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新编部编版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目录
第一单元
政治体制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第2课西方政治体制的产生和演变
第3课中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五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六单元货币与财税制度
第一单元
政治体制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第2课
西方政治体制的产生和演变
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
各国通过特定的权力分配、机构设置和运行为特征的政治体制来实现社会治理。
各国国情不同,各国的政治体制都有其独特性,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的长期演进的结果。
1.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古希腊的政治制度:
前6世纪,古希腊城邦国家形成。城邦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其中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但各城邦的制度千差万别。
雅典是古典民主城邦的达标,国家权力掌握在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和陪审法庭手中。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议事会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主要负责为公民
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官员由选举产生,大多一年一任,在任职时需要接受监督,随时可以被罢免和审判;陪审法庭是主要司法机关,陪审员达6000人,组成规模不等的法庭,审理大小案件。
公民积极参与国家管理,是雅典城邦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希腊的公民同时也使土地所有者和士兵,他们的政治地位源自其军事和经济上的重要性。
斯巴达是希腊城邦中寡头政治的代表,虽然公民大会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但国王世袭,垄断军事统帅权力;长老会议议员仅30人,且终身任职;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权力,但他们一年一任,一般不能连任,因而不利于他们充分发挥作用
(2)古罗马政治体制:罗马经历了从共和国到帝国的转变。
罗马共和国的政体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等高级官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执政官有两人,一年一任,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并执行相关决议。元老院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公民大会有权立法、宣战、媾和和谈判,是罗马最高权力机关,但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所有官职均无薪金,穷人实际上无法当选。
前1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崩溃,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实际掌握罗马国家大权,形成君主政治。在罗马帝国中,皇帝掌控国家权力,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军队听命于皇帝,是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
无论是希腊城邦,还是罗马共和国和帝国,公民仅是少数,妇女、外侨和奴隶不仅没有资格参与政治,还受到剥削和压迫。
2.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
中古欧洲的政治制度以法国、英国为代表,分别形成了等级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
中古欧洲国家建立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王国的基础上。最初的日耳曼人君主把他们征服的地区视为私产,分封给儿子和随从,形成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一度建立起庞大帝国。但他死后,国家陷入分裂,形成后世西欧3个主要国家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的雏形。
中古西欧国家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王权和基督教会长期并立。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在走向统一国家的过程中,王权与教会多次发生冲突。法国国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成的三级会议。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13世纪初,英王约翰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他们迫使国王签署《大宪章》,肯定了国王的合法地位与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同时保障教俗封建主的特权,并适当照顾骑士和市民的利益。1265年,在贵族与国王的冲突中,英国召开了国会。除大贵族外,每郡另有两名骑士代表、每个大城市有两名市民代表参加会议。1295年,英王再次召开国会。此后,国王不断召开议会,议会权力逐渐加强。14世纪中期,议会分成下两院。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市民组成,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议会成为国王与贵族、骑士、市民共商国是的平台。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则以向国王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
中古德意志走上了一条与英国和法国相当不同的道路。中古初期,德意志王权一度强大。962年,德意志国王被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德意志王国演变为神圣罗马帝国。帝国强盛时,领土主要包括今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等地。但历代君主热衷向意大利扩张,并与罗马教皇发生冲突,与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城市也纷争不断。皇帝把主要力量用于控制意大利,忽视了对德意志本身的治理,导致国内封建主势力不断壮大,很多诸侯实际成为独立的君主。14世纪中期,德国七大诸侯取得了选举皇帝的权力,分裂进一步加剧,意大利等地也逐渐脱离皇帝控制。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以德意志地区为主战场,战后帝国皇帝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帝国成为松散的联合体。1806年,帝国正式被废止。
3.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确立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制度长期斗争的结果,英、美、法等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代表性,又各有特色。
16—18世纪,资产阶级对专制王权与封建制度发起冲击,进行了多次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其中以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联邦制和法国共和制最为典型。
17世纪初,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激起社会各阶层的不满。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1689年的《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此后,英国的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议会定期召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收新税和招募常备军。18世纪,英国逐渐形成议会内阁制度。国王的权力限于邀请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首相,并批准首相提名的各部大臣,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先后进行了3次议会改革,大部分成年男性公民获得了选举权,议员席位的分配也更加合理,英国民主制度基本形成。
1775年,英国在北美的13个殖民地发起独立战争。随后,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兼任陆海军总司令。国会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拥有立法权,包括批准税收的权力。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它们对宪法和法律有最终解释权。美国宪法首次在一个大国中确立了共和民主制度,保持了政治的长期稳定,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1865年,美国废除奴隶制,黑人随之获得公民权。1920年,妇女获得公民权。历经200余年的变革,美国民主制度逐渐完善起来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经历了长期过程。1791年,法国首次建立共和国,但共和制度最初并不巩固。1870年,法国建立第三共和国,1875年通过新宪法。宪法规定,法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院有权通过法律,可以推翻内阁。总统任期7年,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这样,法国中央政府形成了总统和议会两大权力中心,导致第三共和国政局不稳。经过数年动荡后,共和派最终在国会中获得优势,并控制了总统职位。至此,法国成为一个议会制共和国。
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但它仍有历史局限,如英国选民长期仅占人口的很少比例,美国宪法一度承认了黑人奴隶制的合法地位。经过19—20世纪的多次改革和革命,西方政治制度逐渐走向稳定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