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不全含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己
河内凶
B.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其牙机巧制
C.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以为桂林、象郡
D.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明年,复攻赵
4.下列句子中对“数”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不可胜数:数目
B.数罟不入洿池:密
C.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几个
D.范增数目项王:屡次,多次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上食埃士
②积善成德
③赢粮而景从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
⑤虽蒙斧铖汤镬,诚甘乐之⑥欲因此时降武⑦且庸人尚羞之⑧吾师道也
A.①⑧/②⑥/③⑦④⑤
①③/②⑤/④⑦/⑥⑧
C.①/②/③⑤⑦/④⑥/⑧
D.①③/②/④⑥/⑤⑦/⑧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以弱天下之民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拘于时
C.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D.皆明智而忠信
吾尝豉而望矣
7.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我为赵将
B.见犯乃死,重负国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C.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会于西河外渑池
D.求人可使报秦者
铸以为金人十二
高一语文试题第2页(共10页)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有兄仲同居。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
无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共去,乃请
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言秦汉之间事。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
释之从行登虎圆上问上林诸禽兽土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图啬夫从旁代尉对上
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文帝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曰:“今
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
举错不可不审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啬夫。上就车,召释之参乘,徐行,问释之秦之
敝,县具以质言。至宫,上拜释之为公车令。
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廷尉奏
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
是法不信于民也。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
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
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
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
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
许廷尉当。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
【注】①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改)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
B.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
C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
D.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
高一语文试题第3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