肥厚,储存大量的水,且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
1.许多种鸟具有保护色,但也难免常被嗅觉发达的兽类捕食,对此解释为(
)
A.这些鸟不适应环境
B.被食的鸟是警惕性不高的
C.适应是绝对的
D.适应具有一定限度和相对性
D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
生物影响环境。
被称为植物界拓荒者的地衣,能够在光秃秃的岩石表面生长。地衣能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使岩石变为土壤,从而为其他植物的生存创造条件。
草原鼠害
滥伐森林植被
讨论:生物对环境造成有益影响的实例
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青蛙能捕食农业害虫
讨论:生物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实例
蝗虫啃食庄稼
人类工业生产排放废气
生物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对环境也产生了影响,其中有有利的一方面,也有不利的一方面。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为什么呢?
探究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小资料
干球温度:测出的是平常所指的温度(由普通的水银温度计或酒精温度计
湿球温度:测出湿球温度用湿润纱布包住的水银温度计的感温包,即湿球温度。
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的差值越大,空气越干
相对湿度:越大,空气越湿润。
实测记录表
上述实测地点中,获得的哪组数据起着对照作用?为什么?
裸地。因为本实验中要研究的是植被对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为什么每个实测地点要记录3个数据的平均值?
三次测量后通过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有助于减少误差。
地点
项目








灌木丛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相对湿度
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讨论
为什么实测不同地点的温度和湿度时干湿计放置的位置不同?
因为植物蒸腾失水的过程是通过叶片完成的,因而在草地和灌木丛中,应将干湿计尽可能放置在接近叶片的部位。而裸地则不需要。
实测记录表
39℃
35℃
33℃
31℃
32℃
35℃
76%
87%
93%
地点
项目








灌木丛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曲线图:
观察该曲线图,我们发现了什么?
1.绿色植物对环境能起到什么作用?
绿色植物对环境起着降低温度和增大湿度的作用。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心得体会?
我们要提倡植树造林和绿化大地,创建适合人们生活的环境。
讨论
植树造林
1.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话体现了
(
)
A.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C
2.樟树上下相邻的叶片互不遮挡,能使每片叶都尽可能多地接受阳光照射
,这种现象可说明(

A.环境能适应生物
B.环境不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生物不能影响环境
C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中
所描写的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4.下列生态因素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A.阳光、温度
B.空气、温度
C.水分、土壤
D.花粉、病毒
B
D
5."春兰秋菊,南橘北梨",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
异的生态因素是(

A.温度和水分
B.光和温度
C.水分和光
D.土壤和温度
B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