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龙柏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沪科版选修3-5:从原子核到夸克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龙柏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沪科版选修3-5:从原子核到夸克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8 05:5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原子核到夸克
1.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变化所需的时间就是半衰期
B.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中,α粒子动能很大,因此贯穿物质的本领很强
C.当放射性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具有较高能量时,将发生β衰变
D.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中,β粒子是从原子核外放出的
2.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O注入人体,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 O在人体内衰变放出正电子,与人体内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为一对光子,被探测器探测到,经计算机处理后产生清晰的图像,则根据PET原理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在人体内衰变方程是
B.正、负电子湮灭方程是
C.在PET中,主要用途是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
D.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在医学检查时对人的辐射危害较大
3.同位素是指 ( )
A.核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B.核子数相同而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C.中子数相同而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D.质子数相同而核子数不同的原子
4.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衰变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射性元素一次衰变可同时产生射线和射线
B.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新核的化学性质不变
C.随着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其半衰期也在变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跟它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
5.如图所示,一种元素的同位素的质量数与中子数的关系可用图象来表示的是  
A.B.C.D.
6.在威耳逊云室中,关于放射产生的射线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射线的能量大,更容易显示其径迹
B.由于粒子的速度大,其径迹粗而且长
C.由于粒子的速度小,更不易显示其径迹
D.由于粒子的电离作用强,其径迹直而粗
7.如图,铅盒A中装有天然放射性物质,放射线从其右端小孔中水平向右射出,在小孔和荧光屏之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打在图中a、b、c三点的依次是射线、射线和射线
B.射线和射线的轨迹是抛物线
C.射线和射线的轨迹是圆弧
D.如果在铅盒和荧光屏间再加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则屏上的亮斑可能只剩下b
8.在存放放射性元素时,若把放射性元素置于大量水中;密封于铅盒中;与轻核元素结合成化合物则
A.措施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B.措施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C.措施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D.上述措施均无法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9.介子衰变方程为K-→π-+π0,其中K-介子和π-介子带负的基元电荷,π0介子不带电.一个K-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其轨迹为圆弧(图中虚线),π-介子和π0介子运动轨迹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D.
10.贫铀炸弹是一种杀伤力很强的武器,贫铀是提炼铀235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铀238,贫铀炸弹不仅有很强的穿甲能力,而且铀238具有放射性,残留物可长期对环境起破坏作用而造成污染.人长期生活在该环境中会受到核辐射而患上皮肤癌和白血病.下列结确的是( )
A.铀238的衰变方程式为:
B.和互为同位素
C.人患皮肤癌和白血病是因为核辐射导致了基因突变
D.贫铀弹的穿甲能力很强,也是因为它的放射性
11.下列关于物理史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的规律,提出了能量子的观点
B.贝克勒尔通过研究铀矿石,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C.玻尔根据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汤姆逊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并精确测量出点子的电荷量
12.目前,在家庭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修材料,这些岩石斗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这些放射性元素衰变时可能会放出、或射线,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为了鉴别放射性元素释放射线的种类,现使它们进入图示匀强磁场,三种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情况如图所示,则
A.射线1是射线
B.射线2是射线
C.射线2是中子流
D.射线3是原子核外的电子形成的电子流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许多元素能自发地放出射线,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原子是有复杂结构的
B.工业部门可以使用放射线来测厚度
C.利用射线照射种子,会使种子的遗传基因发生变异,从而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
D.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用来做示踪原子
14.关于天然放射性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玛丽居里夫妇首先发现的
B.首先说明了原子核不是单一的粒子
C.射线必须伴随或射线而产生
D.任何放射性元素都能同时发出三种射线
15.一个高能γ光子,经过重核附近时与原子核场作用,能产生一对正负电子,请完成相应的反应方程:_______________.已知电子质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速为,则γ光子的能量至少为___________J.
16.核动力航母利用可控核裂变释放核能获得动力。核反应23592U+10n→14156Ba+9236Kr+yX是若干核反应的一种,其中X为待求粒子,y为X的个数,则X是___(选填“质子”、“中子”、“电子”),y=___.若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E,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核反应的质量亏损表达式为△m=___.
17.一个静止的氮核N俘获一个速度为2.3×107m/s的中子后又变成B、C两个新核。设B、C的速度方向与中子速度方向相同,B的质量是中子的11倍,B的速度是106m/s,B、C两原子核的电荷数之比为5∶2。求:
①C为何种粒子?并写出核反应方程。
②C核的速度大小。
18.太阳能资源,不仅包括直接投射到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而且也包括像所有矿物燃料能、水能、风能等间接的太阳能资源,严格地说,除了地热能、潮汐能和原子核能以外,地球上所有其他能源全部来自太阳能,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四个质子聚变为一个氦核的热核反应,这种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就是太阳能的能源。
(1)写出核反应方程。
(2)若mH=1.007 3 u,mHe=4.002 6 u,me=0.000 55 u,则该反应中的质量亏损是多少u?
如果1 u相当于931.5 MeV的能量,则该反应中释放的能量是多少MeV?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A.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就是半衰期,故A正确;
B.α粒子的速度最小,贯穿本领很弱,故B错误;
CD.原子核发生β衰变放出的电子并不是核外电子,而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放出的电子,故C、D错误.
故选A.
2.A
【解析】
【详解】
A.由题意知,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知,应该生成正电子,A正确;
B.正负电子湮灭生成两个光子,B错误;
C.显像的原理是采集γ光子,即注入人体内的衰变放出正电子和人体内的负电子湮灭转化为γ光子,因此主要用途是作为示踪原子,故C错.
D.医学中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注入人体,进行医学检查时,人体呼吸沉积的量很小,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很小,检查过程安全,D错误.
故选A.
3.D
【解析】
【详解】
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或核子数不同的原子;
A.核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核子数相同而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中子数相同而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质子数相同而核子数不同的原子,与结论相符,选项D正确;
故选D.
4.D
【解析】
放射性元素一次衰变不可能同时产生α射线和β射线;根据原子序数是否改变判断化学性质是否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跟它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
【详解】
A、放射性元素一次衰变不可能同时产生α射线和β射线,只可能同时产生α射线和γ射线或β射线和γ射线,故A错误;
B、放射性元素发生α衰变,电荷数少2,原子序数发生改变,化学性质改变,故B错误;
C、半衰期的大小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随着元素的衰变,半衰期不变,故C错误;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跟它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故D正确.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衰变的实质,以及知道影响半衰期的因素.
5.C
【解析】
【详解】
同位素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而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设质子数为M,则有:A=N+M,所以C正确.故选C.
6.D
【解析】
【详解】
A、射线电离本领小,一般看不到其径迹或只能看到一些细碎的雾滴;故A错误。
B、粒子的速度大,但其电离本领较小,所以其径迹细而且长;故B错误。
C、D、粒子的质量大,不易改变方向,粒子电离本领大,产生的粒子多,故径迹直而粗短;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睛】
该题基于威耳逊云室的工作原理考查三种射线的特点,理解威耳逊云室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
7.C
【解析】
【详解】
A、由左手定则知正电荷向上偏,负电荷向下偏,不带电的射线不偏转,所以打在图中a、b、c三点的依次是射线、射线和射线,故A错误;
B、射线和射线受的洛伦兹力与粒子速度方向垂直,轨迹是圆,故B错误;
C、由B知射线和射线轨迹是圆弧,故C正确;
D、再加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射线受到的合力,偏转变小,亮斑不可能只剩下b,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天然放射现象及洛伦兹力的特点,由左手定则判断偏转方向,由洛伦兹力特点判断轨迹.
8.D
【解析】
【详解】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由原子核本身决定的,不随外界条件改变的改变而改变,即与放射性元素所处的环境、位置、温度,状态、是单质还是化合物等无关,故将放射性物质存放在水中并不能增大它的半衰期故选D.
【点睛】
记住了半衰期的定义和半衰期的决定因素,本题就能顺利解决.故要加强基本知识的积累.
9.AB
【解析】
【详解】
由于K-介子带负电荷,由左手定则可知衰变时运动方向向右,衰变后由于π0不带电,必然沿水平方向运动.由于衰变过程动量守恒,若π0水平向右,π-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若π0向左,π-必向右,由左手定则可知,A、B中轨迹是可能的,故AB正确,CD错误.
【点睛】
衰变后动量守恒,运动方向正好相反.同时注意带电粒子的电性,相同的磁场方向、运动方向,而不同的电性,则洛伦兹力的方向也不相同.
10.ABC
【解析】
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铀238的衰变方程式为:,故A正确;电荷数(质子数)相同,而质量数不同的同一类元素成为同位素,和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长时间接受核辐射会导致基因突变,易患癌症如皮肤癌和白血病等,故C正确;贫铀弹的穿甲能力很强一是由于贫铀密度大,二是其硬度大,故D错误.所以ABC正确,D错误.
11.AB
【解析】
普朗克为解释黑体辐射的规律,提出了能量子的观点,所以A正确;贝克勒尔通过研究铀矿石,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故B正确;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所以C错误;汤姆逊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量出点子的电荷量,故D错误.
12.ACD
【解析】
【详解】
A、由图示可知,射线1所示洛伦兹力向右,由左手定则可知,射线1带正电,则射线1是射线,故A正确;
B、C、由图示可知,射线2不是洛伦兹力作用,该射线不带电,是中子流,故B错误,C正确;
D、由图示可知,射线3受到的洛伦兹力向左,由左手定则可知,该射线带负电,是射线,射线3是原子核外的电子形成的电子流,故D正确;
故选AC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判断射线的类型,分析清楚图示情景、应用左手定则即可正确解题.
13.BCD
【解析】
【详解】
A、自发地放出射线,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原子核是有复杂结构的;故A错误。
B、工业部门可以使用放射线来测厚度,不同的放射线,可测量不同厚度;故B正确。
C、射线照射种子,会使种子的遗传基因发生变异,从而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故C正确。
D、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用来做示踪原子;故D正确。
故选BCD.
【点睛】
考查原子核与原子结构的区别,掌握放射性的穿透能力,注意放射性同位素的作用,因此要求掌握这些内容,便于解题.
14.BC
【解析】
【详解】
A、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以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故A错误;
B、关于天然放射现象和对放射性的研究,说明了原子核不是单一的粒子,故B正确;
C、射线伴随射线或射线而产生,故C正确;
D、放射性元素不一定都能同时发出三种射线,故D错误;
故选BC.
【点睛】
α射线是氦原子核,β射线是电子流,γ射线是电阻跃迁产生的光子流,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由其本身决定.
15. 1.64×10-13J.
【解析】
【详解】
一个高能γ光子,经过重核附近时与原子核场作用,能产生一对正负电子, .
根据质能关系得,γ光子的能量至少为△mc2=2mec2=1.64×10-13J.
16.中子3
【解析】
【详解】
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得,yX的总电荷数为0,总质量数为3,知X为中子,y等于3。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则。
17.(1);(2)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确定c为何种粒子,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出c核的速度大小.
①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得,B、C电荷数之和为7,因为B、C两原子核的电荷数之比为5:2.则C的电荷数为2,B、C质量数之和为15.因为B的质量是中子的11倍,则B的质量数为11,则C的质量数为4,所以C为粒子.
②根据动量守恒得,代入数据
解得.
18.(1) (2)23.75MeV
【解析】(1)核反应方程为:
(2)核反应的质量亏损为:

该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