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大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沪科版选修3-5:核能与社会 单元测评(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大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沪科版选修3-5:核能与社会 单元测评(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8 05:3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核能与社会
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B.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减少
C.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
D.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经过10天后还剩下25克
2.下列关于核反应及衰变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中,X表示
B.是轻核聚变
C.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有关
D.衰变中产生的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
3.下列与粒子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性现象中产生的α射线速度与光速相当,贯穿能力很强
B.比结合能越小的原子核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
C.(铀238)核放出一个α粒子后就变为(钍234)
D.高速α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中子,核反应方程为
4.参考以下几个示意图,关于这些实验或者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核反应堆中控制棒插入,则多吸收中子让反应减弱
B.放射线在磁场中偏转,没有偏转的为γ射线,电离能力最强
C.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
D.D图中,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要放出能量
5.一个铀核()发生裂变,核反应方程是,并出现质量亏损。则
A.X是电子,裂变过程放出能量 B.X是中子,裂变过程放出能量
C.X是电子,裂变过程吸收能量 D.X是中子,裂变过程吸收能量
6.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核能的开发和应用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关于核反应的描述或判断正确的是
A.是核聚变
B. 是α衰变
C.是β衰变
D.是核裂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质量数越小的原子核,比结合能越大
B.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C.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并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D.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0个氡原子核,则经过7.6天剩下10个氡原子核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黑体辐射的强度与频率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频率的辐射强度都增加,辐射强度极大值向频率较低的方向移动
B.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
C.光子不仅具有能量,而且也具有动量
D.不同频率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都可以被氢原子吸收
9.铀核裂变的产物是多样的,一种典型的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是,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原子核中含有86个中子
B.X原子核中含有144个核子
C.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减少
D.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增加
10.核反应方程表示中子轰击原子核可能发生的一种核反应,该核反应释放出的核能为ΔE。关于这个核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核聚变
B.中的X为146
C.中含有56个中子
D.该反应的质量亏损为ΔE/c2
11.目前核电站所用核燃烧主要是浓缩铀发生裂变反应,一种可能的裂变方程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原子核中含有86个中子
B.因为裂变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裂变后总质量数减少
C.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
D.现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也有利用热核聚变
12.氘核和氚核可发生热核聚变而释放巨大的能量,该反应方程为: ,式中x 是某种粒子。已知: 、、和粒子x的质量分别为2.0141u、3.0161u、4.0026u和1.0087u;1u=931.5MeV/c?,c是真空中的光速.由上述反应方程和数据可知
A.粒子x是 B.该方应中的质量亏损为0.0289u
C.该反应释放出的能量约为17.6MeV D.该反应中释放的全部能量转化为粒子x的动能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泄漏污染物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核反应方程式为,X为电子
B.某些原子核能够放射出粒子,说明原子核内有粒子
C.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D.若氢原子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谱
B.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
C. 裂变:+→++3X,X 是中子
D.裂变产物是中等质量的核,的平均结合能大于的平均结合能
15.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α衰变的是
A.
B.
C.
D.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B.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的核反应方程式为:
C.两个轻核结合成较重的单个原子核时要吸收能量
D.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能使被入射的金属表面逸出光电子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意义在于使人类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B.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若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越小
C.原子核内的某一核子与其它核子间都有核力作用
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
B.铀核衰变成新核和粒子,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铀核的结合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有关系
D.用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伤害
19.有中子轰击原子核产生裂变反应,其可能的裂变方程为的质量分别、、、为m1、m2、m3、m4,原子核的半衰期为T,其比结合能小于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核比原子核更稳定
B.原子核中含有56个中子
C.裂变时释放的能量为(m1-2m2-m3-m4)c2
D.质量为m含铀矿石,经过一个半衰期后该矿石的质量剩下m/2
20.铀核裂变的一种方程为U+X→Sr+Xe+2n,已知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质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X粒子是中子
B.X粒子是质子
C.U、Sr、Xe相比, Sr的比结合能最大,最稳定
D.U、Sr、Xe相比,U的质量数最多,结合能最大,最稳定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光子流,不是电子,故A错误;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轨道半径减小,能级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B错误;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轻核聚变,故C错误;的半衰期是5天,经过10天,即经过2个半衰期,未衰变的质量,故D正确。
2.B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得 中,X的质量数为17+1-14=4,电荷数:z=8+1-7=2,表示He,故A错误;轻核聚变是把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称聚变反应,因此核反应是轻核聚变,故B正确;半衰期是一个统计规律,只与放射性元素本身有关,与所处的化学状态无关,故C错误;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变成质子,而放出电子,故D错误;故选B。
3.C
【解析】
【详解】
天然放射性现象中产生的射线,只有γ射线速度与光速相当,贯穿能力很强,α射线速度为光速的十分之一,电离能力较强,穿透能力较弱,选项A错误;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选项B错误;铀(238)核放出一个α粒子,电荷数少2,质量数少4,则电荷数为90,质量数为234,变为钍234,故C正确。高速α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质子,核反应方程为,故D错误。故选C。
4.B
【解析】
【详解】
根据核反应堆,控制棒的作用可知,A图中核电反应堆示意图控制棒插入深一些,让它多吸中子,中子数减少,反应速率会慢一些,故A正确。B图中中间没有偏转的为γ粒子,电离能力最弱,而穿透能力最强,故B错误。C图中重核的裂变反应物中子在生成物中出现,反应可以继续,属于链式反应,故C正确。D图中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的过程属于聚变反应,是该反应的过程中要放出能量,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5.B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的质量数为1,电荷数为0,可知 是中子,裂变过程放出能量。故B正确。
6.D
【解析】
【详解】
A项:衰变放出的是氦核,这是衰变,故A错误;
B项:衰变放出的是氦核,衰变放出的是电子,该核反应为衰变,故B错误;
C项:几个原子核聚合成一个原子核的过程为核聚变,这是氢原子核聚变为氦原子核,故C错误;
D项:核裂变是一个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原子核的变化,质量较大的原子核才能发生核裂变,所以该核反应为裂变方程,故D正确。
故选:D。
7.B
【解析】
【详解】
A、中等大小的原子核,比结合能最大,原子核最稳定,故A错误;
B、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B正确;
C、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认为能量是由一份一份不可分割最小能量值组成,并利用能量子假说成功解释了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规律,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学,成功解析了光电效应,故C错误;
D、半衰期是一个统计规律,适用于大量原子核,不适用于数量很少的原子核,故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了知识点较多,考查了比结合能、原子核式结构模型、量子的假说和半衰期等,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注意掌握,同时要熟练应用。
8.C
【解析】
【详解】
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频率较高的方向移动,故A错误;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故B错误;康普顿效应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遵守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它表明光子不仅具有能量而且具有动量,故C正确;当吸收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才能被氢原子吸收,所以不同频率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只有某些频率的光可以被氢原子吸收,故D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
9.B
【解析】根据质量数与电荷数守恒,可得X的质量数为144,电荷数为56,所以中子数为144-56=88,所以A错误;B正确;裂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裂变后的质量减少,质量数不变,所以C、D错误。
10.D
【解析】该反应属于裂变反应,故A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可求:x=235-89-2=144,故B错误; 中含有中子数:144-56=88个,C错误;根据质能方程可求亏损的质量为Δm=ΔE/c2,D正确。
11.A
【解析】
【详解】
由核反应方程的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原子核中含有92-38=54个质子,质量数为235+1-94-2=140个,中子数是140-54=86个;故A正确;因为裂变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裂变后总质量减小,但是质量数不变,选项B错误;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无关,选项C错误;现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都是利用重核裂变反应,选项D错误;故选A.
12.C
【解析】A、根据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和核电荷数守恒,可判断x为中子,选项A错误;
B、该方应中的质量亏损为,故B错误;
C、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释放出的能量为ΔE=(2.0141+3.0161-4.0026-1.0087)×931.5MeV=17.6 MeV,选项C正确;
D、该反应中释放一部分转化为X粒子的动能,一部分转化为的动能,故D错;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掌握核反应两个守恒观点,熟练应用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13.A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数守恒与电荷数守恒可知,选项A的核反应方程式中,可以判断X的质量数为0,电荷数为:z=55-56=-1,所以X为电子,故A正确;原子核能够放射出β粒子,是由于原子核内发生β衰变,其中的中子转化为质子而放出的电子,故B错误;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故C错误;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减小的能量大于氢原子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减小的能量,所以氢原子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大于氢原子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的能量,根据光电效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氢原子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也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D错误。故选A。
14.C
【解析】
【详解】
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线状光谱,选项A错误;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与光照的时间无关,选项B错误;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选项C正确;根据原子核的结合能与核子的平均结合能之间的关系可知,裂变产物是中等质量的核,的平均结合能小于的平均结合能,故D错误;故选C.
15.B
【解析】
【详解】
A反应为轻核聚变,B反应为α衰变,C反应为β衰变,D反应为人工核转变。故选B.
16.A
【解析】
【详解】
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选项A正确; 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的核反应方程式为:,选项B错误;两个轻核结合成较重的单个原子核时要放出能量,选项C错误;只要入射光的频率足够大就能使被入射的金属表面逸出光电子,从而发生光电效应,选项D错误;故选A.
17.BD
【解析】
【详解】
元素的放射性不受化学形态影响,说明射线来自原子核,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故A错误;B、由Ekm=hγ-W0可知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若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越小,故B正确;核力属于短程力,只有相近的才有作用力,故C错误;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的速度增加,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故D正确;故选BD。
18.BD
【解析】
【详解】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聚变反应,故A错误;
B.衰变后的产物相对于衰变前要稳定,所以铀核衰变成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铀核的结合能,故B正确;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由核内自身的因素决定的,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无关,故C错误;
D.射线对人体细胞伤害太大,因此不能用来人体透视,在用于治疗肿瘤时要严格控制剂量,故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核反应、半衰期、结合能、射线特点等基础知识点,比较简单,关键要熟悉教材,掌握并牢记这些基础知识点.
19.AC
【解析】
【详解】
A、比结合能的大小反应原子核的稳定程度,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小于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所以?原子核比原子核更稳,故A正确;
B、由原子核的组成特点可知原子核中含有56个质子,中子数为:个,故B错误;
C、由于核裂变的过程中释放能量,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得裂变时释放的能量为:,故C正确;
D、经过一个半衰期后,铀的质量剩下,矿石中其他元素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AC。
20.AC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质量数为1,电荷数为0,为中子,选项A正确,B错误;根据图像可知、、 相比的比结合能最大,最稳定;的质量数最多,结合能最大,比结合能最小,最不稳定,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