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北虹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沪科版选修3-5:核能与社会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北虹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沪科版选修3-5:核能与社会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8 05:3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核能与社会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则半衰期减小
B.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C.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两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核内中子数减少5个
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在辐射光子的同时,轨道半径也在连续地减小
2.铀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衰变方程为,其中、、X的质量分别为m1、m2、m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
A.X是质子
B.m1=m2+m3
C.衰变时释放的能量为(m2+m3-m1)c2
D.若提高温度,的半衰期不变
3.人类一直在追求能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太阳能的利用非常广泛,而太阳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所发生的核聚变反应,该核反应可能是
A.
B.
C.
D.
4.已知核反应中氘核的比结合能为E1,氚核的比结合能为E2,氦核比结合能为E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核反应类型属于人工转变
B.该反应放出能量E1+E2-E3
C.该反应放出能量E3-E2-E1
D.该反应放出能量4E3-2E1-3E2
5.“两弹一星”可以说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助了中国人的威风,下列原子弹和氢弹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弹是根据轻核聚变原理,基本核反应方程式
B.原子弹是根据重核的裂变原理,基本核反应方程式
C.氢弹是根据轻核聚变原理,基本核反应方程式
D.氢弹是根据重核的裂变原理,基本核反应方程式
6.近日从中科院获悉,我国第四代反应堆核能系统钍基熔盐堆能源系统(TMSR)研究己获重要突破.该系统是以钍作为核燃料,钍核俘获一个中子后经过两次β衰变可得到核燃料铀233.铀核的一种典型裂变产物是氪和钡,同时释放出巨大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钍核有90个中子,142个质子
B.钍核俘获一个中子的反应方程是
C.产生的反应方程是
D.铀核裂变反应方程是
7.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成氦核。设质子、中子、氦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3,则三者之间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 )
A.m3>2(m1+m2) B.m3=2(m1+m2) C.m3<2(m1+m2)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8.轻核聚变其中的一个反应方程是:。若已知的质量为m1,的质量为m2,的质量为m3,x的质量为m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和在常温下就能够发生聚变
B.x是质子
C.这个反应释放的核能为ΔE=(m1+m2-m3-m4)c2
D.我国一部分核电站就是利用轻核的聚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
9.中国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EAST)近期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等多项重大突破。由于其内部核反应原理与太阳类似,因此“东方超环”也被称为“人造太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造太阳”与目前核电站的核反应原理相同
B.“人造太阳”释放的能量可以用计算
C.“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可能是
D.“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可能是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动的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可以是任意数值
B.铀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比结合能一定大于铀核的比结合能
C.实验表明,只要照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D.核力将核子紧紧束缚在原子核内,因此核力只表现为引力
11.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四个质子聚变为一个氦核的热核反应,这个核反应释放出的大量能量就是太阳能.已知质子的质量mp=1.0073 u,α粒子的质量mα=4.0015 u,电子的质量me=0.0005 u.1 u的质量相当于931.5 MeV的能量,太阳每秒释放的能量为3.8×1026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核反应方程是
B.这一核反应的质量亏损是0.0277 u
C.该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为
D.太阳每秒减少的质量为
12.氘核和氚核可发生热核聚变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核反应方程为:。已知:、、和中子的质量分别为2.014 1 u、3.016 1 u、4.002 6 u和1.008 7 u;1 u相当于931.5 MeV。由上述核反应方程和数据可知,该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为( )
A.13.6 MeV B.20.7 MeV C.17.6 MeV D.33.8 MeV
13.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月背软着陆.“嫦娥四号”的核电池利用放射性同位素Pu衰变供电;静止的Pu衰变为铀核和X粒子,放出频率为ν的γ光子.已知:Pu、和X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Pu、mU和mX,普朗克常数为h,光速为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粒子是He
B.的比结合能比Pu的大
C.释放出的γ光子能量为(mPu- mU)c2
D.放射性同位素Pu的半衰期随温度降低而变大
14.关于核反应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衰变方程
B.是衰变方程
C.是核裂变方程
D.是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核反应方程
15.关于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x=10 B.质量数不守恒 C.向外释放能量 D.这是 的衰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α衰变方程
B.+→++17.6 MeV是核聚变反应方程
C.→+是核裂变反应方程
D.+→+是原子核人工转变方程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J.J.汤姆孙认为阴极射线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其比荷
B.图2:卢瑟福根据绝大多数α粒子大角度散射实验结果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图3:中等大小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最大,其中核子结合得牢固,原子核最稳定
D.图4:自然界中较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大致相等,稳定的重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多
18.不同的原子核,其核子的平均质量m(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核子的平均质量先减小后增大
B.原子核E的比结合能比原子核F的比结合能大
C.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时会有质量亏损,要吸收能量
D.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核能
19.核电站中采用反应堆使重核裂变,将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转换成电能。反应堆中一种可能的核反应方程式是,设U核质量为m1,中子质量为m2,Nd核质量为m3,Zr核质量为m4,x质量为m5,y质量为m6,那么,在所给的核反应中(  )
A.x可能是,y可能是
B.x可能是3,y可能是
C.释放的核能为(m1+m2-m3-m4-m5-m6)c2
D.释放的核能为(m3+m4+m5+m6-m1-m2)c2
20.在原子核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子数和中子数总是相等的
B.核子间的核力可能是引力也可能是斥力
C.发生β衰变是由核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引起的
D.结合能指将原子核中的核子全部分开需要的能量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项:半衰期的大小与外界环境没有关系,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则半衰期不变,故A错误;
B项: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故B错误;
C项: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次α衰变,质量数少8个,而质子数少4个,那么中子数少4个,而再经过一次β衰变,中子数减小一个,则核内中子数减少5个,故C正确;
D项: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氢原子将辐射光子,放出不连续的能量,轨道半径也不连续,故D错误。
2.D
【解析】
A.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X原子核中的电荷数为2,质量数为4,是氦核,故A错误;
B.依据质量亏损,则m1>m2+m3,故B错误;
C.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得,释放的能量,故C错误;
D.衰期的大小与温度无关,故D正确.
3.A
【解析】
A反应是轻核聚变反应,是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选项A正确;B反应是α衰变方程,选项B错误;C反应是重核裂变反应,选项C错误;D反应是β衰变方程,选项D错误.
4.D
【解析】
A.根据题意可知,该反应是聚变反应,A错误
BCD.根据比结合能等于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可得:该反应释放能量,BC错误D正确
5.C
【解析】
【详解】
原子弹是根据重核的裂变原理,B中的核反应方程两边的质量数不守恒;所以AB均错;氢弹是根据轻核聚变原理,基本核反应方程式,故选项C正确,D错误.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钍核有90个质子,232﹣90=142个中子,故A错误;
BC.钍核保获一个中子后经过两次β衰变的反应方程是,故BC错误;
D.根据质量数守恒与电荷数守恒可知,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为.故D正确.
7.C
【解析】
【详解】
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氦核,核反应方程式:2→,该反应为聚变反应,该反应的中质量亏损为:△m=2m1+2m2﹣m3,根据质能方程得△E=△mc2=(2m1+2m2﹣m3)c2>0,且释放能量,故m3<2(m1+m2),故C正确,ABD错误。
8.C
【解析】
【详解】
A项:和在常温下不能发生聚变,只有在高温下才能发生聚变,故A错误;
B项: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到,x的质量数为1,电荷数为0,则x是中子,故B错误;
C项:该方程的质量亏损为,,故C正确;
D项:我国大亚湾核电站就是利用重核的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故D错误。
9.C
【解析】
【详解】
“人造太阳”反应是核聚变反应,而目前核电站的核反应是核裂变反应,选项A错误;“人造太阳”释放的能量可以用E=mc2计算,选项B错误;“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可能是,选项C正确;核反应是重核裂变的反应,故选项D错误.
10.B
【解析】
【详解】
A.根据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的认识,振动的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故A错误;
B.铀核( )衰变的过程中会释放能量,所以衰变产物的比结合能一定大于铀核的比结合能,故B正确;
C.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与光的频率有关,与光的强度无关,故C错误;
D.核力将核子紧紧束缚在原子核内,核力在大于,小于的范围内表现为吸引力,在小于时表现为斥力,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振动的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衰变产物的比结合能一定大于铀核的比结合能;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与光的强度无关.
11.D
【解析】
【详解】
A.这个核反应方程是
选项A错误;
B.这一核反应的质量亏损是

选项B错误;
C.该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为
选项C 错误;
D.太阳每秒减少的质量为
选项D正确;
故选D.
12.C
【解析】
【详解】
该方应中的质量亏损为:△m=2.0141u+3.0161u-4.0026u-1.0087u=0.0189u;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E=△mc2=17.6MeV。
13.B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数守恒与电荷数守恒可知,的衰变方程为,故A错误;衰变成核和α?粒子后,释放核能,将原子核分解为单个的核子需要的能量更大,原子变得更稳定,所以的比结合能比的大,故B正确;此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等于反应前后质量的差,为△m=mpU-mU-mα,释放的γ光子的能量为hv,核反应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E=(mpU-mU-mα)c2,由于核反应的过程中释放的核能转化为新核与α粒子的动能以及光子的能量,所以光子的能量小于(mpU-mU-mα)c2,故C错误;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与温度无关.故D错误.
14.D
【解析】
【详解】
A.核反应方程是轻核的聚变,故A错误;
B、是人工核反应,是高速α粒子轰击氮核从氮核中打出质子,是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故B错误;
C、是重核裂变方程,需要中子轰击才能发生核裂变,故C错误;
D、根据物理学史可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发现人工放射性的核反应方程;由质量数守恒与电荷数守恒可知,方程是正确的,故D正确。
15.AC
【解析】
【详解】
AB.核反应方程满足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所以,故A正确,B错误。
CD.该核反应方的裂变,会向外释放能量。故C正确,D错误。
16.BD
【解析】
【详解】
A项: 属于人工核转变,不是α衰变方程,α衰变是自发进行的,故A错误;
B项:,是氢核聚变反应,故B正确;
C项:放出α粒子是,α衰变,故C错误;
D项:是在人为的作用下发生的故该反应是人工转变,故D正确。
17.AC
【解析】
【详解】
A项: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最终发现了电子,故A正确;
B项:卢瑟福通过分析少数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实验数据,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B错误;
C项:中等质量的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最大,因此这些原子核是最稳定的,故C正确;
D项:自然界中较轻的原子核,质子数与中子数大致相等,在稳定的重原子核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少,故D错误。
18.AD
【解析】
【详解】
(1)由图象可知,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核子的平均质量先减小后增大,A正确;
(2)由图象可知,原子核E的核子的平均质量大于原子核F核子的平均质量,若从E核转变为F,必然存在核子的质量亏损,释放能量,比结合能增加,故原子核F的比结合能更大,B错误;
(3)由图象可知,D和E核子的平均质量大于F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时,核子总质量减小,有质量亏损,要释放出核能,C错误;
(4)由图象可知,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核子的平均质量变小,核子发生了质量亏损,释放出核能,D正确;
故本题选AD
【点睛】
根据图象判断出各原子核质量关系,然后判断发生核反应时质量变化情况,结合质能方程分析判断.
19.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如果x是,y是,则核反应过程质量数守恒、核电荷数守恒,故A正确;
B.如果x是3,根据核反应过程质量数守恒、核电荷数守恒可知,y可能是,故B正确;
CD.质量亏损:△m=m1+m2?m3?m4?m5?m6,由质能方程可知,释放的能量为:E=△mc2=(m1+m2?m3?m4?m5?m6)c2,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BC。
20.BCD
【解析】
【详解】
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总是相等,而与中子数没有关系,故A错误;核力只存在于相邻的核子之间,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距离小于0.8×10-15m时,表现斥力,在0.8×10-15m与1.5×10-15m之间,表现为引力,故B正确;弱相互作用,是引起β衰变的原因,故C正确;结合能指将原子核中的核子全部打开需要的能量,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