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三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7-28 17:2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唐朝建立后,天竺,龟兹等佛教国家的佛教音乐大量进入中国,在接受了我国本土文化的
影响之后广为流传。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将龟兹乐与汉乐相结合的燕乐歌舞大曲《秦王破阵
乐》,以及借鉴印度佛曲《婆罗门曲》创作的《霓裳羽衣曲》。由上述现象可知唐朝
A.社会道德败坏
国家繁荣昌盛,
文化低级庸俗
对外交流密切
B.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8押使,唐朝掌安抚边地少
数民族
D.国家高度统一,民族融合加强
的官职名,唐朝中央政府以非本部落出、代表朝
廷使命的官员出任押蕃使,旨在监督被押领部落的动向。由此可知,押蕃使制度
A.埋下了藩镇割据隐患
C.注重维护君主的权威
B.增强了地方行政权力
与下图有关的分析评论,正确的是
D.加强了对边疆的统治
唐代前期进士分布
唐代后期进士分布图
注:图中黑点越大、越密集,则表示进士人数越多。
A.统一局面形成使进士的分布区域更广
B.唐朝后期藩镇窃取了开科取士的权力
C.进士的地域分布与经济文化发展相关
唐朝后期南方社会发展已经超过北方
10.电视剧《清平乐》的服饰、礼仪高度还原营造古朴典雅的气韵,一反唐代浓艳鲜丽之色
形成了淡雅恬静之风,风格趋于修长、纤细、朴素无华。宋朝的朝服在重视旧有传统的基
础上,体现等级的饰品与图案也更多、更加严格。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宋代
A.理学影响社会审美
B.商品经济异常活跃
C.科举制度发展完善
D.等级制度十分严密
1.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
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据此,下列“现实”与“制度变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王国问题—西汉内外朝制度
B.诸侯争霸——秦朝郡县制
C.藩镇割据—唐朝三省六部制
D.丞相擅权——明朝内阁制
高二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12苏轼出任杭州知州时,正遇瘟疫流行。他建造了一所带有慈善性质的医院,取名为“安乐
坊”。在苏轼任职期间,共医治了几千位病人。安乐坊及其运作模式受到极大关注并被朝
廷在全国推广,在各地设置安济坊,免费为穷人治病。据此可知当时
A.建立了完整的慈善救助体系
B.地方政府拥有很大的自主权
C.出现了新型的商业经营模式
D.政府重视对民众的医疗救助
13.《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十一年》记载:“(金)户部尚书瓜勒佳必喇为翰林学士承旨、
权参知政事,行省于辽东。”陆游在《纵笔》一诗中也写道:“行省当年驻陇头,腐儒随
牒亦西游。”有人据此认为行省制度开始于宋代。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年代久远导致行省制度确立时间莫衷一是
B.只要有历史文献就可以准确还原历史真相
C.元代的行省制存在对前代地方官制的继承
D.以诗证史的方法可证明宋代确立行省制度
14.元朝初期,北方民间结成一种农民互助组织,称为“锄社”。王祯《农书》卷三:“其北
方村落之间,多结为锄社。以十家为率,先锄一家之田,本家供其饮食,其餘次之,旬日
之间,各家田皆锄治。自相率领,乐事趋功,无有偷惰。间有病患之家,共力助之,故苗
无荒秽,岁皆丰熟。”由此可知,“锄社”
A.兼具生产和保卫的管理职能
B.体现了游牧和农耕经济的结合
C.瓦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5.明代中叶以后,押租制流行,佃农交纳租金才能佃种地主的土地,俗称“买耕”。佃农的
佃权,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这反映了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
C.小农经济逐渐瓦解
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
16.日本一位白银史专家认为:“在十七世纪初,由日本人、中国人、葡萄牙人以及荷兰人的
船只,从日本载运出口的白银每年可达150000到187500公斤。……最终还是流到了中国
大陆。”此材料反映出
A.自然经济解体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
C.作为流通货币的白银主要产自日本
D.明朝政府坚持一贯的对外贸易政策
17.据明代中后期的许多笔记、小品记载:追求享乐、求新求奇的风尚在民间兴起,许多士子
对“时尚”、“时玩”的追逐、对“奇技淫巧”的喜爱等现象十分常见。这反映出当时
A.经济发展对传统秩序的冲击
B.市民价值取向占据主导地位
C.朝廷对社会控制能力的强化
D.人文主义精神成为时代潮流
高二历史试题第3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