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研究物质的磁性、导电性、导热性、等属性,了解这些属性在实际中的应用。
本节的编写思路是:活动(实验)——认识物质的属性——应用。关于对物质磁性的认识,首先通过我国古代的发明——指南针,简单介绍了磁学的基本知识,接着通过图片展示现代社会中磁学应用的一些例子,让学生感悟到物质磁性的重要性,随后让学生通过讨论磁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开放的氛围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习兴趣。对导电性、导热性、硬度的认识,都是先通过“活动”让学生感知不同的物质的导电性、导热性、硬度的不同,然后引入导体和绝缘体、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硬度等概念,再讨论这些属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拓展,体会物理属性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本节教材的编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了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物理属性,仍然还不是很了解,通过前面学习的内容,知道了质量是物理的属性,对于学习这节课有个铺垫作用,而且初中学生的好奇心理很重,对于这节贴近生活的课,学生积极性会非常的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能根据物质的属性、用途对物质进行分类。
⑵了解物质物理属性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⑶经历探究物质导电性、导热性的过程。
⑷学会用观察、实验和比较的方法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⑸在参与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物质的多样性,了解物质属性的应用和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激发探究自然界奥秘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物质的一些基本属性及其应用。
难点:知道物质属性的 广泛应用,体会其重要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我国古代利用磁石的指向性发明了指南针,你知道指南针为什么能够指向南北吗?
生:有磁性……
师:这一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究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新课学习
一、磁性材料
师:用课件展示我国的指南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看看他们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怎样。
生:(好奇,新鲜)说出了指南针,并且说出了指南针的原理。
师:我国古代利用磁石的指向性发明了指南针,你知道指南针为什么能够指向南北吗?
生:指南针是磁铁。
生:地球也有磁性。
生:指南针受到地球磁场力的作用才会指南的。
师:指南针到底为什么会指南,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这个动画会告诉我们的,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动画。
师:请同学们再次说说“指南针为什么能够指向南北?”
生:……
师:你知道什么是磁体吗?对磁体你还了解多少?谈谈你对磁场的认识。
生: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师:播放动画引导学生了解磁体的应用。
生:谈论自己对磁体的了解。
师:再通过图片展示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物质的导电性
师:请同学们谈谈对物质的导电性的认识。
生:……
师:组织学生利用课桌的电池,灯泡,开关,和导线验证桌面上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生:分组实验。
师:用动画介绍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师:再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
物质的导热性
师:让学生利用桌面上的器材,探究物质的导热性。看看哪些是热的良导体,哪些不是人的良导体。
生:分组实验
生:介绍自己了解的什么是热的良导体,什么是热的不良导体。
师:播放一个讲解视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热的良导体什么不是。
教学小结
请几个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地方。
师生共同讨论总结。
课后测评:
1.物质的物理属性有很多应用。请你写出下面物质属性应用的实例:
铝合金的密度小,其应用有 ;铜的导电性强,其应用有 。
2.寒冬,自来水管往往因管内水结冰膨胀而破裂。在自来水管外捆扎发泡塑料,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这是因为发泡塑料的( )
A.硬度较小 B.没有磁性
C.导热性差 D.导电性好
3.家庭和工厂中常用的钳子,观察它的构造,它是由哪些材料构成的,分别利用了这些材料的什么物理属性?能否用其他材料替代?若可以,请列出替代品。
4.有两根长短、粗细相同的铁条和铝条,请你至少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把它们区分开来,说明区分的依据和具体方法。明区分的依据和具体方法。
教学反思:
优点:本节内容的学习由于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进行的教学,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学生掌握的效果较好。
不足:但在练习中,有些题目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如: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导体易导电的原因等。对这些知识利用练习的时间,不够多,学生不太理解。
改进措施:在学生做这些题目之前应该提前预设,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当学生对题目不理解的时候,可以通过实验探究进行讲解,这样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