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6.6
经典力学局限性
经典力学体系:
经典物理学体系:
经典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磁学等。
1、伽利略发现:
惯性定律、
自由落体规律、
力学相对性原理。
2、第一次比较完整表述了惯性定律。
3、解决了完全弹性碰撞问题。
4、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
5、牛顿创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
一、经典力学的发展过程及伟大成就
自从17世纪以来,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中有了广泛的应用。
如:在宏观、低速、弱引力的广阔领域,包括天体力学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如:从地面物体的运动到天体的运动,从大气的流动到地壳的变动,从拦河筑坝、修建桥梁到设计各种输送机械;从自行车到汽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其:从投出的篮球到发射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从而证明了牛顿运动定律的正确性;
但是,经典力学也不是万能的,像一切科学一样,它没有也不会穷尽一切真理,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它像一切科学理论一样,是一部“未完成的交响曲”.那么经典力学在什么范围内适用呢?有怎样的局限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直到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才发现经典物理存在局限性.
二、从低速到高速:
这就需要有人创立新的理论。
1、牛顿的经典时空观(绝对时空观)认为:
(1)同时的绝对性
(2)时间间隔的绝对性
(3)空间距离的绝对性
例:超新星爆发的持续时间:
而实际是:2年!?
时间t、长度L和质量m这三者都与参考系选取及物体运动速度v无关。
2、爱因斯坦相对论时空观认为:
时间t、长度L和质量m这三者都与参考系选取及物体运动速度v有关。
(a)不同惯性参考系,物理规律相同
(1)、两条基本假设:
(b)任何惯性系,光速不变
(a)同时是相对的
(c)运动尺变短
(d)运动的物体质量会变大
(2)、狭义相对论结论:在物体速度大小接近光速时,会出现
(b)运动钟变慢
质量要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尺子要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变短。
式中m0、l0、t0是物体静止时的量,m、l、t是物体速度为v时的量,c是真空中的光速
。
相对的
绝对的(不变)
绝对的
与运动无关,绝对的
与运动无关,不变的
相对的
与运动有关,相对的
随速度增加而增大
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对比:
例如:(1)v=0.8c时,物体的质量约增大到静止质量的1.7倍,这时经典力学就不再适用了.
(2)如地球以v=30km/s的速度绕太阳公转时,它的质量增大十分微小,可以忽略不计,经典力学完全适用。
可见,当v<<c时,m≈m0;当v趋近于c时,m趋近于无穷大。因此,当物体的速度远小于真空中的光速时,经典力学完全适用;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经典力学就不适用了。
结论1: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
(1)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物体,不适用于微观高速(接近光速)运动的物体;
(2)只适用于弱引力情况,不适用于强引力情况。
伦琴发现X射线
汤姆生发现电子
贝克勒耳发现
天然放射线
三、从宏观到微观
宏观领域
微观世界
直到普朗克创立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之父普朗克
理解:经典物理对物理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作了重点总结,它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的物体;
相对论和量子论则适用于微观高速粒子的运动。
因此,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并不是对经典力学的否定。
结论2:
(1)对于高速运动(速度接近真空中的光速):需要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远小于真空中的光速时,相对论物理学与经典物理学的结论没有区别。
(2)对于微观世界:需要用量子力学。当普朗克常数可以忽略不计时,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的结论没有区别。
四、从弱引力到强引力
1、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推算,行星的运动轨道应该是一些椭圆或圆,而实际的天文观测,行星的运行轨道并不是严格闭合的,它们的近日点在不断地旋进。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不能完全解释。
2、
宇宙中有一些天体,例如白矮星,密度极大,这些天体表面的引力比我们常见的引力强的多,牛顿的引力理论已经不适用了。
理解:万有引力属于弱引力.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解释天体的运动,并预言和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首次把天上的星体运动规律与地面物体的运动规律统一起来.
但是宇宙中有一些天体,例如白矮星,他们的质量接近太阳,半径却与地球差不多,因此密度高达108~1010kg/m3;中子星的密度更是达1016~
1019kg/m3。这些天体表面的引力比我们常见的引力强的多,牛顿的引力理论已经不适用了。
结论3:
对于强引力情况,需要用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当天体的实际半径远大于它们的引力半径时,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和牛顿引力理论计算出的力的差异并不很大。
理解:根据牛顿的理论,当天体被压缩成半径几乎为0的一个点时,引力趋于无穷大;而爱因斯坦的理论则认为,引力趋于无穷大发生在半径接近一个“引力半径”的时候,这个引力半径的值由天体的质量决定。当天体的实际半径接近引力半径时,由爱因斯坦和牛顿引力理论计算出的力的差异急剧增大,在强引力情况下牛顿引力理论不再适用。
1、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不适用于微观高速运动物体;只适用于弱引力情况,不适用于强引力情况。
2、对于高速运动(速度接近真空中的光速),需要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远小于真空中的光速时,相对论物理学与经典物理学的结论没有区别。
3、对于微观世界,需要用量子力学。当普朗克常数可以忽略不计时,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的结论没有区别。
4、对于强引力情况,需要用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当天体的实际半径远大于它们的引力半径时,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和牛顿引力理论计算出的力的差异并不很大。
课堂小结:
检测题
1、有关科学家和涉及的事实,正确的说法是
A.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
B.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
C.
惠更斯解决了弹性碰撞问题
D.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论
(
A
C
)
2、一列火车以速度v相对地面运动.如果地面上的人测得,某光源发出的闪光同时到达车厢的前壁和后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车上的人测得,闪光先到达前壁
B.火车上的人测得,闪光先到达后壁
C.火车上的人测得,闪光同时到达车厢
的前壁
和后壁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检测题
(
A
)
爱因斯坦火车:
同时到达A、B
火车上的观测者说:光源在AB的中点,应同时到达A、B两点,地面上的人看见先到达B点,后到A点。
注:灯泡位置是发光位置。
检测题
3、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时钟,时钟A放在地面上,时钟B、C分别放在两个火箭上,以速度vB和vC朝同一方向飞行,vB<vC.
对于地面上的观察者来说,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时钟A走得最慢
B.时钟B走得最慢
C.时钟C走得最慢
D.时钟C走得最快
(
C
)
检测题
4、如果有一支静止时长30
m的火箭,以光速的二分之一的速度从观察者的身边掠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面上的观察者测得的火箭长为30
m
B.地面上的观察者测得的火箭长小于30
m
C.地面上的观察者测得的火箭长大于30
m
D.火箭上的观察者测得的火箭长为30
m
(
BD
)
检测题
5、有关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关系的说法,
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B.物体的质量随物体的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
C.物体的质量随物体的运动速度增大而减少
D.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趋于零
(
B
)
按照狭义相对论,不仅“同时”是相对的,有时候,甚至事情的先后也都是相对的。举一个例子,一节长为10米的列车,A在车后部,B在车前部。当列车以0.6c的高速度通过一个站台的时候,突然站台上的人看到A先向B开枪,过了12.5毫微秒,B又向A发射。因而站台上的人作证:这场枪战是由A挑起的。但是,车上的乘客却提供相反的情况,他们说,是B先开枪,过了10毫微秒,A才动手。事件是由B发动的。
到底是谁先动手呢?没有绝对的答案。在这个具体事件中,谁先谁后是有相对性的。在列车参考系中,B先A后,而在车站参考系中则是A先B后。
总结: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一、从低速到高速--------------
经典力学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物体;
二、从宏观到微观---------------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物体;
三、从弱引力到强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弱引力。
一、高速物体--------------
要用相对论力学处理;
二、微观世界物体---------------要用量子力学解决;
三、强引力
--------要用广义相对论力学处理。
一、经典力学的广泛应用。??
二、经典力学与狭义相对论??
1、?物体的质量随物体的运行速度而变化??
2、?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
3、?当物体的速度远小于光速C(3×108?)时两者结论是一致的。??
三、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动性不能用经典力学来解释,
但量子力学能正确地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四、经典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牛顿引力理论在强引力作用下不适用,只能用
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理论来解释强引力作用。???
五、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宏观、低速、弱力情况下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