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 汽化与液化——蒸发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4.6.1 汽化与液化——蒸发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27 15:3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汽化与液化——蒸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小学已经学过蒸发现象,完善蒸发的概念。
②知道蒸发的微观解释。
③已知加热影响蒸发的快慢,补充加快影响蒸发快慢的其他因素。
④补充减慢蒸发的方法。
⑤通过实验探究说出蒸发吸热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①探究蒸发发生的部位;
②经历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探究过程
③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难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吸热。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活动:在黑板上用酒精写“巧克力”。行师生礼后发现“巧克力”没有了。
提问:我的巧克力没有了,你们有看到吗?我的巧克力哪里去了?——蒸发了。
进一步问:黑板上的字“巧克力”从什么状态变成了什么状态?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我们称为汽化。而蒸发就是汽化的一种。
二、蒸发的定义
提问:你能举出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吗?——晒衣服、地上的水逐渐消失。 师生共同举例:说明蒸发在任何温度都会进行。
提问:水放一段时间会如何?——变少。
师:小学课本上告诉我们,水就像这样变成气跑出去了。(播放小学课本照片,引起回忆)
提问:你认为水是从哪个部位跑出来的?
展示下列装置每天的变化图:
分析原因:甲因为没有与空气接触,没有发生蒸发;乙因为与空气直接接触,发生蒸发。说明要想蒸发必须要和空气接触,哪部分的水能直接和空气接触?——表面。从而得出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
观察图中水蒸发的量和时间,得出:蒸发是一种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汽化。
总结蒸发的特点,并给出定义。
三、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Pic:琳琳即将出门旅游,但是她发现自己最喜欢的衣服还在洗衣机甩干呢!这下可干不了了,琳琳很着急。你能帮她解决吗?——拧干,放阳光下,展开,烘干,有风的地方。
师:拧干说明蒸发的快慢和质量有关。
展示图片:30g水和15g的水。
提问:
①哪个先蒸发完?
②左边蒸发30g要24h,右边?也要12h?(类比:比较两个学生写作业的速度,一个同学5张试卷,一个同学1张试卷,比谁写的快,公平吗?得出:比较要公平)
③他们蒸发的速度一样吗?
④什么是蒸发的快慢?——蒸发的速度。
结论:要想比较蒸发快慢,相同质量谁先蒸发完。
展示下图装置
猜想:天平四天以后是否仍旧平衡?
展示4天后的天平。——左边减少量等于右边减少量,即左边蒸发的水等于右边蒸发的水,时间一样,说明蒸发的速度一样。
小结:说明蒸发的快慢与质量无关。
师:放阳光下,展开,烘干,有风的地方。归类为:增大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温度高低。
设计实验:
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是否有关。
提问:让液体表面积不同?一个滴一滴,一个滴两滴(或用棉签抹开),这样能行吗?
学生修正并掌握控制变量法。
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是否有关。
学生讨论得出:让它们的面积一样,一个用酒精灯加热,一个不加热,观察哪个干得快。
3.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速是否有关。
提问:如何让表面气流不同呢?能不能两个靠很近扇呢?能否用嘴吹呢?
学生纠正。
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快慢。
提问:不同液体蒸发快慢一样吗?展示四天的实验过程。
得出结论:不同的液体蒸发快慢不同。
提问:蒸发是有利的吗?——看情况,有利蒸发要加快,不利蒸发要减慢。
图片展示有利蒸发和不利蒸发,以及加快、减慢蒸发的应用。
四、蒸发的本质
提问:这杯水不是说有在蒸发吗?可我怎么看不出来?
师:小学课本上给出这样的解释。当中的微粒是什么?——分子。
引导学生结合书本和视频,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蒸发现象。
五、蒸发吸热
打针第一步,先擦酒精棉,你有什么现象?
1.发现酒精消失了(蒸发了)。
2.手凉凉的。
学生解答1,猜想2的原因——这一块皮肤温度降低了。
探究:皮肤温度变化的原因。
猜想:是否气温低了导致?是否酒精本身温度低?还是蒸发导致温度降低?
活动:a、温度计放在空气中,读数;现在温度计测的是空气的温度。
b、能否用扇子给它吹凉?发现温度不变。
c、用温度计测量酒精的温度。发现温度不变。
d、我们现在给温度计擦上酒精,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读数,变小。
得出:蒸发具有吸热降温的特点。
巩固练习讨论:夏天吹电风扇,人会有凉爽的感觉。
(1)有人说这是电风扇吹来的风使人凉快;
(2)有人说这是电风扇吹来的风加速了皮肤上水分的蒸发使人凉快;
你认为谁对?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