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2020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课时训练
第
1
章
机械运动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2课时 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
物
理
01
知识管理
速度
直
保持不变
正比
不变
变化
不相等
平均速度
比值
02
基础题
C
A
C
B
8
16
A
D
最大速度
6
D
03
中档题
C
D
C
C
变化
37.5
9∶8
4∶3
04
拓展题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已7世纪教盲
义务教育教科书
八年级
上册
物理
人式一
2曝叶匀嬤童运动和平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010s
20s
30s
40s
0200m450m
750
1200m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
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
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
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
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
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2课时 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
答案版
【01 知识管理】
1.匀速直线运动
定 义:物体沿着直线且__速度__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特 点:(1)运动的轨迹是__直__线;(2)运动的速度__保持不变__;(3)路程与时间成__正比__,其路程跟时间的比值是__不变__的.
2.变速直线运动
定 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__变化__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不相等__,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描 述:只做粗略研究时,用__平均速度__来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
3.平均速度
定 义:总路程与总时间的__比值__.
物理意义:平均速速可以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上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计算公式:v=____.
【02 基础题】
知识点1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C)
A.正在进站的火车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站在商城自动扶梯上下楼的顾客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
2.(江苏中考)体育考试中,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相机,拍摄小丽
50
m
跑的过程,得到下列四张照片——频闪照片,其中表示她加速起跑阶段的是(A)
A B C D
3.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第1
s内通过2
m,第2
s内通过2
m,则这个物体(C)
A.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都不对
4.下列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B)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5
s内通过了40
m的路程,则它的速度是__8__
m/s,它在2
s内通过的路程是__16__m.
知识点2 平均速度
6.(天门中考)关于平均速度,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A.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各处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B.在相同路程内,物体运动的时间越少则平均速度越大
C.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
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路程内,平均速度有可能相同
7.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经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在龟兔赛跑的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
B.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
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
8.《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
km/h,“40
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中的__最大速度__(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12分到达学校,设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
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距离是__6__km.
9.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在3
s内通过的路程是60
m,中途停下来10
s后又在2
s内通过30
m的路程,这个物体前3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20_m/s__,后2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15_m/s__,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6_m/s__.
【易错点 不理解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10.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由公式v=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由公式t=可知,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小
C.由公式s=vt可知,路程由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决定,在相等的时间内路程不一定相同
D.物体通过任何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都相同
【03 中档题】
11.短跑运动员在100
m竞赛中,测得7
s末的速度是9
m/s,10
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C)
A.9
m/s
B.9.6
m/s
C.10
m/s
D.10.2
m/s
12.(扬州中考)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D)
A.0~t1做加速直线运动
B.t1~t2做匀速直线运动
C.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长
D.0~t1比t2~t3运动的速度大
13.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C)
A.两物体在0~1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
s末相遇,且0~15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
s末相遇,且0~20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14.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
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0
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
km/h,则汽车行驶这120
km的路程(C)
A.所用时间为2.4
h
B.所用时间为2.6
h
C.平均速度为48
km/h
D.平均速度为50
km/h
15.(柳州中考)如图记录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由图可知,汽车在各段时间内速度是__变化__的,汽车从20
s时到40
s时的平均速度是__37.5__m/s.
16.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物体运动的速度之比是4∶3,若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运动时间之比是__9∶8__;若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相同,通过的路程之比是__4∶3__.
17.从上海到南京的D412次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表所示.
项目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9:51
10:32
12:05
发车时间
09:05
09:53
10:34
里程/km
0
84
165
300
根据时刻表求:
(1)动车由上海到南京全程的时间;
(2)D412次动车组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1)由表可知,动车由上海到南京全程的时间:
t总=t2-t1=12:05-09:05=3
h
(2)由表可知,上海到南京的里程:s总=300
km,
则D412次动车组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
v===100
km/h
04 拓展题
18.甲、乙同时参加百米赛跑,同时起跑,当甲到达终点时,乙离终点还有10
m,设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甲由起点后退10
m,同时起跑,则结果是(C)
A.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B.乙先到终点
C.甲先到终点
D.无法判断
小专题(一) 速度的图象及计算
类型1 图象问题
1.某物体在水平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该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C)
A.物体在7
s内运动的路程为6
m
B.以出发点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3
s内是静止的
C.物体前2
s内的速度大于最后2
s内的速度
D.物体在前5
s内的平均速度为0.4
m/s
2.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B)
A.甲做加速运动,乙做减速运动
B.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D.经过0.4
s,甲、乙速度相等
3.如图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
A.两物体在t=10
s时刻相遇
B.两物体往同一方向行驶
C.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D.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相等,都是5
m/s
4.(泸州中考)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在t=0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
B.在0~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C.在t1~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在0~t2时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5.(上海中考)甲、乙两车从相距20
m的A、B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时间t后,两车相距10
m.则(B)
A.v甲<v乙,t一定为10
s
B.v甲<v乙,t可能为30
s
C.v甲=v乙,t可能为10
s
D.v甲=v乙,t可能为30
s
6.(宿迁中考)甲、乙两同学在同一直道上,从同一出发点向相同方向跑步锻炼,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他们跑步时,速度较快的是__乙__同学,相遇时距离出发点__200__m.
7.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1)甲车的速度是__4__
m/s;
(2)若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__西__(填“东”或“西”)做直线运动;
(3)经过5
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乙__车,它距后面的车的距离是__10__m.
类型2 速度的计算
(一)多段时间或路程
8.据新闻报道,石家庄市将按照“1公里步行,3公里骑自行车,5公里坐公交,长距离轨道为主”的一体化公共交通目标,启动BRT快速公交项目,其中快速公交BRT1号线,全程沿槐安路、天山大街布设,总长27
km.如图为一辆样车,走完全程平均速度为20
km/h.
(1)样车走完1号线要用多长时间?
(2)样车在某一路段先以54
km/h的速度运行50
s,停车14
s,再以60
km/h的速度运行36
s,则样车在本路段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解:(1)样车走完1号线要用的时间:
t===1.35
h
(2)样车前50
s通过的距离:
s1=v1t1=54×
m/s×50
s=750
m
停车14
s,后36
s通过的距离:
s2=v2t2=60×
m/s×36
s=600
m
则样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v平均====13.5
m/s
(二)反应时间问题
9.如图所示是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的蝴蝶桥,桥梁长度为150
m.
(1)若小强同学骑着电动车以18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蝴蝶桥,则他用了多少时间?
(2)小强仍按上述速度匀速行驶,若他突然发现前方有意外情况,经过0.6
s(从发现情况到制动刹车的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再经过5.4
s又滑行21
m后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过程中,其平均速度多大?
解:(1)小强骑电动车的速度:v=18
km/h=5
m/s
由v=得通过蝴蝶桥用的时间:
t===30
s
(2)由v=得小强在反应时间内骑行的路程:
s1=vt1=5
m/s×0.6
s=3
m
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过程中的总路程:
s′=s1+s2=3
m+21
m=24
m
总时间:t′=t1+t2=0.6
s+5.4
s=6
s
平均速度:v′===4
m/s
(三)交通指示牌、列车时刻表问题
10.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到列车时刻表如下表.
车次
萍乡北开
南昌西到
运行距离
G1346
08:38
09:40
240
km
G1692
08:49
10:05
240
km
G1482
09:11
10:31
240
km
(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解:(1)由图知,s=30
km,限速v=60
km/h,由v=可得,驾车到萍乡北站所用的最少时间:
t===0.5
h=30
min
他们8:20开车出发,到达萍乡北站的时间为8:50,
由于到站时火车G1692已出发,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爷孙俩只能赶上G1482车次.
(2)根据列车时刻表可得,乘坐G1482到达南昌所用时间:t′=10:31-9:11=1
h
20
min=80
min
总路程s′=240
km,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
v′===180
km/h
(四)过桥、隧道问题
11.如图,南京长江大桥2018年12月底恢复通车.上层为公路桥,车行道宽15
m,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各有2
m多宽的人行道,大桥由正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正桥9墩10跨,长1
576
m.
(1)小明晚上步行到大桥上体验绚丽多彩的玉兰花灯.步行速度平均为0.8
m/s,他通过正桥所用时间为多少?
(2)第二天小明全班同学前来参观大桥,排队通过桥面.整个队伍长44
m,整支队伍通过正桥正好45
min,队伍行进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1)他通过正桥所用时间:
t===1
970
s
(2)队伍通过整座桥所走的路程:
s′=L桥+L队伍=1
576
m+44
m=1
620
m
队伍通过整座桥的时间:
t′=45
min=45×60
s=2
700
s
队伍行进的平均速度:
v′===0.6
m/s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2课时 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
练习版
【01 知识管理】
1.匀速直线运动
定 义:物体沿着直线且__速度__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特 点:(1)运动的轨迹是__直__线;(2)运动的速度__保持不变__;(3)路程与时间成__正比__,其路程跟时间的比值是__不变__的.
2.变速直线运动
定 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__变化__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不相等__,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描 述:只做粗略研究时,用__平均速度__来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
3.平均速度
定 义:总路程与总时间的__比值__.
物理意义:平均速速可以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上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计算公式:v=____.
【02 基础题】
知识点1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C)
A.正在进站的火车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站在商城自动扶梯上下楼的顾客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
2.(江苏中考)体育考试中,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相机,拍摄小丽
50
m
跑的过程,得到下列四张照片——频闪照片,其中表示她加速起跑阶段的是(A)
A B C D
3.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第1
s内通过2
m,第2
s内通过2
m,则这个物体(C)
A.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都不对
4.下列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B)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5
s内通过了40
m的路程,则它的速度是__8__
m/s,它在2
s内通过的路程是__16__m.
知识点2 平均速度
6.(天门中考)关于平均速度,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A.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各处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B.在相同路程内,物体运动的时间越少则平均速度越大
C.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
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路程内,平均速度有可能相同
7.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经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在龟兔赛跑的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
B.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
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
8.《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
km/h,“40
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中的__最大速度__(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12分到达学校,设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
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距离是__6__km.
9.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在3
s内通过的路程是60
m,中途停下来10
s后又在2
s内通过30
m的路程,这个物体前3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20_m/s__,后2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15_m/s__,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6_m/s__.
【易错点 不理解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10.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由公式v=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由公式t=可知,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小
C.由公式s=vt可知,路程由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决定,在相等的时间内路程不一定相同
D.物体通过任何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都相同
【03 中档题】
11.短跑运动员在100
m竞赛中,测得7
s末的速度是9
m/s,10
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C)
A.9
m/s
B.9.6
m/s
C.10
m/s
D.10.2
m/s
12.(扬州中考)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D)
A.0~t1做加速直线运动
B.t1~t2做匀速直线运动
C.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长
D.0~t1比t2~t3运动的速度大
13.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C)
A.两物体在0~1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
s末相遇,且0~15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
s末相遇,且0~20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14.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
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0
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
km/h,则汽车行驶这120
km的路程(C)
A.所用时间为2.4
h
B.所用时间为2.6
h
C.平均速度为48
km/h
D.平均速度为50
km/h
15.(柳州中考)如图记录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由图可知,汽车在各段时间内速度是__变化__的,汽车从20
s时到40
s时的平均速度是__37.5__m/s.
16.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物体运动的速度之比是4∶3,若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运动时间之比是__9∶8__;若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相同,通过的路程之比是__4∶3__.
17.从上海到南京的D412次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表所示.
项目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9:51
10:32
12:05
发车时间
09:05
09:53
10:34
里程/km
0
84
165
300
根据时刻表求:
(1)动车由上海到南京全程的时间;
(2)D412次动车组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1)由表可知,动车由上海到南京全程的时间:
t总=t2-t1=12:05-09:05=3
h
(2)由表可知,上海到南京的里程:s总=300
km,
则D412次动车组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
v===100
km/h
04 拓展题
18.甲、乙同时参加百米赛跑,同时起跑,当甲到达终点时,乙离终点还有10
m,设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甲由起点后退10
m,同时起跑,则结果是(C)
A.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B.乙先到终点
C.甲先到终点
D.无法判断
小专题(一) 速度的图象及计算
类型1 图象问题
1.某物体在水平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该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C)
A.物体在7
s内运动的路程为6
m
B.以出发点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3
s内是静止的
C.物体前2
s内的速度大于最后2
s内的速度
D.物体在前5
s内的平均速度为0.4
m/s
2.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B)
A.甲做加速运动,乙做减速运动
B.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D.经过0.4
s,甲、乙速度相等
3.如图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
A.两物体在t=10
s时刻相遇
B.两物体往同一方向行驶
C.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D.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相等,都是5
m/s
4.(泸州中考)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在t=0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
B.在0~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C.在t1~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在0~t2时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5.(上海中考)甲、乙两车从相距20
m的A、B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时间t后,两车相距10
m.则(B)
A.v甲<v乙,t一定为10
s
B.v甲<v乙,t可能为30
s
C.v甲=v乙,t可能为10
s
D.v甲=v乙,t可能为30
s
6.(宿迁中考)甲、乙两同学在同一直道上,从同一出发点向相同方向跑步锻炼,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他们跑步时,速度较快的是__乙__同学,相遇时距离出发点__200__m.
7.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1)甲车的速度是__4__
m/s;
(2)若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__西__(填“东”或“西”)做直线运动;
(3)经过5
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乙__车,它距后面的车的距离是__10__m.
类型2 速度的计算
(一)多段时间或路程
8.据新闻报道,石家庄市将按照“1公里步行,3公里骑自行车,5公里坐公交,长距离轨道为主”的一体化公共交通目标,启动BRT快速公交项目,其中快速公交BRT1号线,全程沿槐安路、天山大街布设,总长27
km.如图为一辆样车,走完全程平均速度为20
km/h.
(1)样车走完1号线要用多长时间?
(2)样车在某一路段先以54
km/h的速度运行50
s,停车14
s,再以60
km/h的速度运行36
s,则样车在本路段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解:(1)样车走完1号线要用的时间:
t===1.35
h
(2)样车前50
s通过的距离:
s1=v1t1=54×
m/s×50
s=750
m
停车14
s,后36
s通过的距离:
s2=v2t2=60×
m/s×36
s=600
m
则样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v平均====13.5
m/s
(二)反应时间问题
9.如图所示是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的蝴蝶桥,桥梁长度为150
m.
(1)若小强同学骑着电动车以18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蝴蝶桥,则他用了多少时间?
(2)小强仍按上述速度匀速行驶,若他突然发现前方有意外情况,经过0.6
s(从发现情况到制动刹车的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再经过5.4
s又滑行21
m后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过程中,其平均速度多大?
解:(1)小强骑电动车的速度:v=18
km/h=5
m/s
由v=得通过蝴蝶桥用的时间:
t===30
s
(2)由v=得小强在反应时间内骑行的路程:
s1=vt1=5
m/s×0.6
s=3
m
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过程中的总路程:
s′=s1+s2=3
m+21
m=24
m
总时间:t′=t1+t2=0.6
s+5.4
s=6
s
平均速度:v′===4
m/s
(三)交通指示牌、列车时刻表问题
10.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到列车时刻表如下表.
车次
萍乡北开
南昌西到
运行距离
G1346
08:38
09:40
240
km
G1692
08:49
10:05
240
km
G1482
09:11
10:31
240
km
(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解:(1)由图知,s=30
km,限速v=60
km/h,由v=可得,驾车到萍乡北站所用的最少时间:
t===0.5
h=30
min
他们8:20开车出发,到达萍乡北站的时间为8:50,
由于到站时火车G1692已出发,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爷孙俩只能赶上G1482车次.
(2)根据列车时刻表可得,乘坐G1482到达南昌所用时间:t′=10:31-9:11=1
h
20
min=80
min
总路程s′=240
km,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
v′===180
km/h
(四)过桥、隧道问题
11.如图,南京长江大桥2018年12月底恢复通车.上层为公路桥,车行道宽15
m,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各有2
m多宽的人行道,大桥由正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正桥9墩10跨,长1
576
m.
(1)小明晚上步行到大桥上体验绚丽多彩的玉兰花灯.步行速度平均为0.8
m/s,他通过正桥所用时间为多少?
(2)第二天小明全班同学前来参观大桥,排队通过桥面.整个队伍长44
m,整支队伍通过正桥正好45
min,队伍行进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1)他通过正桥所用时间:
t===1
970
s
(2)队伍通过整座桥所走的路程:
s′=L桥+L队伍=1
576
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