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课外文言文140篇大阅兵第十二辑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年中考课外文言文140篇大阅兵第十二辑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2-09 16: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2010年中考课外文言文140篇大阅兵》》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 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www.21cnjy.com/H/13/98/V16738.shtml ( http: / / www.21cnjy.com / H / 13 / 98 / V16738.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2010年中考课外文言文140篇大阅兵第十二辑
56.丑妇巧智
《世说新语》
许允妇是阮卫尉①女,德如②妹,奇丑③。交礼竟④,允无复人理⑤。家人深以为忧,会⑥允有客至,妇令婶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⑦也。妇云:“无忧,桓必劝人。”桓果语许云⑧:“阮家既嫁丑女与卿⑨,故⑩当有意,卿宜? 察之。”
许便回人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人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注释】
①许允:字士宗,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人,魏朝时官至领军将军。阮卫尉:字伯彦,魏朝时任卫尉卿。 ②德如:阮卫尉的少子,名侃,字德如,特别丑陋。《残类书》在“奇丑”下多“有德艺”三字。 ④交礼:竟:结束。 ⑤复:再。理:理会,指相见。 ⑥会:恰好,适逢。 ⑦桓范:字允明,沛郡(今安徽沛县)人,官至大司农。 ⑧果:果然。语(yù):告诉。有俊才.官至河内太守。指阮共, ③奇丑:夫妇交拜成婚的仪式、即结婚典礼。 ⑨卿: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⑩故:本来。?宜:应当。 ?既:已经……之后。 ?裾(jū):衣服的大襟。停:使……停下来,使动用法。 ?因:趁机。谓:对……说。 ?四德:《周礼》给妇女规定的四项品德要求,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德指贞顺,言指辞令,容指容貌美好,工指会纺织。 ?尔:通“耳”,罢了。 ?然:然而。士:男子。行(xínɡ):品行。 ?夫(fú):句首助词,引出议论,不译。 ?好色:喜欢女色。 ?色:脸色,表情。 ?相:副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这里指“她”(许允妇)。
【简析】《丑妇巧智》一文塑造了一个富有智慧、能言善辫的丑妇形象。在新婚之日,新郎许允却因媳妇长得丑陋而不肯进洞房,全家人都为此发愁。五妇镇定自若,等待时机,派奴婢去探听。当得知来客是谁以后,就断定许允会入洞房。许允进房后她就抓住时机,扯住他的衣襟,不让他再出去。丑妇先承认自己在女子的“四德”中“所乏唯容尔”真率坦直,又肯定了自己的优点;接着抓住许允的要害,尖锐地指出他“好色不好德”,使许允自觉渐愧。
【训练】
l.解释下面句子,注意加点字表达的句式。
(1)桓郎者,桓范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允妇是阮卫尉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辨析句中加点词的不同意义。
(1)色 ①君好色不好德 ( )
②允有惭色( )
(2)既 ①既见妇( )
②阮家既嫁丑女与卿( )
3.补充句中的省略成分。
(1)妇令婢视之,( )还答曰:“( )是桓郎。”
(2)许便回入内,既见妇( ),即欲出。
4.本文塑造了怎样的一个“智妇”形象,请结合全文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丑妇不以己丑而自悲,反而以机智赢得了丈夫的敬重,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在我国古代也有一位丑女,但她的行为却不聪明,她的这一行为用四字成语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训练】
l.(1)桓郎,就是桓范。“……者也.为判断句式。(2)许允的妻子是阮卫尉的女儿。“……是”也是判断句式。
2.(1)女色 脸色 表情(2)已经 既然
3.(1)婢 来客 (2)许允 许允
4.(1)新郎未进洞房时能镇定自若,等待时机;(2)新郎进洞房后能抓住时机,巧言善辩。
5.做人要以德为重,这样就能受到尊重。
【拓展】东施效颦
【译文】许允的妻子是阮卫尉的女儿,德如的妹妹,长得特别丑陋。夫妇交拜的结婚仪式结束,许允就不再进入内室理会她,家中人深深为此事忧愁。恰好许允有客人到来,新妇就让婢女去探听来客是谁,婢女回来回答说:“来客是桓郎。”桓即,就是桓范。新妇说:“不用忧愁,桓郎一定会劝他进入内室。”桓郎果然告诉许允说:“阮家既然把丑陋的女儿嫁给你,本来会有深意的。你应当仔细观察她。”许允就回身进入内室。见到新妇之后,立即就想出去。新妇估料他这一出去就不会再入内室理会自己,就抓住他的衣襟让他停下来。许允乘机对新妇说:“妇女有四德,您有其中的几项?”新妇说:“新妇我所缺乏的只是妇容罢了。然而男子有百种操行,您有几种?”许允回答说:“我都具备。”新妇说:“百种品行中把品德放在首位,您喜好美色,不喜好品德,怎么能说都具备?”许允现出惭愧的神色,于是就敬重她。
57.孙膑赛马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忌①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②。孙子③见其马足不甚相远④,马有上中下辈⑤。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⑥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⑦临质⑧,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⑨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⑩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注释】①忌:田忌,齐国的将军。②驰逐重射:驰,追赶。重射,下大赌注。③孙子:孙膑,著名的军事家。④不甚相远:相差不大。⑤辈:等级。⑥弟:同“第”,副词,只管。⑦及:等到。⑧临质:临,到;质,打赌比赛。⑨驷(sì):指马。⑩既:不久。?进:推荐。?为师:为,做;师:军师。
【简析】好的军事学家首先是个好的逻样学家。孙膑的统筹策略暗合于近代西方人提出的博弃论思想。
【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田忌信然( )
(2)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
(3)泯然众人矣( )
(4)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
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不同词义。
(1)君弟重射 古义: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
(2)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 古义: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
(4)却看妻子愁何在 古义: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
3.田忌按照孙膑的指点,赛马结果取得了两胜一负,请将孙膑指点田忌的战术用直线连结起来。
田忌马 对方马
上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下等马
【拓展】田忌采用孙膑的方法赛马取得了胜利,你从中受到什么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训练】1(1)认为……对(2)可是(3)这样(4)……的样子 2.(1)古义:同“第”,只管。今义:弟弟(2)古义:两次。今义:表示又一次、继续 (3)古义:不要说。 今义:连词,表条件关系。(4)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丈夫的配偶 3略
【拓展】做事要多动脑筋,不能墨守成规。
【译文】田忌多次同齐国的一些公子赛马下大赌注。孙膑见他们的马足力相差不大,马有上、中、下三个等级。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使您取胜。”田忌相信他的话并认为说得对,同齐威王和许多公子赛马下了千金的赌注。等到打赌比赛时,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上等马同他们的中等马比赛。用您的中等马同他们的下等马比赛。”完了,田忌失败一次,而取胜两次,终于得到齐威王的千金。于是田急向齐威王推荐孙膑,威王就任用孙膑做军师。
58.破釜沉舟
《史记》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①,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谦当阳君、蒲将军将②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③,陈余复请兵④。项羽乃悉⑤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瓦,烧庐舍,持三日粮已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
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雨道⑥,大破之。
【注释】①卿子冠军:指宋义。②将:率领。③少利:小胜。④复请兵:要求增援。⑤悉:全部。⑥雨道:粮道。
【简析】“破釜沉舟”是项羽在巨鹿之战中运用的计策,目的是告诉将士决一死战,进则存,退则亡。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极大地鼓舞了士气,结果大败秦军。项羽也因此一战成名。《三国演义》中马谡守街亭也用此计,不当道下寨,而屯兵山上,谓之“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街亭失守,自己也落得个被诸葛亮挥泪斩首的可悲下场。同一条计策,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形势不同,任务不同。而马谡只知一味死搬硬套,结果当然只能是悲剧。
【训练】
1.下列句中加点的“以”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示士卒必死。(给)
B.河曲智史亡以应。(来)
C.此臣所以报先帝,忠陛下之职分也。(用来)
D以君之力。(凭)
2.翻译。
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项羽破釜沉舟收到了什么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破釜沉舟”喻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悲剧人物,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写诗赞美他。请你默写这首诗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训练】 1. A 2.来向士兵们表示决一死战,没有半点后退的意思。3.置之死地而后生,鼓励士气,个个奋勇争先。4.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拓展】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项羽已经杀了宋义,威震楚国;名显诸侯。于是就派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马渡过津河,去救援巨鹿。打了一仗,取得小胜,陈余再次要求增援。项羽于是就带领全部人马渡过津河,(过河之后,)凿沉所有渡船,敲破铁锅,烧毁住宿用品,带三曰干粮,以向士兵表示决一死战,毫无退路的意思。于是就进军围攻秦将王离,经过几番交战,最后断其粗道,大破秦军。
59.多多益善
《史记·淮阴侯列传》
上①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②?”信曰:“陛下③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何如?”曰:“如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注释】①上:皇帝,皇上。这里指汉高祖刘邦。②几何:多少。③陛下:对皇帝的尊称。
【简析】全文不足百字,却能让读者不仅如见两人的音容,而且可以感觉到他们变化中的内心活动:韩信由开始夸耀自己到后来在刘邦的反问下收效臣服,而刘邦则由开始的“从容与信言”到最后用“笑曰”的反问,来迫使韩信处于下风等。
【训练】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各有差(差别,高下)B.能将几何(将来)
C.于公何如(怎么样) D.何为为我禽(通“擒”,捉住,活捉)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多益善”是谁说的一句话,由这句话可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汉高祖刘邦有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训练】 1.B(这里做动词用,意为“统率、带领”) 2.越多越好,为什么你会被我捉住呢? 3.“多多益善”是汉大将韩信在评论自己的指挥才能时说的。由此可以看出他才高过人,自信而又自夸的特点。4.刘邦作为君王,胸怀宽广、知人善任,从容,沉稳而又机智敏锐.
【译文】汉高祖封邦曾经随意地同韩信谈论将领们的才能,认为他们各有高下。刘邦问:“像我,能带多少兵呢?'’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兵”刘邦说:“对你来说又怎样呢?”韩信说:“像我这样的人,兵越多越好啊。”刘邦笑着说:“越多越好,为什么你会被我捉住呢?”韩信说:“陛下不善带兵,却善于统率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捉住的原因。”
60.功人与功狗
《汉书·萧何传》
上(汉高祖)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上曰:“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
【简析】孟子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萧何劳心者也。众功臣劳力者也,汉高祖明察秋毫,比喻恰切中肯。
【训练】解释加点的词。
上以何功最盛( )攻城略地( )
顾居臣上( ) 诸君知猎乎( )
2.选出注解有误的一项( )
A.食邑八千户(吃) B.大小各有差(功劳)
C.而发纵指示(兽的行踪) D.诸君徒能走得兽耳(只〕
3.翻译下列句子。
(1)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诸君徒能走得兽耳,功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评价一下汉高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
你还知道有关萧何的哪些典故或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训练】l.认为 抢占 位于……之上 打猎的道理 2.A3 见译文 4.略
【拓展】知人善任,风趣幽默,乃明主圣君也。
【译文】汉高祖认为萧何功劳最大,首先分封他为酂侯,封户达八千。(那些为汉立有大功的)功臣们都(很不服气地)说:“我们身穿恺甲,手持兵器同敌人作战,多的身经百战,少的也不下数十次,攻打城池,抢占土地,多少还立了功。而萧何从不参战,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议论议论。现在反而位居我们之上,这是为什么?”
高祖问:“你们知道打猎吗?”功臣们回答说:“知道。”
汉高祖又问:“你们了解猎狗的吗?”功臣们回答:”了解。”
于是汉高祖说:“打猎的时候,追赶并咬死兽的是猎狗;而发现兽的行粽,并指给猎狗看的则是猎人。你们只能去追赶远处的兽就像有功的狗。而萧何观察指挥,则是一个有功的人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