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厘米和米
第1课时 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60页例1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
2.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线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能借助工具画线段。
【教学难点】
学会画线段的方法。
一、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毛线:看,毛线的形状是怎样的?(学生观察,得出毛线的形状是弯曲的)
提问: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使弯曲的毛线变直吗?让学生动手操作,把毛线拉直并上台演示。
(预设:A用手捏住绳子的两头,拉紧绳子;B只捏住毛线的一端,另一端让毛线自然下垂。讨论:哪一种做法使毛线更直?)
师:你们知道吗,你们的一个小动作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数学知识: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出示文字)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认识线段)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线段。
(1)请学生拿出一根白线,随意地放在桌上。
提问:这根线是直的吗?(不是,是弯的)
找一找:这根线有几头?(两头)
说明:这两头也叫两端。(板书)请学生齐读。
(2)请学生再将一根红线拉直,看一看,这时线怎么了?(直了)
(3)揭示课题:
这时两手之间一段直的线叫线段。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
(4)请学生观察、比较,线段与桌上的白线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线段是直的,桌上的白线是弯曲的)
(5)请学生将拉紧的线竖起来。
提问:这叫不叫线段?为什么?
再将它斜拉。
提问:这叫不叫线段?为什么?
再将两手放松。
提问:这是不是线段?为什么?
(6)小结:线段可长、可短,但是一定要是直的,而且它有两个端点,所以弯弯曲曲的线都不能说是线段。
(7)请学生摸一摸课桌的边,提问:是不是直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再指一指黑板的每一条边,说说从哪里到哪里是一条线段?
(8)请学生举一个例子。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9)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说说图中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
对能说明为什么不是线段的学生给予表扬。
2.教学画法。
(1)说一说:线段有哪些特点?(说明: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画线段)
(2)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并借助一些工具,画一条线段。
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的,是怎样画的?
(3)教师介绍:在众多的工具中,我们一般用直尺画线段比较漂亮。用直尺画线段时,先用左手将直尺固定,再用笔紧贴直尺的一边画线段。当然,在画时千万不能忘记线的两端要各点上一点,表示两端。(教师边说边示范)
(4)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线段。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自己练习。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请学生把两点连成一条线段。
(2)集体订正。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四、总结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教后思考】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序地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等活动。首先让学生动手实践,把线拉紧,观察线的变化,获得第一个特征:直的。通过动态的画面让学生体验线的变化过程,加深对第一个特征的印象。然后通过触摸,让他们认识到生活中物体的边有的是线段。接着通过折纸活动,引出折痕也是线段,并且有长短。再接着画线段,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画线段的方法和注意点,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