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龙柏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沪科版选修3-5:波和粒子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龙柏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沪科版选修3-5:波和粒子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8 05:5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波和粒子
1.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A、K为光电管的两个电极,电压表V、电流计G均为理想电表。已知该光电管阴极K的极限频率为,电荷为e,普朗克常量为h,开始时滑片P、P'上下对齐。现用频率为的光照射阴极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
B.若加在光电管两端的正向电压为U,则到达阳极A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
C.若将滑片P向右滑动,则电流计G的示数一定会小断增大
D.若将滑片向右滑动,则当滑片P、间的电压为时,电流计G的示数恰好为0
2.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减小入射光的强度,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
B.改用频率小于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
C.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D.改用频率大于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3.关于光电效应实验现象及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流随着入射光频率的升高而增大
B.遏止电压随着入射光的强度增强而增大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入射光的波长大于极限波长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4.首次成功解释光电效应和首次提出物质波的科学家分别是( )
A.爱因斯坦、康普顿 B.普朗克、爱因斯坦
C.普朗克、德布罗意 D.爱因斯坦、德布罗意
5.如图是工业生产中大部分光电控制设备(如路灯)用到的光控继电器的示意图,它由电源、光电管、放大器、电磁电器等几部分组成。当用绿光照射光电管阴极时,可以发生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端应是电源的负极
B.改用黄光照射阴极K,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
C.无光照射光电管时,N会自动离开M
D.增大绿光照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
6.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现象显示了光的波动性
B.照射同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C.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所加电压增加,光电流会一直增加
D.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才会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7.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黑体辐射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B.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性
C.电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
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
8.小李用某金属为阴极的光电管观测光电效应现象,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中测得该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v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x10﹣34J?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究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v之间的关系时,图甲中电源的左侧是正极
B.图甲中电极K为光电管的阴极
C.该金属的逸出功约为3.41×10﹣39J
D.如果用频率为7.00×1014Hz的光入射,则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约为1.23×10﹣19eV
9.光电管电路连接如图甲所示,分别在不同颜色光的照射下,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调换电源正负极,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电压表与同一状态对应的电流表示数数据处理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光频率高于b光频率
B.b光光强比c光光强大
C.c光照射时,电子最大初动能低于b光照射时电子最大初动能
D.单位时间内,a光射入光电管的光子数比b光的光子数多
10.用如图所示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
A.该单色光光的频率一定小于阴极K的极限频率
B.交换电源的正负极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
C.若将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有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
D.增加单色光的强度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
11.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主要成就是发明了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他们的发明利用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原理.如图所示电路可研究光电效应规律.图中标有A和K的为光电管,其中K为阴极,A为阳级.理想电流计可检测通过光电管的电流,理想电压表用来指示光电管两端的电压.现接通电源,用光子能量为10.5eV的光照射阴极K,电流计中有示数,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缓慢向右滑动,电流计的读数逐渐减小,当滑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计的读数恰好为零,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0V;现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______,若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电流计的读数________(填“为零”或“不为零”).
12.某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是6.0×1014Hz.则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J.若用波长为0.40μm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_J(已知普朗克常量h = 6.63×10-34J·s,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3.电视显像管中的电子的加速电压为10 kV,电子枪的枪口直径设为0.01 cm,试求电子射出电子枪后的横向速度的不确定量为_______ m/s.
14.在光电效应实验中,两个实验小组分别在各自的实验室,约定用相同频率的单色光,分别照射锌和银的表面,结果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如图甲,并记录相关数据.对于这两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
A.饱和光电流一定不同
B.因为材料不同逸出功不同,所以遏止电压Uc不同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同
D.因为光强不确定,所以单位时间逸出的光电子数可能相同
E.分别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之后绘制Uc~ν图象(ν为照射光频率,图乙为其中一小组绘制的图象),图象的斜率可能不同
15.有一真空中波长为6×10﹣7m的单色光,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s求此:
(1)单色光的频率;
(2)单色光的的1个光子的能量.
16.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用波长为λ1的单色光照射金属板,能使金属板发出光电子,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1, 改用波长为λ2的单色光照射金属板,也能使金属板发出光电子,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2, 求该金属板的逸出功Wo和普朗克常量h.(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
17.金属铝的逸出功,现在用频率为入射光照射铝的表面,(普朗克常量为)求:
(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遏止电压.
18.密立根实验的目的是:测量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γ 由此算出普朗克常数h.并与普朗克黑体辐射得到的相比较,以检验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以下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某金属的Uc和γ的几组对应数据:
Uc/V 0.541 0.637 0.714 0.809 0.878
γ/1014Hz 5.644 5.888 6.098 6.303 6.501
下面已经根据上述数据作出了图象(为了作图方便,作图时两个坐标轴的交点并没有选择原点,请读图时注意).请通过给出的图象求以下二小题.
(1)这种金属的截止频率.
(2)这种方法得到普朗克常量.?
参考答案
1.D
【解析】
A. 由图可知,K是阴极,A是阳极,依据光电效应方程:
Ekm=h-W0
当Ekm=0时,入射光的能量等于阴极材料的逸出功,则阴极材料的逸出功
W0=
故A项与题意不相符;
B.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光电子在电场中加速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所以有:
故B项与题意不相符;
C. 若将滑片P向右滑动,则电流计G的示数将先逐渐增大到饱和光电流,当达到饱和电流时,则不变,故C项与意不相符;
D. 为了阻止光电子到达阳极,根据动能定理得
可得:

即则当滑片P、间的电压为
时,电流计G的示数恰好为0,故D项与题意相符。
2.D
【解析】
A. 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选项A错误;
B. 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当改变频率小于ν,但不一定小于极限频率,故B错误;
C.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则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选项C错误;
D.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Ekm=hv-W0,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大。故D正确。
3.D
【解析】
考查光电效应规律,根据光电效应产生条件和因爱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分析可得.
【详解】
A.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光子个数和电压的大小,与光的频率无关,故A说法不符合题意.
B.遏止电压随着入射光的频率增强而增大,与光强无关,故B说法不符合题意.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关系式为 ,不是正比关系,故C说法不符合题意.
D.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 也就是说入射光的波长大于极限波长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D说法符合题意.
【点睛】
发生光电效应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光电流大小取决于光子个数和电压正负、大小,同一种材料发生光电效应时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
4.D
【解析】
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此后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首次提出物质波假说的科学家是德布罗意。
A.A项与上述分析结论不相符,故 A不符合题意;
B.B项与上述分析结论不相符,故 B不符合题意;
C.C项与上述分析结论不相符,故 C不符合题意;
D.D项与上述分析结论相符,故 D符合题意。
5.C
【解析】
A.电路中要产生电流,则a端接电源的正极,阴极K发射电子,电路中产生电流,经放大器放大后的电流使电磁铁M被磁化,将衔铁N吸住;故A项与题意不符;
B.绿色光照射光电管阴极时,可以发生光电效应;黄色光的频率比绿色光的频率略小,若改用黄光照射阴极K,电路中可能仍然有光电流,故B项与题意不符;
C.无光照射光电管时,电路中无电流,N自动离开M.故C与题意相符;
D.根据光电效应规律可知,增大光照强度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但光电流增大;故D项与题意不符。
6.B
【解析】
【详解】
光电效应说明了光子具有粒子性,故A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Ekm=hv﹣W0,可知若照射同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故B正确;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所加电压增加,光电流会达到一个饱和值,即饱和光电流,不能一直增加,故C错误;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极限波长,故D错误。
7.C
【解析】
【详解】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量子理论来解释,但不能用光的波动性解释,A错误;光电效应表明光具有一定的能量,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B错误;电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的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C正确;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动量:,质子与电子的质量不同,所以动能相等的电子与质子的动量是不同的,根据德布罗意波波长公式可知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不相等,故D错误.
8.BC
【解析】
【详解】
A.探究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v关系时,电子逸出该做减速运动,电源的左侧是阴极.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电子从金属板上射出后被电场加速,由此可知A板为正极即为阳极,电极K为光电管的阴极.故选项B符合题意.
C.根据图象可知,金属的截止频率
vc=5.15×1014Hz
则该金属的逸出功:
W0=hv0=6.63×10﹣34×5.15×1014=3.41×10﹣19J
故选项C符合题意.
D.由
Ekm=hv﹣W0
知,当入射光的频率为7.00×1014HZ时,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Ekm=6.63×10-34×7×1014-3.41×10﹣19=1.23×10﹣19J=0.77eV
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9.BD
【解析】
【详解】
A.根据,且,因b光的截止电压大于a光,可知a光频率低于b光频率,选项A错误;
B.b光和c光的截止电压相同,则频率相同;而b光的饱和光电流大于c光,可知b光光强比c光光强大,选项B正确;
C.因b光和c光的截止电压相同,则频率相同;则c光照射时,电子最大初动能等于b光照射时电子最大初动能,选项C错误;
D.因a光的频率小于b光,但是a光的饱和光电流大于b光,则单位时间内,a光射入光电管的光子数比b光的光子数多,选项D正确.
10.BC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该光电管所加的电压为反向电压,所以电路中没有光电流时,可能仍然能发生光电效应,该单色光光的频率不一定小于阴极K的极限频率。故A错误;
B.若该光电管已经发生光电效应,交换电源的正负极变为正向电压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故B正确。
C. 若该光电管已经发生光电效应,若将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反向电压减小,有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故C正确;
D.增大单色光的强度,不能增大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所以不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故D错误;
11.4.5eV 为零
【解析】
【分析】
【详解】
遏止电压为6.0V,得;由光电效应方程得,可得.当达到遏止电压时,若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由于入射光频率不变,电子仍然无法到达光电管另一极,故电流示数为零.
12.
【解析】
【分析】
【详解】
(1)逸出功和极限频率的关系式,可得:;
(2)由,可得单色光的频率为:,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代入数据可得:
【点睛】
考查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掌握发生光电效应现象的条件: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或等于极限频率;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求出最大初动能.
13.0.58;
【解析】
【分析】
【详解】
电子横向位置的不确定量?x=0.01cm,由不确定度关系式可得:

电子经过10kV的电压加速后速度约为6×107m/s,由于 .所以电子运动的速度相对来看仍是相当确定的,波动性不起什么实际影响,电子运动的问题仍可用经典力学来处理.
14.B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D:光的频率相同,光强关系不确定,单位时间逸出的光电子数可能相同,饱和光电流可能相同.故A项错误,D项正确.
B:据光电效应方程和可得,相同频率,逸出功不同,遏止电压Uc不同.故B项正确.
C:据光电效应方程,相同频率,逸出功不同,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同.故C项正确.
E:据光电效应方程和可得,则Uc~ν图象的斜率为,图象的斜率应相同.故E项错误.
【点睛】
据光电效应方程和可得,Uc~ν图象的斜率为.
15.(1)f=5×1014Hz (2) E=3.3×10﹣19J
【解析】
【分析】
(1)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3×108m/s,而波长与频率的关系是c=λf,由此式可求得频率f.
(2)光子能量公式E=hf.
【详解】
(1)由c=λf,得
(2)1个光子的能量E=hf=6.63×10-34×5×1014J=3.3×10-19J
16.逸出功为,普朗克常数为
【解析】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v-W0和 可得:
h?W0=E1
h?W0=E2
解得:h= ;
W0=
17.(1)1.32×10-18J (2)8.24V
【解析】
【分析】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求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根据动能定理得到遏止电压;
解:(1)铝的逸出功为: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解得:
(2)没有光电流时,到达负极的光电子的速度恰好等于0,根据动能定理得到:
解得,遏止电压为:
18.(1)=4.27×1014Hz (2)=6.63×10-34J·s
【解析】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又
解得;
当时,;
图线的斜率,解得.
【点睛】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出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通过图线的斜率求出普朗克常量.遏止电压为零时,入射光的频率等于截止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