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各地2018—2020年中考科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四 生命活动的调节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各地2018—2020年中考科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四 生命活动的调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28 22:0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四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单选题
1.(2020·湖州)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寒冷时,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B.?运动时,心率加快,氧气供应增加
C.?进食后,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含量下降???????????D.?青春期,性激素分泌增加,第二性征出现
2.(2020·湖州)下列是人体内某些器官的自述,符合事实的是(???
)
A.??B.?C.???D.?
3.(2020·宁波)如图为气温上升时,人体的体温调节示意图。
以下关于人体各效应与其产生的主要结果,判断错误的是(
?)
A.?效应①可使散热增加???????????????????????????????????????????B.?效应②可使产热减少
C.?效应③可使产热减少???????????????????????????????????????????D.?效应④可使产热减少
4.(2020·温州)图甲表示人缩手反射的过程,图乙是反射弧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示意图。图甲中“e”对应图乙中的(
???)
A.?①?????????????????????????????????????????B.?②?????????????????????????????????????????C.?④?????????????????????????????????????????D.?⑤
5.(2020·嘉兴)小到细胞大到生态系统,从物理运动到化学变化,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如你在剧烈运动后就会汗流浃背,
此时大量流汗主要为了维持人体的(
?)
A.?体温平衡???????????????????????????B.?血糖平衡???????????????????????????C.?氧气平衡???????????????????????????D.?水分平衡
6.(2020·杭州)健康人的正常体温调节过程如下: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效应器→调节活动X。下列关于活动X的说明,合理的是(
???)
A.?皮肤血管收缩??????????????????B.?汗液分泌增加??????????????????C.?浑身肌肉颤抖??????????????????D.?适当增添衣裤
7.(2019·衢州)小科在做植物茎的向性实验时,原来放置在暗箱中的直立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的弯曲生长情况。判断该暗箱当初放置时最有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

A.?甲?????????????????????????????????????????B.?乙?????????????????????????????????????????C.?丙?????????????????????????????????????????D.?丁
8.(2018·金华)2018年3月14日,患有“渐冻症”的杰出物理学家斯带芬·金去世。“渐冻症”是由于传出神经元受损引起的。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假如传出神经受损,其它结构正常,当感受器接受信息刺激后将会(???

A.?有感觉但不能运动??????B.?失去感觉但能运动??????C.?既有感觉又能运动??????D.?失去感觉同时不能运动
二、填空题
9.(2020·嘉兴)老张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禁食
8
小时后抽血检测血液中葡萄糖浓度,饭后2小时又做了相同的检测。这主要是检测________的分泌是否正常,若该激素分泌不足,人会患________病。
10.(2019·台州)?
2014年,人工视网膜通过临床试验,为失明患者带来福音。人工视网膜主要由装有摄像头的眼镜、电子设备和芯片电极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
(1)从眼球的成像原理来看,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镜。
(2)从反射弧的组成来看,“人工视网膜”相①传送画面数集影像当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
(3)摄像头中的对焦机构能调节镜头和CCD之间的距离。当配有人工视网膜的人向远处眺望,对焦机构将使镜头与CCD之间的距离变________。
11.(2019·绍兴)夏至前后,杨梅成熟,杨梅园里杨梅挂满枝头,喜迎游客前来品尝采摘。
(1)杨梅树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经根吸收后通过木质部中的________向上运输。
(2)品尝杨梅时,游客感到口味鲜甜的过程为:味觉感受器→传入神经→________。
(3)患糖尿病的某游客过量食用杨梅后血糖含量明显升高,为降低血糖浓度需要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的原因是________。
12.(2019·湖州)蛙是我们熟悉的动物,也是科学研究常用的动物。
(1)蛙属于脊椎动物中的两栖类。上表是脊椎动物检索表。“两栖类”在检索表中对应的是________(选填“A”“B”“C”“D”或“E”)。
(2)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脊蛙)的腹部贴上浸有硫酸的纸片,蛙会用四肢将其扒去。这一事实说明参与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蛙的________?中。
13.(2018·杭州)如图表示甲、乙二人进食前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乙曲线
BC
段血糖含量明显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在该时间段进行剧烈活动,容易影响胃肠器官的功能,理由是________。
(2)某同学分析乙曲线,认为CD段人体内胰岛素分泌量是持续增加的,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________。
(3)甲曲线中MN段血糖含量下降非常缓慢,原因是________。
14.(2018·台州)如图,密闭玻璃瓶内的水恒温放置几天后,液态水不会减少也不会增加,并不是瓶内的水既不汽化也不液化,而足瓶内存在着汽化和液化的动态平衡过程。
(1)请你从分子的角度简要解释瓶内液态水体积保持不变的原因。________。
(2)自然界中存在很多这样的动态平衡,如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存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的动态平衡。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再举1个类似的动态平衡例子。________。
15.(2018·湖州)智能机器人的诞生,为科学技术发展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在我国的“探月”计划中,将由智能机器人完成着陆巡视勘察,以及月面取样返回工作。典型的智能机器人包括4个部分:传感系统、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和数据库、机器人本体传动装置和对外通讯系统。智能机器人的主要工作系统是仿照人体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的。
(1)勘察月球时,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________,即月坑。
(2)机器人中的“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和数据库”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________。
16.(2018·金华)在一个玻璃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如图)。将玻璃瓶放置在温暖的地方数天,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
(1)该实验可以探究植物根的________性;
(2)放置湿棉花是考虑到种于萌发需要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7.(2019·杭州)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螂鲜生长发育的影响,小金将同种同时孵化的、体长约为20mm的蝌鲜各15只分别放入1-4号玻璃缸中进行实验,其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所示
玻璃缸编号
放入的试剂及用量(连续投放7天)
第3天观察结果
第7周观察结果
存活数
平均体长(mm)
四肢生长情况
存活数
平均体长(mm)
四肢生长情况
1
甲状腺激素6mg/天
15
26
均出现后肢
0
2
甲状腺激素2mg/天
15
26.5
均出现后肢
15
1只发育成10mm的青蛙,14只均出现前、后肢
3
甲状腺抑制剂30mg/天
15
20
未出现前、后肢
15
21
均出现后肢
4
不加任何药剂
15
20
未出现前、后肢
15
30
均出现后肢
第8周时,2号玻璃缸内的姗蚪全部发育成青蛙。第12周时,4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但3号玻璃缸内未出现青蛙而出现了体长达39mm的巨型蝌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测量蝌蚪的平均体长,观察前后肢的生长情况等指标,其目的是________;
(2)根据12、4号玻璃缸对照实验结果可得出的2条结论是________;
(3)3号玻璃缸内出现巨型蝌蚪的原因是________;
18.(2019·嘉兴)甲状腺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动物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1)Ⅰ.现以某品种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健康同龄成年小鼠随机分成数量相同的甲、乙两组:
②待实验鼠安静后,测实验鼠体长,计算平均值;
③实验处理:甲组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制剂,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④在相同并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甲、乙两组每只实验鼠的体长,并分别计算两组实验鼠的体长平均值:
⑤分析实验前后体长数据,计算各组平均体长的增加量,进而得出结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a.根据上述实验设计,他们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
b.纠正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一个错误:________。
(2)Ⅱ.协同作用是指多种物质同时作用于生物体所产生的作用超过各自单独作用的总和。若要探究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的个对小鼠生长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在上述已纠正的实验设计基础上,还需要补充两组实验:丙组每天注射生长激素,丁组________(注:由于激素作用的特殊性,实验设计中对各试剂的量和浓度不作具体要求》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n1~n4为各组小鼠体长增加量的相对值。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发现数据关系为
________?,说明这两种激素对小鼠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19.(2018·台州)19世纪末,班廷在解剖尸体时,发现尸体的肢腺中布满了岛屿状的暗点,但在糖尿病人尸体胰腺里的暗点明显缩小。于是,他推测糖尿病可能与这些暗点的缩小有关。班廷取狗的胰腺切成碎片,研磨并加人生理盐水拌匀,制成提取液进行实验。
(1)若取10只患有糖尿病的狗,随机平均分成两组,第一组每只注射10毫升提取液;第二组每只应当注射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糖尿病的发生与胰腺中岛屿状暗点分泌的________减少有关。
20.(2018·绍兴)胰岛素(成分是蛋白质)的发现和提取,凝聚了许多科学家的心血。
(1)1869年,朗格汉斯发现:胰腺分成两部分,除了分泌胰液的部分外,胰腺中还有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胰岛细胞是由于细胞分裂、生长和________形成的。
(2)因为胰岛素会在胰液中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所以很难从胰腺中提取胰岛素。1920年。班廷提出了一个巧妙的想法:如果将狗的胰导管结扎,一段时间后,狗的胰腺就会萎缩,胰腺中不再产生胰液,再设法从未萎缩的胰岛中分离出胰岛素.班廷的想法巧妙之处体现在________.
(3)1921年,在麦克劳德的生理实验室里,班廷先在狗的身上提取出了胰岛素,很快又研究出在酸性和冷冻环境下从牛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的新方法,产量明显提升。他在该环境下提取胰岛素的理由是________。
(4)用提取出的胰岛素在患糖尿病的狗及志愿者身上多次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胰岛素能够治疗糖尿病,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的功能。1923年,班廷和麦克劳德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四、解答题
21.(2020·台州)碰碰香是一种常见的室内盆栽植物,因触碰后可散发出令人舒适的香气而得名,其香气具有提神醒脑、驱避蚊虫的作用。
(1)碰碰香受到外力触碰时会释放香味,这种现象属于植物的________性。
(2)在室内其他地方也能闻到碰碰香散发的香味,是因为________。
(3)碰碰香的香味物质中含量最多的是柠檬烯,其化学式为C10H16。计算:
①柠檬烯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②柠檬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2.(2019·台州)体温恒定使哺乳动物对环境有较强适应能力。某科研小组对12只某种哺乳动物,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静止状态(非运动、非进食)时的代谢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根据图像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该哺乳动物静止代谢率会随环境温度变化呈现如图波动。(已知:该哺乳动物的体温调节机理与人体类似;动物的代谢率以每小时单位质量的耗氧量来表示,代谢率越高呼吸作用越旺盛)
23.(2019·温州)莴苣(如图)含有多种有利人体健康的物质,是一种常见的蔬菜。
?
(1)莴苣中某些物质能促进胰岛素发挥作用,以调节人体血液中的________含量。
(2)将新鲜莴苣密封在保鲜袋中,一段时间后,保鲜袋内壁出现大量水珠。这些水分主要来自莴苣的哪项生命活动?________?。
(3)莴苣种子萌发受光照影响。为研究光照情况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小明选用500粒饱满的莴苣种子,平均分成五组,在黑暗环境中吸足水后,放置在适合生长的恒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要使首种子的萌发率接近100%,需要的光照情况是________。
24.(2019·宁波)?
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当天宁波会拉响警报,以增强市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
(1)某校为提高学生应急避险能力,进行了地震逃生演习。逃生演习时,高层的同学听到警报声后迅速躲到课桌底下,同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正确姿势如图所示)。同学做出的这些反应属于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其中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主要是保护人体的生命中枢—
________?。
(2)若我们掌握一定的应急避险技能,可通过自救与互救来降低灾害风险。例如身上着火,可快速倒在地上,把身上的火苗压灭。这种灭火方式,利用的原理主要是________?。
25.(2019·湖州)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血液循环是人体最主要的机能之一。”在人体内,流滴在血管中的血液犹如河流一样,滋润着每一个细胞。血液具有运输、免疫保护、调节等作用。
(1)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可通过“肝门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________→各级动脉→毛细血管”这一途径,营养物质供给组织细胞。
(2)如果人体的皮肤破损,病原体就会进入体内,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就能将它们吞噬,血液的这种生理功能称为________(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3)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从而发挥作用。如垂体分泌的________?就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4)在寒冷的冬天,皮肤的血液是如何进行体温调节的?
26.(2019·衢州)空调扇具有“送风、加湿和降温”等功能,其内部主要结构为风扇、水箱和空气过滤网等。使用时,通常向水箱中加水,使吹出的风比无水时凉爽。下表是某品牌空调扇部分参数。
项目
参数
项目
参数
额定电压
220伏
额定功率
50瓦
空机质量
7.5千克
单个轮子接触地面面积
2厘米2
水箱容量
0.5升
轮子数量
4个
蒸发量
1升/时
电源线长度
1.2米
(1)向水箱的水里再加入一些碎冰,可降低水温,使吹出的风比只有水时更凉爽。加冰可降低水温的原因有________。
(2)人在运动大量出汗后,对着空调扇吹,很容易感冒。此时,在脑干调节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
________?,从而维持人体体温恒定。
(3)小科阅读参数表发现,该空调扇比较省电。计算该空调扇正常工作10小时消耗的电能。
(4)计算水箱加满水时该空调扇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5)该空调扇底座安装了万向轮,方便移动。但在其他设计上仍存在缺陷,为更方便用户使用,请结合表中参数提出一条改进建议:________?。
27.(2018·温州)人体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中,对热的感觉有不同的程度,散热越困难时往往会感觉到越热,人的热感与气温、相对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在25℃和35℃时,哪种气温下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较大?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两种温度时,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情况作出解释。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A
2.
C
3.
B
4.
A
5.
A
6.
B
7.
B
8.
A
二、填空题
9.
胰岛素;糖尿
10.
(1)凸透
(2)感受器
(3)短(或“近”、“小”)
11.
(1)导管
(2)大脑皮层中的味觉中枢
(3)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道消化,失去功效
12.
(1)D
(2)脊髓
13.
(1)食物中的输类消化成葡萄糖后,大量吸收进入血液;该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会使骨賠肌中的血流
量增大.消化器官中的血流量相应减少
.从而影响胃肠器官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不同意
(3)甲是糖尿病人.体内膜岛素缺乏,血精含量难以快速下降
14.
(1)水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液态水中的分子有一部分运动到上方的空气中,空气中的水分子有一部分运动到液态水中,两者的数量保持一致
(2)人体体温的恒定,是由于人体内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其他合理答案举例:饱和溶液
中存在溶解和结晶的动态平衡,人体内的水盐平衡;血糖浓度能保持相对稳定,大气成分的稳定等。)
15.
(1)环形山
(2)神经中枢
16.
(1)向地(或向)
(2)适量的水
三、实验探究题
17.
(1)据此判断蝌蚪的生长和发育状况
(2)高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对蝌蚪有致死作用;低剂量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3)甲状腺抑制剂能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从而阻止蝌蚪发育成青蛙
18.
(1)甲状腺激素对小鼠的生长(体长)是否有促进作用;应该用幼年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2)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n4>n1+n3-n2或(n4-n2)>(n1-n2)+(n3-n2)
19.
(1)10毫升生理盐水
(2)胰岛素
20.
(1)分化
(2)可以很好地避免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分解胰岛素
(3)酸性和低温的环境能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
(4)调节血糖浓度
四、解答题
21.
(1)应激性(或“感应性”、“感触性”)
(2)分子总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或“扩散”)
(3)15:2;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88.2%
22.
满分示例:①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哺乳动物的散热速度和方式,为保持体温恒定,哺乳动物可通过调节代谢率以改变产热;②当环境温度低于28℃时,温度越低,散热越快,该哺乳动物以提高代谢率,增强呼吸作用,来增加产热;③当环境温度在28~35℃时,体表温度与环境温度较接近,通过其他方式调节散热速度即可维持体温恒定,因此产热少且稳定,代谢率低且基本不变;④当环境温度高于35℃(即高于体表温度)后,温度越高,汗液蒸发散热加剧,生命活动旺盛,耗氧增加,代谢加快;因代谢加快所增加的产热少于汗液散热,因此总产热与总散热依然能保持平衡。
23.
(1)葡萄糖
(2)蒸腾作用
(3)阳光直射一段时间后立即进行黑暗处理
24.
(1)条件;脑干
(2)使可燃物隔绝助燃物
25.
(1)主动脉
(2)非特异性免疫
(3)生长激素
(4)冬天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和外界温差减小,热量散失减少。
26.
(1)①碎冰熔化需要吸收周围水的热量,导致水温下降;②熔化后的冰水温度比原来水的温度低,两者之间存在温度差,发生热传递,使水箱里的水温进一步下降。
(2)减少
(3)解:P=50W=0.05kW
W=Pt=0.05kW×10h=0.5kWh
(4)解:V=0.5L=0.0005m3
m水=P水
V=1.0×103kg/m3×0.0005m3=0.5kg
FG=mg=(0.5kg+7.5kg)×10N/kg=80N
S=4×2cm2=8cm2=0.0008m2
p=F/S=80N/0.0008m2=100000pa
(5)①加大空调扇水箱的容积,避免频繁加水②延长电源线长度等
27.
在35℃气温下,相对湿度对人的热感影响更大。因为气温为25℃时,人体主要靠皮肤直接散热来调节体温,散热快慢取决于皮肤与环境的温差,所以相对湿度对人的热感影响不大。气温为35℃时,人体主要靠汗液蒸发来散热,相对湿度越大,汗液蒸发越困难,导致人体散热越困难,所以觉得更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