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第1课时 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1、“试一试”以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笔算连加、连减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算式。
2.让学生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培养初步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3.让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书写规范、工整的良好习惯,感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会折纸鹤吗?三个小朋友正在折纸鹤,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情境图)
师:观察情境图,你们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和提出的问题。)
生1:穿粉色上衣的女孩和穿紫色上衣的女孩一共折了多少只?
生2:穿粉色上衣的女孩和穿蓝色上衣的女孩一共折了多少只?
生3:穿紫色上衣的女孩和穿蓝色上衣的女孩一共折了多少只?
生4:穿紫色上衣的女孩比穿蓝色上衣的女孩多折了多少只?
……
师引导:哪一位同学能提出一个两步计算的问题?
生5:她们三个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
指名板演,并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师:刚才这位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好!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呢?(计算)
师:要计算“她们三个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怎样列式?
生回答,师板书:19+27+26=
师说明:像这样的三个或更多的数加在一起的计算,我们称它为连加计算。你们打算怎么算?
学生可能会用以下方法来计算:
方法1:10+20+20=50 9+7+6=22 50+22=72
方法2:19+27=46 46+26=72
方法3:列竖式计算。
师:哪一种方法最不容易出错呢?
让学生体会到竖式计算的准确性。
学生先独立列竖式计算,再同桌交流,最后,全班展示不同算法。
请几名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的同学到黑板前板演。
学生可能会用以下方法计算:
方法1:
1 9
+ 2 7
4 6
4 6
+ 2 6
7 2
方法2:
1 9
2 7
+ 2 6
7 2
方法3:
1 9
+ 2 7
4 6
+ 2 6
7 2
师:我们今天新学的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请同学们运用刚学的知识计算下面的题目。
23+35+42 12+32+48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并订正。
师:大家学习了连加计算(板书:连加),那么连减算式怎样计算呢?(板书:连减)
2.出示“试一试”。
100-25-28
(1)学生尝试计算。
(2)指名板演:
①
1 0 0
-
2 5
7 5
7 5
- 2 8
4 7
②
1 0 0
-
2 5
7 5
-
2 8
4 7
③
1 0 0
2 5
-
2 8
4 7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回答,集体评议。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连加、连减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的。连续竖式比两步竖式更简便。注意数位要对齐,还要看清运算符号,以及进位(加法的进位)、退位(减法的退位)问题。
【教后思考】
这节课是在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也是对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课堂上先以教材中折纸船的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他们在进一步巩固100以内加、减法的同时,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学会用竖式进行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