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总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总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6-27 21:51:52

文档简介

4
PAGE
2
东台市实验中学2008届初三地理复习学案 4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考点分析 黄小春 07.09.23
基本概念 1.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是面积最大的大陆; 2.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北美洲的( )岛是面积最大的岛屿;3.大洲:大陆与其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4.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5.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海陆分布状况 1.海陆所占比例:( )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 );2.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3.陆地北半球比南半球多,海洋南半球比北半球多;4.无论怎样划分出的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5.大洲基本是一南一北对称分布。6.大陆的轮廓多呈三角形
七大洲 概况 名称 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位置 东半球:( )、( )、( )、( );西半球:( )、( )
北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面积 从大到小:
洲界 亚、欧 ( )山脉、( )河、大高加索山脉和( )海峡
亚、非 ( )运河 (埃及跨两洲)
南、北美 ( )运河 (巴拿马跨两洲)
亚、北美 ( )海峡 (沟通了( )洋和( )洋)
四大洋 名称面积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从大到小)
分布特征 1.太平洋跨东西和南北半球,主体位于西半球; 2.大西洋跨东西和南北半球,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呈“S”形; 3.印度洋全部位于东半球;4.北冰洋:全部位于北半球,终年冰雪覆盖
海陆的变迁 原因 1)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2)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 德国科学家( )提出。主要观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陆地,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陆地,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板块构造学说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大致化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1)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2)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和地震密集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和火山密集带
板块运动可分成两种张裂运动:碰撞运动:
强化训练(完成时间 15钟)
1、关于海陆分布大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B、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
C、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D、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2、关于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块的陆地叫大洲 B、大陆比大洲面积大
C、大洲比大陆面积大      D、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合成大洲
3、下列各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 )
A、北美洲 B、南美洲    C、非洲 D、南极洲
4、赤道共穿过 ( )
A、2个大洲 B、3个大洲 C、4个大洲 D、5个大洲
5、不属于大陆漂移学说依据的是 ( )
A、大西洋两岸的大陆形状相似 B、大西洋两岸古地层相似
C、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相似 D、大西洋两岸的人种相似
6、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 ( )
A、北美洲 B、大洋州 C、亚洲 D、非洲
7、地球上位于热带面积最大的洲是: ( )
A、非洲 B、南美洲 C、大洋洲 D、非洲
8、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9、 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多和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分别是 ( )
A、亚洲、非洲 B、北美洲、亚洲 C、亚洲、南极洲 D、南美洲、欧洲
10、 (2005年盐城中考试题)近年来,中美贸易量不断增长。我国货轮从上海港出发,沿最近的路线到达大西洋西海岸的美国某城市,将通过 ( )
A、苏伊士运河 B、马六甲海峡 C、巴拿马运河
11、 (2004年盐城中考试题)我国一艘远洋货轮(20万吨)从上海港出发,沿最近的路线经印度洋到达大西洋沿岸的某欧洲国家,将通过 ( )
A、 苏伊士运河 B、 巴拿马运河 C、 白令海峡
1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代表的板块名称
①_____ __、②____ ___、
③____ ___、④___ ____、
⑤___ ___、⑥____ ___。
(2)字母A处的山脉名称是_______。该山的岩石中发现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_______。它是由_______板块与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提升而形成的。
(3)B处的_______海位于_______板块和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该海在不断扩张。
(4)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_______,多火山、地震。从图中找出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分布带:最大的火山、地震带是_____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2
PAGE
2
东台市实验中学2008届初三地理复习学案 2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地球的运动
考点分析 黄小春 07.09.02
地球的运动 自转 自转轴:( ),自转方向:(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有何差异:( ),自转周期:( )。自转产生的现象:1)2)地方时计算: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区别:
公转 公转轴:( );公转方向:( );公转周期:( )公转主要产生的现象是:1)2) 与公转有关的4条重要纬线:北极圈( )、北回归线( );南极圈( )、南回归线( )。地球公转4个重要位置的阳光直射位置和昼夜长短情况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归纳:从春分到秋分这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 )夜长。从秋分到春分,北半球各地昼长( )夜长 从夏至到冬至这半年,北半球各地昼越( ),也越( )。从冬至到夏至这半年,北半球各地昼越( ),夜越( )。
五个热量带 根据( )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 ( )、( )( )、( )、( )。温带和热带分界线是( );温带和寒带分界线是( )热带特征:1) 2)温带特征:寒带特征:1) 2)
强化训练 (完成时间 20分钟)
1.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现象是( )
A.昼夜现象 B.季节变化现象 C.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 D.昼夜更替现象
2.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
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 C.时刻晚 D.时刻相同
3.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这是因为( )
A.太阳和星星围绕着地球转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D.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转
4.以下现象属于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A.昼夜现象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四季更替 D.不同经度地区时间不同
5.下面的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6.唐僧在取经的途中遇到了危险,被妖怪施法后藏在一枯井中,孙悟空向观音求救,观音告诉他:一年中只有一天阳光会直射到井底,到时不救,恐有难亦。请问是在我国什么地方的什么时间(  )
A.23.5°S—冬至日 B.23.5°S—夏至日 C.23.5°N—冬至日D. 23.5°N—夏至日
7.小强是东台实验中学的一名学生,生日那天白天和黑夜等长,道路两旁花团锦簇,猜猜他的生日 (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8.某地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北侧是北寒带,南侧是北温带,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20°W,23.5°N B.20°W,66.5°NC.160°E,66.5°N D.160°E,23.5°N
9.我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在五带中的( )
A.热带 B.南温带 C.北寒带 D.北温带
10.当我们开始愉快的暑假时,澳大利亚正处于一年中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1.以下正确表示北半球冬季的三个月是( )
A.11月、12月、1月B.12月、1月、2月C.1月、2月、3月D.10月、11月、12月
12.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此时阳光直射在 。
(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
现象,东台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4)我国“神舟六号”飞船2005年10月15日在太空飞行时。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上图中的 (区间范围)。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AD之间
13.为了便于不同国家的旅客了解和掌握时间,东台某酒店服务总台的墙壁上挂着一排挂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一英国旅客在江苏省从事活动应该以_________钟的时间为准,他关注自已祖国的社会生活应参照__________钟的时间。
(2)从各钟的指针上,可看出北京时间和伦敦时间相差_________个小时,北京时间和东京时间相差_________个小时。
季节变化5
PAGE
2
东台市实验中学2008届初三地理复习学案 5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天气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考点分析 缪汉华 07.09.26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气候概念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区别1 短时间 2、时刻变化 1、长时间 2、变化不大联系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天气预报图气象预报图(卫星云图):绿色 蓝色 白色 2、天气符号图:(识别常用天气符号)P46图3.6天气预报图: 阴晴 P45图3.4 降水概率 风(大小、方向) 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等级等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的变化 日变化 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最低气温出现在 。气温的日较差:某地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年变化 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7月,最低气温1月;海洋最高气温8月,最低气温2月。南半球呢?气温年较差: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 。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 等温线:同一时间气温相同的点连在一起组成的线。等温线密集的地方,表示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表示 。
影响因素及分布规律 A、纬度因素:世界气温从 向 逐渐降低;
B、海陆因素:同纬度气温随着海陆的不同而不同。
夏季:陆 热 海 冷 冬季:海 暖 陆 凉等温线形态:
C、地形因素:同纬度的气温随着海拔的不同而不同。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强化训练(完成时间 15钟)
1.下列说法是指天气的是 (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昆明四季如春 C.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2、在以下的句子中,描述气候的是: ( )
A、狂风暴雨 B、风和日丽 C、烈日炎炎 D、四季如春  
3. 对下图为某地区的天气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 )
19℃~22℃
A.小雨转晴,夜天最高气温22℃,白间最低气温19℃
B.晴转小雨,白天最高气温22℃,夜间最低气温19℃
C.小雨转晴,白天最高气温22℃,夜间最低气温19℃
D.阴转晴,夜间最低气温19℃,白天最高气温22℃
4.卫星云图上通常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当北京为绿色时,说明北京地区当时是 ( )
A.晴朗天气 B.阴雨天气 C.阴转晴天气 D.晴转阴天
5、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
A.12点  B.14点  C.13点  D.11点
6、一年中陆地平均最低气温南半球出现在 ( )
A.七月  B.一月  C.八月  D.二月
7、下列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 ( )
A.纬度越低,气温越低  B.同纬度海洋与陆地气温一样
C.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D.人类活动不会影响气温
8、下列地区中,气温最高的是: ( )
A、5° S B、20°N C、40°N D、80°S
9、当一个城市的年气温曲线起伏很大时,说明该城市 ( )
A、风沙很大 B、年降水丰富 C、季节变化明显
10、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原因是 (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11、七大洲中最冷的是 ( )
A、 北美洲 B、 南极洲 C、 非洲
12、(1)A表示的气候带是_______带,B是_______带,C是_______带。
(2)年温差最小的是_______,各月平均气温在_______度以上。
(3)B地最冷月的平均气温是_______度, C地是_______度。
(4)B地最热月的平均气温是_______度, C地是_______度。
(5)B他的年较差是_______,C地的年较差是_______。3
PAGE
2
东台市实验中学2008届初三地理复习学案 3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地图
考点分析 黄小春 07.09.10
地图 地 图 的 三 要 素 ( )、( )和( )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比例尺 比例尺=1)为了使用方便,比例尺多用( )表示: 2)数字(比例)式:例如1:100000,3)文字(表达)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方向 除了按( )判读方向,还可以根据( )确定方向,有的地图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可按“ ”确定方向。1)指向标指示的方向一般是北。(十字分解法判断)2)特殊经纬网方向的判断。
图例 被称之为“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 )、( )、( )、( )等。
地 形 图 的 判 读 等高线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 )。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 )。
判读 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1)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不一样;山谷和山脊等高线凸变的规律:2)陆地不同的地形,海拔和地表起伏也不一样。(分层设色地形图)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不同类型的地图。P20阅读材料根据使用目的,首先要正确地选择地图(何种类型),然后选择( )大小确当的地图。
表示范围的大或小表示内容的详或略大比例尺小比例尺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强化训练 (完成时间 20分钟)
1.下列比例尺最大的是
A. B.四百万分之一 C.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000千米 D. 1∶400000
2.1﹕2500000的比例尺含义是 ( )
A.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500000千米 B.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500千米
C.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5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5千米
3.在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通常是( )
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C.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D.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4.实验中学地理小组准备在一张边长50cm纸上作一幅校园地图,他们最好选择的比例尺是
5.关于右图中各点的方向判断正确的是 ( )
A.B点位于A点的东南方向 B.A点位于C点的东北方向
C.B点位于N点的东南方向 D.C点位于B点的正西方向
6.在大多数地图上,图中表示国界的符号是 ( )
7.在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 ( )
A.海拔越高 B.坡度越陡 C.深度越深 D.坡度越缓
8.一幅等高线图上所标数值四周小,中间大,它所表示的地形可能是( )
A.山地 B.盆地 C.高原 D.平原
9.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为8844米,世界陆地最低处死海低于海平原约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
A.9044米 B.8444米 C.8854米 D.9244米
10.下列图幅大小相同的四张地图,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 )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江苏地图 D.盐城地图
11.最能直观表示地面某一条线上地势起伏状况的图是 ( )
A.等高线地形图 B.分层设色地形图 C.平面图 D.地形剖面图
12.十月一日,小明想和爸爸自驾去北京旅游,他们最好使用( )
A.江苏交通图 B.中国政区图 C.中国气候图 D.中国交通图
13.中央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时,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云图是一种 ( )
A.航空照片 B.卫星图片
C.等高线地形图 D.政区地图
14.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青山顶峰的海拔是__________米,小青山顶峰的海拔是__________米, 两者相对高度是____米。
(2)登山小队想爬上大青山山顶,甲坡和乙坡哪一个适宜 。为什么?
(3)大清河的流向____ __。
(4)填出以下代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AB线是__________,
CD线是___________,
丙处是__________,丁处是____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