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文档属性

名称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06-28 16:33:14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物质鉴别的图表表示法
固体1
固体2
溶液1
溶液2
加试剂
现象1
某物质1
现象2
某物质2




取试样
结论
物质鉴别的原理:
利用几种物质的不同特性用 一定的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已知物质一一区别.
物质鉴别的一般步骤
进行实验
确定实
验方案
物质性质
评价和优化
记录现象
得出结论
NaNO2俗称”工业盐” 白色或浅黄色的晶体,有咸味 易溶于水 ,且溶解时吸热 .NaNO2其对应酸HNO2 (Ka=4X10-4),仅存在于冷的稀溶液中.
NaNO2是一种重要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的保鲜,如果没有它香肠颜色会变暗,奶酪会失去特有的香味,但过多食用含NaNO2的食品不利于健康,人体安全摄入标准为0~0.1mg/千克体重,人食用0.2克就可能出现中毒症状,如果一次性误食3 克,就可能造成死亡,因为NaNO2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转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而中毒。
“隐形杀手”亚硝酸钠
物质鉴别的图表表示法
固体1
固体2
溶液1
溶液2
加试剂
现象1
某物质1
现象2
某物质2




取试样
结论
实验探究注意事项:
1、分别取2药匙未知固体,在烧杯中加15ml左右水溶解,配制成未知溶液A、B待用。
2、在鉴别时,每次均取少量溶液(1ml)进行检验,绝对不能将试剂直接加入到全部的待测溶液中。
加入试剂 实验操作过程 主要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探究报告单(实验时及时记录)
设计实验方案的原则
试剂易得
现象明显
操作简便
操作安全
环境友好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边投影边讲述:
在新闻报道中常出现因误食亚硝酸钠而导致中毒事件,为什么会造成误食呢?亚硝酸钠俗称工业盐,广泛应用于各建筑工地上。它的外观和味道跟我们平常使用的食盐很相似。作为食品防腐剂,它也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中,在自制腌菜中如果没有腌制成熟,亚硝酸钠含量也较高容易引起中毒。那边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止因误食亚硝酸钠而中毒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教师:对于物质鉴别的一般原理方法及步骤怎样呢?比如现在有两瓶已经脱落标签的氯化钠和碳酸钠固体如何将它们鉴别?
学生:1加盐酸, 2、BaCl2 3、测PH 4、AgNO3 (HNO3)
投影 图表表示法
教师:演示一边:注意事项:1、滴管的使用 2、试剂的用量1-2ml
描述要规范:用药匙分别取用少量两种固体放入到两试管中,各加适量水配成溶液,然后分别滴加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那么原来是碳酸钠,如果无明显现象的那么原来是氯化钠。
教师:请大家用4方案表述一下
学生:。。。。。。
教师:当然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除了上面讨论的化学方法外,也可以观察它们的外观差异,应用物理方法,比如它们的晶体颗粒的形状差异。
投影:物质鉴别的原理: 利用几种物质的不同特性用 一定的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已知物质一一区别
投影:物质鉴别的一般步骤
教师: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将这两瓶亚硝酸钠和食盐鉴别开来,要将它们顺利鉴别,我们首先要找到它们性质上的差异,对于NaCl的性质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那么NaNO2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我在课前收集了NaNO2有关资料。请大家阅读资料卡,并从中猜测NaNO2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投影:资料;“隐形杀手”亚硝酸钠
学生猜测,教师记录
1、NaNO2的氧化性(酸性溶液)
KI、Na2S FeCl2
2、NaNO2的还原性(酸性溶液)
溴水、KMnO4溶液 氯水
3、HNO2的不稳定性
2HNO2 = NO↑+NO2↑+H2O
4 、水解呈碱性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我们已经了解了NaNO2的基本性质,下面分(4人)小组交流讨论设计鉴别NaNO2与NaCl的实验方案。(2min)
投影 图表表示法
学生汇报:(注意表述规范)
酚酞 2、稀硫酸 3、KI和稀硫酸 4、AgNO3和稀硝酸 5、酸性KMnO4溶液
教师:大家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切实可行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亲自动手实验让事实来说明?
投影 实验探究注意事项:
教师:强调注意事项
学生实验(约15min)
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评价。
总结
投影:设计实验方案的原则 试剂易得 现象明显 操作简便 操作安全 环境友好
作业布置:1、完成实验报告单
2、离子方程式书写
同课章节目录