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沪科版选修3-5:从原子核到夸克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沪科版选修3-5:从原子核到夸克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8 05:5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原子核到夸克
1.原子核 表示()
A.核外有90个电子 B.核内有234个质子
C.核内有144个中子 D.核内有90个核子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碘131(即)核不稳定,会发生β衰变,其半衰期为8天,经过8天后,30个放射性碘131衰变的个数一定是15个
B.用某种单色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氢原子吸收这种关子后,能发出波长分别为、、的三种光子(),则照射光关子的波长为
C.α射线,β射线,γ射线本质上都是电磁波,且γ射线的波长最短
D.当某种单色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入射光的波长越大,产生的光电效应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3.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缩短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产生的
C.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
D.α、β、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力最强,电离本领最强
4.核X经过α衰变后变为核Y,再经过β衰变后变为核Z,即,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a=e+4 B.c=e C.d=f-1 D.b=f+2
5.有三种射线,射线1很容易穿透黑纸,速度接近光速;射线2可穿透几十厘米厚的混凝土,能量很高;用射线3照射带电的导体,可使电荷很快消失.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1是α射线,2是β射线,3是γ射线
B.1是γ射线,2是α射线,3是β射线
C.1是β射线,2是γ射线,3是α射线
D.1是γ射线,2是β射线,3是α射线
6.有甲、乙两种放射性元素,它们的半衰期分别是15天、30天,开始时二者质量相等,经过60天后,这两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
A.1:2 B.1:4 C.1:8 D.1:16
7.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为Y核,Y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核并放出一个氦(He),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X核比Z核多一个质子
B.X核比Z核少一个中子
C.X核的质量数比Z核质量数大3
D.核与Z核的总电荷是Y核电荷的3倍
8.据媒体报道,叛逃英国的俄罗斯前特工利特维年科在伦敦离奇身亡.英国警方调查认为毒杀利特维年科的是超级毒药——放射性元素钋().若元素钋发生某种衰变,其半衰期是138天,衰变方程为→+Y+,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发生的是β衰变
B.Y原子核含有2个核子
C.γ射线是衰变形成Y原子核释放的
D.200 g的经276天,已发生衰变的质量为150 g
9.在下列4个核反应方程中,X表示质子的是( )
A.
B.
C.
D.
10.原来都静止在同一匀强磁场中放射性元素原子核的衰变示意图,运动方向都与磁场方向垂直.图中a、b分别表示各粒子的运动轨迹,大小圆的半径之比是45: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场方向一定为垂直纸面向里
B.这可能是发生了β衰变
C.这可能是发生衰变
D.这可能是发生衰变
11.如图所示,静止的核发生 衰变后生成反冲核,两个产物都在垂直于它们的速度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衰变方程可表示为
B.Th核和粒子的圆周轨道半径之比为1:45
C.Th核和粒子的动能之比为1:45
D.Th核和粒子在匀强磁场中旋转的方向相同
12.下列关于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时,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
B.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的空间范围
C.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D.射线甲由α粒子组成,每个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成为稳定的原子核
B.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为
C.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
D.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原子能量减小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方程式 是重核裂变反应方程
B.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C.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所产生的
D.德布罗意首先提出了物质波的猜想,而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
15.质子数为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
16.一小瓶含有某种放射性同位素的溶液,它每分钟衰变6 000次.将他注射到一个病人的血液中,经过15小时,从病人身上取出10 cm3的血样,测得每分钟衰变2次.已知这种同位素的半衰期是5小时,试根据上述数据,计算人体血液的总体积.
17.已知镭的原子序数是88,原子核的质量数是226,问:
(1)镭核中有几个质子?几个中子?
(2)镭核所带电荷量是多少?
(3)若镭原子呈电中性,它核外有几个电子?
(4)22888Ra是镭的一种同位素,让22688Ra和22888Ra核以相同速度垂直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它们运动的轨迹半径之比是多少?
18.两种质量相等,半衰期分别为T1和T2的放射性元素A、B,经过t=T1·T2时间后,这两种元素的剩余质量之比为多少?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原子核其中234是质量数,90是电荷数,所以Th内有90个质子,中子数234-90=144个,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所以核内有234个核子.
A.核外有90个电子,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核内有234个质子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C.核内有144个中子,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核内有90个核子,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C。
2.B
【解析】
半衰期是对大量原子核的一个统计规律,对少数粒子不适用,故A错误;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并不稳定,能够自发向低能级跃迁并发射光子,氢原子只发出三种不同频率的色光,知氢原子处于n=3能级。所以某种单色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氢原子处于n=3能级。氢原子吸收这种光子后,能发出波长分别为λ1、λ2、λ3,的三种光子,(λ1>λ2>λ3)根据光子频率v=得光子波长越小,频率越大。显然从n=3直接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光子的能量等于入射光子的能量,故入射光子的能量E=hv1,所以照射光光子的波长为λ1.故B正确;α射线是氦核,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只有γ射线本质上是电磁波。故C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W0,可知能产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波长越大,产生的光电效应的最大初动能越小。故D错误。故选B.
3.B
【解析】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温度无关,故A错误.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产生的,故B正确,C错误.α、β、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力最强,电离本领最弱.故D错误.故选B.
4.D
【解析】
经过一次α衰变,电荷数少2,质量数少4,经过一次β衰变,电荷数多1,质量数不变,则a=e+4,c=e;b=f+1,d=f-1.故ABC正确,D错误.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D.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在衰变方程中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道α衰变和β衰变的衰变特点.
5.C
【解析】
射线1很容易穿透黑纸,速度接近光速,说明射线1是β射线;射线2可穿透几十厘米厚的混凝土,能量很高,结合γ射线的穿透本领特别强可知2是γ射线;用射线3照射带电的导体,可使电荷很快消失,结合α射线的电离本领强可知3射线是α射线。故C正确,ABD错误。
6.B
【解析】
根据半衰期的定义,经过t=60天时间,甲乙分别经过了4个和2个半衰期,则两种元素的质量之比,故选B.
【点睛】
知道半衰期的意义,经过一个半衰期,就有一半质量的物质衰变,并能加以定量计算.
7.C
【解析】
设原子核X的质量数为x,电荷数为y,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得原子核Y的质量数为x,电荷数为y-1,原子核Z的质量数为x-3,电荷数为y-2.由此可得X核的质子(y)比Z核的质子(y-2)多2个,故A错误;由A可得X核的中子(x-y)比Z核的中子(x-y-1)多1个,故B错误;X核的质量数(x)比Z核的质量数(x-3)多3个,故C正确;X核与Z核的总电荷(2y-2)是Y核电荷(y-1)的2倍,故D错误.故选C.
8.D
【解析】
A. 根据衰变方程为→+Y+可知,Y是,属于α衰变,而γ射线是伴随着α衰变产生的,故A错误,C错误;
B. 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得,Y的电荷数为2,质量数为4,则核子数为4.故B错误;
D. 根据m=知,200g的经276天,已衰变的质量为150g,故D正确。
故选:D
9.C
【解析】
A中x质量数0,电荷数1,表示正电子;B中x质量数为4,电荷数为2,表示α粒子;C中x质量数1,电荷数1,表示质子;D中x质量数1,电荷数0,表示中子,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
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核反应方程中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的应用.
10.C
【解析】
AB.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衰变后的两个粒子运动方向相反,这两个圆外切说明两个粒子偏转方向相反,洛伦兹力方向相向,说明两个粒子性相同,说明是α衰变,但不能判断磁场的方向是垂直纸面向里,还是向外,故AB错误;
CD.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洛伦兹力提供
解得
两个带电粒子的动量一样,磁感应强度一样,可见
新核做圆周运动的半径较小,所以新核的电荷量与α粒子的电荷量之比
新核核电荷量是
所以发生衰变的核的核电荷量是
说明是铀238发生衰变,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1.C
【解析】
【详解】
由电荷守恒及质量守恒可知,衰变方程可表示为,故A正确;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洛伦兹力作向心力,所以有,;而P=mv相同、B相同,故Th核和α粒子的圆周轨道半径之比: ,故B正确;由动量守恒可得衰变后,所以Th核和α粒子的动能之比 ,故C错误;Th核和α粒子都带正电荷,所以在图示匀强磁场中都是逆时针旋转,故D正确;此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C.
【点睛】
此题类似反冲问题,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和轨道半径公式讨论;写衰变方程时要注意电荷、质量都要守恒即反应前后各粒子的质子数总和不变,相对原子质量总数不变,但前后结合能一般发生改变.
12.B
【解析】
【详解】
根据玻尔理论可以知道,电子绕原子核运动过程中是沿着特定轨道半径运动的,A错;根据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的空间范围,则B对;光电效应表明了光的粒子性,C错;根据左手定则可以判断射线甲带负电,是电子流,D错.故选B.
13.ABC
【解析】
【详解】
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质量数是:m=232-6×4=208,电荷数:z=90-2×6+4=82,成为稳定的原子核Pb,故A正确;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故B正确;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故C正确;根据波尔理论可知,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遵循:,据此可知电子的动能减小;再据能级与半径的关系可知,原子的能量随半径的增大而增大,故D错误;故选ABC.
【点睛】
此题考查的知识较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核反应方程、玻尔理论、天然放射现象和光电效应的规律,注意核外电子的动能、电势能和能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14.BCD
【解析】
【详解】
是衰变反应,不是重核裂变反应方程,故A错误;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B正确;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时所产生的,故C正确;德布罗意首先提出了物质波的猜想,之后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故D正确;故选BCD.
15.82 127
【解析】
【分析】
【详解】
的质量数为209,核电荷为82,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故质子数为82,中子数为(209-82)=127个
16.3750 cm3
【解析】每分钟衰变次数与原子核的总数成正比,

将t=15h,T=5h代入,得△N=750次/分

得.
【点睛】本题考查了半衰期的知识,难点在于如何把衰变次数与血液容量结合在一起.
17.(1)88 138 (2)1.41×10-17 C (3)88 (4)113∶114
【解析】因为原子序数与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中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都是相等的,原子核的质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由此可得:
(1)镭核中的质子数等于其原子序数,故质子数为88,中子数N等于原子核的质量数A与质子数Z之差,即N=AZ=22688=138.
(2)镭核所带电荷量
Q=Ze=88×1.6×1019C≈1.41×1017C.
(3)镭原子呈中性,则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故核外电子数为88.
(4)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为洛伦兹力,故有Bqv=m,两种同位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但质量数不同,故==.
18.
【解析】根据半衰期的定义,经过时间后剩下的放射性元素的质量相同,则,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